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廠礦企業多,資源開發利用粗放,不僅破壞地形地貌,而且還破壞土地植被資源。如今,呼和浩特市多部門根據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針對問題進行合理有序的治理和整改后,大青山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修復取得好成績,環境優美的自然保護區真正成為首府人民的后花園。
昨日,媒體記者與自然資源、林草及生態環境等部門工作人員首先來到武川縣哈樂鎮烏素圖村的武川縣國金礦業有限公司哈樂鎮常福龍金礦原址。據武川縣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介紹,以前礦山採取露天開採,不僅破壞了地形地貌,而且還破壞了植被資源,后來按照自治區和呼和浩特市的相關方案,全力推進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武川段所有工礦企業的清理退出工作,現在將該礦山關閉后消除了災害隱患,通過治理后的環境達到與周邊地形地貌的自然和諧。
目前,武川縣將大青山自然保護區內51家礦山全部關閉,全部完成拆除清理,礦業權許可証注銷、廢止工作。同時完成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並通過了專家驗收。
昨日下午,一行人又來到了新城區哈拉更溝。據介紹,以前這裡是採石企業的舊址,企業關停后,相關部門在這裡進行了清理尾礦、挂網噴漿、制作護壩牆、種草等環境治理工作。目前,環境治理和恢復已經取得明顯成效。
記者了解到,目前大青山自然保護區呼和浩特轄區100家工礦企業中生產、生活設施已全部清理﹔其中,7家屬工業企業(攪拌站),剩余採礦企業57家,探礦企業36家。截至目前,57個採礦企業中,完成治理驗收52個,5個未破壞環境無需治理。36個探礦企業中,完成治理驗收15個,21個不存在地質環境問題,無需治理。93家採探礦企業中,採礦業57個,已注銷48個採礦許可証,7個非法無証採礦點無需注銷,2個劃定范圍已廢止。36個探礦,因注銷探礦權35個,1個非法探礦點無需注銷。目前,35個探礦權已公告注銷34個,1個按照縮小礦區范圍方式退出保護區。
2019年3月,呼和浩特市在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面推行禁牧。內蒙古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新城區、回民區、土左旗、武川縣制定了生態移民規劃。另外,呼和浩特市2018年以來出台和制定了相關工作方案和意見,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了國土綠化、森林和草原資源保護、森林草原防扑火應急、有害生物防治,有力加強了生態保護工作。環境治理后的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被覆蓋率大幅提升,野兔、鳥類也逐漸增多,環境優美的自然保護區真正成為首府人民的后花園。(記者 於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