烏海:綠色發展向新而生

2021年06月04日08:47  來源:內蒙古日報
 

  烏海,烏金之海,雖緣煤而建,卻並未受困於“靠煤而興”的發展慣性。

  5月20日,自治區重點環保科技項目——內蒙古東景生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1,4-丁二醇(BDO)項目在烏海開工。該項目由內蒙古東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9.4億元建設,建成后,東源科技將成為全球最大的1,4-丁二醇綠色、低碳、循環一體化產業基地,為碳達峰、碳中和助力。

  4月22日,烏海市35個重大項目同步開工,總投資427.3億元,項目聚焦產業轉型升級、新能源、新材料、新業態、節能減排及生態環境治理、基礎設施、社會民生和房地產開發等八大領域……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烏海市在轉型升級上走出新路子,在高質量發展上邁出大步伐。“十三五”期間,烏海市牢牢堅守發展底線、生態底線、民生底線,積極主動推動經濟轉型、城市轉型,全市經濟總量由374億元增長到563億元,年均增長7%。5年來累計實施億元以上重點項目348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年均增長2.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

  撕下“煤城”標簽,奮力向新而生,一座生機勃發、美麗宜居的現代化工業新城,已然屹立於沙海之間。

  綠色轉型,建設宜居新環境

  “綜合治、徹底治、堅決治,切實推動地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依法保護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權益,讓烏海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

  5月22日,烏海市委書記唐毅在全市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現場觀摩推進會上,對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進行再動員再部署,擲地有聲地向人民許下綠色誓言,表達了烏海市委、市政府全力打贏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這場硬仗的堅定決心。

  烏海市是黃河自寧夏入內蒙古的第一站,烏蘭布和、庫布其和毛烏素三大沙漠在這裡交匯,常年干旱少雨,風大沙多,生態環境極其脆弱。再加上烏海市區域面積狹小,產業結構倚能倚重,周邊工業園區密集,突出的輸入性污染加重了這裡的生態環保壓力。

  重任在肩,迎難而上。近年來,烏海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大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力度,統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2014年建成運行的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孕育形成了壯美靈動的烏海湖,圓了烏海人半個多世紀的安瀾夢﹔

  海勃灣至海南城際快速通道綠化、甘德爾山沙坡花草帶綠化等多項重點生態工程先后實施,形成了烏海湖西岸3000畝防護林帶、東岸3萬畝環湖生態系統﹔

  通過適度有序開展建成區園林綠化,城市總體綠量不斷增加,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9.5平方米。

  在烏海市礦山企業集中的區域,30多台機械化清掃車每天定時出動,在礦區公共道路清掃洒水,保証道路清潔抑制塵土飛揚﹔走進烏海市工業園區,一個個安裝在重點區域的異味監測探頭對有毒有害氣體進行敏銳監測,並將數據實時回傳到生態環境智慧監管平台,實現遠程精准監控……

  打出“治礦、治企、治水、治車、治路、治氣、治場”組合拳,不忘“護藍、清水、淨土、治本”的生態初心,精細化的生態環境治理措施,推動著烏海的綠色轉型。烏海市積極會同周邊地區共同治理大氣污染,制定《烏海及周邊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僅2020年,全市就組織完成大氣治理項目324個﹔全市105家礦山企業全部編制了《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方案及土地復墾方案》,對在建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進行全面清理和生態修復,目前已完成711處矸石、煤層自燃火點治理和82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

  綠色誓言,山海為証。滿城盈綠,碧波萬頃的城市風光打破了人們對西部工業城市的刻板印象﹔岩羊、紅嘴鷗、赤麻鴨等野生“精靈”的出現印証著這裡生態環境改善的累累碩果……如今的烏海已走出荒涼的圍城,書寫著因綠而興的新篇章。

  破立之間,形成發展新格局

  依托煤炭,可以創造多少種可能?

  焦爐煤氣用作生產玻璃纖維燃料,礦井流出的疏矸水可以變成能喝的“純水”,煤矸石等礦山廢渣能被制成優質防火保溫材料和生態修復功能材料……來到坐落於烏海市海南工業園的泰和煤焦化集團有限公司,一扇通往煤炭“新世界”的大門向你打開。

  通過打造綠色發展循環產業鏈,2007年成立的泰和煤焦化集團有限公司打破傳統洗煤煉焦企業“靠煤吃煤”的老路,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新天地,也為烏海傳統企業轉型發展提供了一個生動樣本。

  烏海市圍繞煤焦化工、氯鹼化工兩大主導產業布局創新鏈,引導企業投資高端項目、技改低端項目,破除依賴資源、粗放發展的舊有發展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十三五”期間,烏海市成功躋身國家首批循環經濟示范城市行列,全市煤焦化企業全部達到年產百萬噸的生產能力,技術裝備水平國內領先,原煤就地轉化率由建市初期的不足20%提高到現在的90%以上,精細化工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11%。

  對於烏海而言,工業是經濟升級的主戰場,是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為尋求轉型發展的新動能,烏海市大力推進存量變革,促進增量崛起,加速變量突破,通過升級主導產業穩固工業體系根基,發展培育新興產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鮮活“血液”。

  “烏海市化工產業完備,每年工業副產氫約80億立方米,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富氫城市。這是我們建設的內蒙古首座加氫站,海勃灣區的撬裝式加氫站是第二座,也已投入使用。第三個加氫站選址已經完成,馬上就要開工啦。”這幾天,來烏海市海南工業園烏海化工有限公司參觀考察氫能源項目的客人絡繹不絕,負責為眾人講解的副總經理王紅飛如數家珍。

  30多公裡外的烏海市烏達區工業園區中,烏海海易通銀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用於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的生產、新能源車輛組裝的車間廠房已基本成型,生產線進駐組裝后便能投產。“氫能源是新型清潔能源,前景廣闊。我們現在已經獲得了烏海市100台氫燃料電池汽車和300台純電動公交車訂單!”烏海海易通銀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經營管理部副部長陳皓年對未來信心十足。

  烏海京運通新材料光伏項目、賽思普氫基熔融還原項目相繼實施,全球業界最先進、單爐產能最大的氣相二氧化硅工廠落戶烏海……新興產業就是烏海轉型的突破口。通過優先引進一批新能源、新裝備、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烏海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為主導,光伏產業、機械制造等重點企業為龍頭的多極支撐、多輪驅動的新興產業發展格局,實現新興產業發展提速、比重提升。目前,烏海市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非煤產業佔工業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47.7%提高到80%。

  突破傳統發展思維,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著眼發掘新動能,新興產業點燃新引擎。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烏海轉型升級的新格局正在形成,烏海正以昂揚向上的姿態跨入發展新階段。

  加減之間,共享美好新生活

  在烏海市,老百姓隻需記住一個號碼——12345,就可以一碼走天下!開門鎖、通下水道、挪車……生活中的諸多煩心瑣事都可以迅速化解。

  在烏海市市域社會治理中心,每天都有20多名12345市民服務熱線話務員通過一通又一通市民來電,了解民需民憂。

  “針對市民的各式各樣的提問,我會從專門‘業務知識庫’中尋找答案為市民解答,或上報至相關負責單位進行處理。問題處理結果出來后主動打電話給市民反饋。”話務員蘭鑫浩說。

  12345熱線服務平台是烏海市市域社會治理中心的重要平台之一。近年來,烏海市依托市域社會治理中心不斷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2020年被中央確立為第一期國家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網格化、信息化、社會化,在為市民打造幸福新生活上,烏海市下足了繡花功夫。

  讓百姓的急事難事愁事一減再減,好事幸事樂事一加再加。烏海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貫徹共享發展理念,保民生、惠民生,高標准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扎實開展自治區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大力推進學前教育,全面深化文化惠民工程,暢通民意訴求渠道,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十三五”時期各項民生事業不斷繁榮發展,各項民生指標不斷改善。

  ——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安全飲水等十項指標全部“清零達標”﹔

  ——基本養老、醫療等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十五連漲”,城鄉養老服務覆蓋率分別達到57%和70%﹔

  ——低保標准由680元提高到720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補助標准每人每月1600元,均居自治區前列﹔

  ——新建改建幼兒園6所,現有各類幼兒園74所,在園幼兒學前3年毛入園率98.5%,普惠性幼兒園幼兒佔比95.4%﹔

  在烏海,烏海市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創業孵化基地是凝聚著創業激情的地方。這裡貼心的社工創業服務,專業創業指導和培訓吸引著不少創業者進駐孵化。

  “快到‘六一’了,這幾天來這裡咨詢體驗的家長和團體特別多!”王鳳鳴是孵化基地裡一家素質教育機構負責人,創業之初因為經驗不多,便選擇來到這裡。“孵化基地定期的培訓和政策咨詢服務,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去年,我們入駐市科技館,館裡免費給我們提供了場地,而且物業費、水電暖的費用都是全免的,節省了不少開支。”王鳳鳴說。

  富民之道,惟在樂業。烏海市大力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注重利用新業態吸納就業,一產、二產就業趨穩,三產就業吸納能力逐年增強,特別是葡萄產業和旅游、養老、健康等現代服務業與文化體育產業融合發展,同時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電商、微商、快遞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催生了大量就業崗位,就業渠道也呈現單位就業、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等多元形式。“十三五”期間,烏海市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67%的較低水平,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

  “民生”一詞的外延不斷豐富擴展,烏海市不僅著眼解決百姓吃飽穿暖等基本問題,更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由全科醫生、社區護士、公衛醫師為核心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上門為簽約人群提供連續的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依托烏海湖打造的健身步道和休閑綠地,成為百姓休閑娛樂的絕佳選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烏海奔跑在追求高質量生活的道路上,民生不斷改善的幸福畫卷還將繼續書寫。

  敢於無處生萬有、能憑海闊納百川!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烏海市於百年浪潮中再揚帆,朝著繁榮富裕、文明和諧、美麗宜居的目標,高歌猛進!(記者 葉文暢 於海東 柴思源 郝飚 孟和朝魯 庄圓)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