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木罕委員:推動灌區現代化升級改造

2020年01月11日16:56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娜木罕委員接受記者採訪

人民網呼和浩特1月11日電 (王慧) “今年我也成為了一名河套灌區世界遺產保護青年志願者,主要是向青少年宣傳遺產保護知識,讓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深扎下一代的心中。” 11日上午,政協委員娜木罕在“兩會委員通道”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

娜木罕說,河套灌區是世界著名的古老灌區之一,引黃灌溉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至今依然澆灌著1100多萬畝的沃土良田。可以說,巴彥淖爾經濟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流淌著的水利開發建設史。2019年9月4日,河套灌區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這對巴彥淖爾乃至全區全國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和喜事。同時,這也是內蒙古唯一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就在河套灌區成功申遺的十幾天后,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指示,讓河套灌區的管理、保護、開發和利用工作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娜木罕表示,面對河套灌區長遠發展大計,自治區政協、巴彥淖爾市正在全力推動,力爭讓這一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金字招牌和亮麗名片發揮出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巴彥淖爾提出了“畝均效益論英雄”,什麼是畝均效益呢,就是讓一畝耕地,一二三產綜合收益達到20000元,讓土地產生更多更高質量的收益,讓農民朋友得到更多的實惠。同時加快建設河套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服務輸出基地,進一步做大“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還有正在爭取實施的恢復黃河故道、河湖連通工程,一系列有力舉措正在巴彥淖爾扎實推進。

娜木罕建議:把河套灌區的管理、保護、開發和利用作為自治區政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協商議題的重要內容,組織委員開展視察調研,發揮政協優勢,積極爭取國家、自治區項目資金支持,研究制定《內蒙古河套灌區灌溉工程遺產保護利用規劃》,將其提升到自治區、乃至國家層面,推動灌區現代化升級改造,讓兩千年歷史的河套灌區保持蓬勃生機,世代延續、生生不息。

點擊進入2020內蒙古兩會專題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