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負重爬坡、承壓前行的一年。
面對愈加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和形勢,通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不進則退、一往無前的戰略定力,戰勝前進路上的風險與挑戰,補齊發展中的差距和短板,堅定信心與步伐走上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2019年,也是鼓足干勁、穩扎穩打的一年。
全市上下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決策部署,全力以赴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也為新的一年砥礪前行、再上新台階蓄積了磅礡力量。
蹄疾步穩:主導產業撐起經濟大廈“四梁八柱”
隆冬天氣裡,奈曼旗佔地6平方公裡的鎳基合金新材料項目現場卻是一幅焊花四濺的火熱景象。該項目自2018年8月開工建設以來,已完成投資50億元。
項目規劃建設年產120萬鎳鐵合金、60萬噸硅錳合金、40萬噸高碳鉻鐵合金和129.47萬噸不鏽鋼生產線。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工業產值480億元,稅收15億元,解決就業5000人以上。
這正是今年通遼市大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以主導產業擘畫經濟版圖的“縮影”。2019年,通遼市突出重點工業項目建設、企業降本增效這兩條主線,統籌轉方式、調結構、降成本、補短板各項工作,著力推進資源轉化增值、產業結構升級、主導產業全鏈條發展,培育了鋁鎳硅新材料、玉米生物、肉牛、可降解新材料等主導產業。
2019年1-8月份,全市開復工500萬元以上工業重點項目166個(新建項目110個,續建項目56個),完成全年目標的12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2.9億元(新建項目35.26億元,續建項目107.7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6.9%。
截至2019年8月底,通遼市鋁鎳硅新材料產業規上企業23戶,形成232.23萬噸電解鋁、238.3萬噸鋁精深加工、20萬噸鎳合金、30萬噸汽車玻璃基板、12300個藍寶石晶體的生產能力。1-8月份,生產電解鋁146.11萬噸、鋁深加工產品109.01萬噸,鎳合金15.3萬噸,汽車玻璃基板18.52萬噸,藍寶石晶體2525個。
截至2019年8月底,通遼市玉米生物產業規上企業18戶,已形成60萬噸澱粉、50萬噸味精、26.16萬噸氨基酸、25萬噸酒精、5000噸黃原膠、5000噸土霉素鹼、14萬噸玉米胚芽油、132萬噸復合肥等玉米深加工產品生產能力,玉米綜合加工轉化能力450萬噸。1-8月份,生產味精35.28萬噸,澱粉28.8萬噸,酒精2.78萬噸,蘇氨酸13.85萬噸,黃原膠291.2噸,土霉素鹼3600噸,玉米胚芽油2.96萬噸。
截至2019年8月底,規模以上企業1個,形成22萬噸乙二醇、8萬噸草酸的生產能力﹔在建項目康乃爾煤制乙二醇產能90萬噸。金煤化工的一氧化碳偶聯兩步法煤制乙二醇技術屬全球首創,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通過乙二醇中間產品草酸二甲酯,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草酸、乙醇酸、草酰胺等化工產品,具有多項國家專利產品,均屬國內首創。
9月,2019·通遼肉牛產業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再次凸顯了通遼市“科爾沁牛”的優勢地位。科爾沁肉牛種業基地在國內率先實現“試管牛”工廠化批量生產,並與澳大利亞簽定聯合育種框架協議,在全國率先實現“走出去”戰略。通遼市被農業農村部等9部委認定為“科爾沁牛”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是全區僅有的四個被認定地區之一。通遼市預計年底出欄肉牛100萬頭,牛肉產量18.7萬噸。
綠色引領:動能轉換構建綠色經濟體系
2019年,通遼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以綠色轉型為引領,打造推動經濟增長新的綠色動力引擎,構建綠色經濟體系,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積極推進工業企業綠色轉型升級。霍煤鴻駿、梅花生物成功申報成為國家級綠色工廠,蒙牛乳業成功申報成為自治區級綠色工廠。江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加氣混凝土砌塊2019年被評為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霍林河地區電解鋁生產企業全部採用電解鋁煙氣超低排放技術,經第三方檢測,氟化物去除效率達90.4%—100%。
按照國家、自治區有關要求,通遼市已完成20戶重點行業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完成了內蒙古自治區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推行方案所列計劃,有效降低了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全面提升了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水平。
推進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經初步統計。全市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企業28家,其中,粉煤灰、脫硫石膏綜合利用企業24家,鎳鐵冶煉渣綜合利用企業4家,工業固廢年綜合利用量300萬噸以上。
6月,科左中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成為全區唯一獲批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正是通遼推動農牧業轉型升級不斷走向現代化過程中結出的豐碩成果。通遼黃玉米、科爾沁牛、開魯紅干椒、庫倫蕎麥品牌價值已分別達到301.6億元、230.3億元、19.64億元、11.29億元,品牌總價值563億元。
作為“中國蒙醫藥之都”,截至2019年8月底,通遼市規模以上蒙藥企業2戶,蒙藥生產能力1500噸,是全國蒙藥生產品種最全的地區。內蒙古蒙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生產規模最大的專業蒙藥生產企業,內蒙古庫倫蒙藥廠是全國建廠最早的專業蒙藥生產企業。
面向未來的沙產業方興未艾,截至2019年8月底,通遼市規上採礦及加工企業7家、產能324萬噸,形成了原砂開採、洗選加工、高端產品的完整產業鏈條,其中鑄造砂產量佔全國鑄造用砂量的四分之一。
9月,2019全國經濟發展與質量品牌市場評價活動在北京舉行,通遼市榮獲“2019中國綠水青山宜居宜游城市”“2019年中國特色草原體驗旅游目的地”“2019中國優質營商環境典范城市”三項榮譽。11月,通遼榮獲“2019中國文旅產業最具開發(投資)價值城市”榮譽……欣欣向榮的文化旅游產業如冉冉升起的新星,成為支撐通遼經濟發展新的動力引擎。
2019年,通遼市全力推進實施千萬畝農業高效節水工程,畝均節水100立方米以上,畝產提高100公斤以上。大力實施千萬畝天然草原現代畜牧業示范工程,規劃建設現代畜牧業示范鎮1個、示范嘎查村12個、示范生態家庭牧場100個。
瞭望前方:以新發展理念開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剛剛過去的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新材料、玉米生物、科爾沁肉牛、煤電鋁、現代蒙醫藥等主導產業繼續高歌進發,擎起通遼高質量發展的大旗!
新通高鐵投入運營一周年,發送高鐵旅客130萬人,成為“敖包相會的地方—通遼”一張靚麗名片。
2.78萬建檔立卡未脫貧人口於年內實現穩定脫貧,123個貧困嘎查村出列,科左中旗、奈曼旗、庫倫旗3個國貧旗順利摘帽,確保小康路上一人不落。
“要全力以赴強基礎、補短板、揚優勢、促發展,確保中央確定的各項任務在通遼市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要緊緊扭住新發展理念推動發展,切實把注意力集中到解決各種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上來。”
“要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推動污染防治不斷取得新成效,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要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在產業轉型升級、創新驅動、基礎設施建設、改革開放上下功夫,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2020年已經開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到最后的沖刺階段。站在瞭望的路口,全市上下將以更加堅如磐石的決心和意志,勇毅篤行新發展理念,繼續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著眼通遼市遠景目標和可持續發展,在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上鏗鏘前進、譜寫輝煌新篇章!(許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