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把握时代脉动 激活经济动能

2020年07月13日10:18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呼和浩特进京高铁开通,呼市到北京的时间缩短至2个多小时

地铁1号线白塔西站

大青山前坡生态综合治理成果——萨仁湖

乘客体验首趟进京高铁

乘客体验首班地铁

伊利质量人员严把质量关

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武川县耗赖山乡耗赖山村蘑菇大棚

清华同方服务器及自主可控计算机产品制造基地

蒙树生态科技园

环聚新能源光伏产业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呼和浩特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党中央和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落细落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点,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从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持续发力、改革创新,全力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和有效接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不断壮大发展新动能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乳业作为呼和浩特市培育出的全球知名品牌,市政府专门制定印发了《打造“中国乳都升级版”若干意见》《推进乳产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全面组织实施了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农企利益联结、千亿级龙头企业培育、特色中小企业集群培育和乳业国际化创新“五大升级”计划。呼和浩特市乳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率先取得新突破。其中,伊利盈利能力、品牌价值、质量管理标准、原料质量控制标准和科研实力五个方面指标在全球乳业中居于领先地位。总投资400亿元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项目落地开工,蒙牛创新产业园正在推进中,国际乳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获得国家、自治区支持。

呼和浩特市把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与实施环保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生物医药行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金宇集团建成全球最大口蹄疫疫苗生产基地,成功打造自治区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实现由生产到“生产+创新”的转型。并拥有“兽用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农业部反刍动物疫苗国家重点实验室”3大国家级实验室,牵头制定了3项国家行业标准,拥有4个智能车间、9条智能生产线,是国内产品品类最齐备的动保企业。阜丰生物累计投资5.2亿元,开发出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废气废水治理新技术并实现工业化应用,同时建成总投资10亿元的氨基酸升级改造项目。阜丰生物成为世界第一大氨基酸与生物多糖生产基地,年产谷氨酸钠、黄原胶分别为60万吨和10万吨,占全球市场的60%和30%。

呼和浩特市在火电企业全面推行节能环保改造和清洁生产行动,全市30万以上火电机组全部实行了煤场封闭运行和清洁生产,基本实现超低排放。2019年年底,已将现役老旧机组全部升级改造完毕。

推动炼油厂加大下游聚丙烯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聚丙烯纤维料的量产和薄壁注塑料的试产,同步加快国VI乙醇汽油生产置换。支持炼油厂新建50万吨/年直馏柴油加氢生产航空煤油装置,进一步提升油品质量和效益。引进美国空气产品公司与久泰集团实施资金和技术合作,着力打造一流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加快久泰新材料年产100万吨煤制乙二醇及6万吨聚甲醛、旭阳中燃焦化循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环光伏太阳能级单晶硅产能达到36GW,五期建成投产后,全市单晶产能将突破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全球占有率将达45%以上;半导体级单晶硅产能1100吨,产品竞争力居全球前列,可实现电子级硅片进口替代。企业自主研发的N型高效单晶硅片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4%,占全球市场份额56%以上。晶环电子研发出全球最大的450公斤级超大尺寸高品质蓝宝石晶体并实现量产,使我国大尺寸蓝宝石材料彻底摆脱进口依赖。

推动金山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锂电池、正极、负极建成投产,总投资50亿元的南京开沃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亿纬锂能动力电池等大项目持续推进,今年全部建成后可形成1万辆新能源客车、10万辆新能源物流车的产能,年产值可达200亿元。

三大运营商云计算中心已形成70万台服务器能力,入驻百度、腾讯等60多家电商企业。正在加快创建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加快建设数聚小镇、浪潮大数据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集聚项目。建成呼和浩特至北京4条直通光缆,正在全力争取落地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建成航天云网。推进万户企业登云计划,三大运营商、浪潮集团等企业成为自治区第一批登云服务商。73万台大数据服务器装机能力项目开工建设,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落地建设,旷视人工智能超算平台建成投用。

显鸿科技以自主知识产权物联网芯片“蒙芯”为核心,研发出物联网微能源采集控制、低功耗通讯等数十项新技术,广泛应用在交通、电力、物流等领域,进一步做优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白塔空港改建了1600平方米国际快件监管仓库。沙良陆港一期项目、城发恼包快递电商产业园、沙良生活消费品物流仓储中心建成投运。引导推动城发物流园区、沙良公铁物流园区、新畅铁路配送中心等升级改造,推动物流标准化、智能化建设。加快快递业发展。金川、金桥、新城、农牧电商等电子商务集聚区已形成电商办公面积20多万平方米,签约入驻600多家企业。金桥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全市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生产面积117.4万亩,生产标准化覆盖率25.2%。设施蔬菜2.1万亩,生产标准化覆盖率100%。2019年农牧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达171.3万吨,净增奶牛1.1万头。全年完成33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启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4万亩,新增优势作物标准化生产面积60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1.5%,奶牛规模化饲养率100%。

在玉米种植高产区形成了以土左旗、和林县、托县为主的奶牛养殖核心区,奶牛养殖处于全国领先水平,70%以上使用电子化管理软件、50%具有粪污处理设施。在天然草场面积较大的清水河县、武川县、和林县大力发展肉牛、肉羊、肉驴、奶山羊等特色养殖。

全市休闲农业点达500余家,星级农家乐15户,年接待100万人次。2个村分别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和“中国美丽民俗村”,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自治区级示范县3个、示范点16个。清水河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2019年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0家、家庭农牧场294个;新增3个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带头人1286人。

着力完善创业创新体系,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

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呼和浩特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构建区域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从加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支持创新主体开展创新活动、支持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等8个方面制定了30条具体措施。目前,呼和浩特市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均建立了研发机构。

大众创业方面,已建成众创空间49家,总面积35.36万平方米,服务初创企业1680家,服务创业团队3596个,吸纳就业13112人。

人才引进培育方面,市委专门印发了《呼和浩特市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若干措施(试行)》,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战略,2019年为事业单位引进人才516人。实施“青城英才”选拔计划,引进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427人,其中柔性引进院士14名。

重大创新基地建设方面,将城区东部生态环境最好、交通最便利、各种建设条件最优越的3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用于规划建设呼和浩特科技城,并在招商引资、纳贤引智方面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政策,从国内外引进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全面加大本地创新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孵化力度。目前,科技城已签约落地浪潮大数据、华为云数据中心、太湖之光超算中心、碳化硅院士工作站等11个项目。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首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下决心把助力发展的软、硬环境打造好,让呼和浩特的吸引力、集聚力、公信力强起来。

聚焦“公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招投标改革和政府采购公开透明。聚焦“高效”,优化再造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商业性开发类项目审批时间比法定时间压缩了89.2%;政府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间比法定时间压缩了86.9%。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及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多证合一”,将14个部门27项涉企证照事项进行整合,做到以“减证”推动“简政”。推动所有行政审批部门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将企业平均开办时间由去年6.8个工作日压至1.5个,建筑施工许可由224个工作日压至90个,大幅压减用电、用水、用气报装及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聚焦“便利”,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市本级不低于90%、旗县区不低于80%,主要涉税服务事项90%实现网上可办。聚焦“亲清”,完善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制度,涉企政策制定都要征求企业和行业协会意见。制定了《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十条规定》,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由旗县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包联,全程跟踪服务;旗县区和部门要平等接收属地及本行业企业行文反映的问题和困难,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列入市百亿元级骨干企业培育计划的企业可直接向市政府行文。聚焦“诚信”,全面兑现落实涉企政策和招商引资承诺。聚焦“满意”,实施“好差评”制度,真正由企业和群众评判政务服务绩效。

此外,深入开展降成本行动,在落实企业电力多边交易电价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全面调整建设用地基准地价,重点降低工业地价和科研、教育用地价格,降低自持商业用地价格,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低成本用地保障。实施百亿元企业培育工程,市政府专门制定了《加快培育百亿元级工业骨干企业的实施意见》,实行市领导包联、一企一策。推动企业挂牌上市,制定了《落实自治区推进企业上市挂牌三年实施计划行动方案》。

着力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激活发展新动能

首府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19年,成立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9个专项招商引资纳贤引智领导小组,分别走访上海、天津、北京、杭州、广州、深圳、重庆等重点城市,点对点拜访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分别与华为、迪卡侬、远大置业、杉杉集团、新城控股、创维等多家企业签订战略投资协议,成功引进中环五期、远大置业、杭萧钢构等项目。

此外,呼和浩特市出台了《和林格尔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林格尔新区金融小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快现代金融业发展的意见》等6项招商新政策。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和东部发达地区先进产业转移,成功举办京蒙(呼和浩特)高端产业对接会,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先进地区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对接招商。中环光伏通过股权投资和产业链招商,已引进16户关联配套企业。星光集团(内蒙古)文旅产业园项目将带动包括美国好莱坞电影集团、央视、中国电影学院等一大批涉及影视、旅游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呼和浩特市今年计划实施的亿元以上项目266个,总投资3013.18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529.27亿元。

深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出访“一带一路”沿线10个国家等措施,推动乳业、旅游业、现代物流、木材加工等领域的一批项目合作。赴俄罗斯参加“贝加尔之旅”国际展览会,推进跨境旅游合作,打造中蒙俄“万里茶道”国际旅游品牌。呼和浩特市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白塔航空口岸建成全区唯一的国际快件入境通道和俄蒙出口通道,覆盖俄罗斯、蒙古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7个城市。开通了泰国、蒙古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20条国际、地区航线。天津无水港入驻呼和浩特市,增加了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和欧洲国家的大宗货物中转集散、保税监管、通关过货等功能。

合作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京呼高铁开通运营,呼和浩特市正式进入高铁时代,融入京津冀城市圈。白塔机场国际(地区)航线11条,通达10个城市,国际旅客、国际快件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7.8%和89.6%。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60个,到位资金200亿元。2019年全年新增外资企业17家,投资总额3.8亿美元;新增对外投资企业12家,投资总额3.2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5%。

呼包鄂乌协同发展稳步推进。挂牌成立呼包鄂及乌兰察布协同发展服务中心,34项协同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启动编制《准托清工业园区产业合作试点实施方案》,建立协同发展网站,呼包鄂乌一小时经济圈建设进程加快。

着力推动城市建设提档升级,加快实现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新机场总体规划获中国民航局批复,建设进程顺利推进。京呼高铁如期开通。地铁1号线实现初期运营。金海路高架桥线上部分中心段、巴彦路高架桥部分路段试通车,昭乌达哲里木路提升改造工程主体完工,荣获“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称号。首府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日趋完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改造老旧燃气管网94.4公里、供热管网92.1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700万平方米。首府城市宜居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出台《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试行)》,制定实施32项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建成投用,实现建成区城市管理信息精细化动态化管理。全面实施重点区域道路吸尘清洗作业,道路整洁优良率达到90%,安装扬尘在线检测设备143处。502个小区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4座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建成投用,新增56辆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进入技术评估阶段。

近年来,首府启动“绿化青山、守护北疆”生态建设行动,九大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等一批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成果显著,大青山自然保护区100家工矿企业全部退出,全年完成国土生态修复与治理55.5万亩。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新增绿地面积1245亩,栽植苗木1720余万株(丛)。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5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02%。生态环境实现明显改善。

着力推进和林格尔新区建设,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和林格尔新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林格尔新区“三年成型”目标基本实现。2019年全年共计签约产业项目20个,完成投资13.8亿元。博奥内蒙古国家基因检测中心、清华同方服务器制造基地一期等项目顺利建成,中国银行总行金融科技中心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新区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

接下来,呼和浩特市将从持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高端高新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改革创新和开放发展步伐几个方面推进和林格尔新区建设。

民生事业稳步推进,人民福祉不断改善

近年来,首府就业和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2019年全年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8.3万人,1.9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筑业新开工工程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水平每人每月提高8.2%和8.9%。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实现15连涨,重特大疾病贫困患者医疗费用实现政府兜底保障,实际报销比例达90%。社会救助做到应保尽保。退役军人综合服务体系全面建立。棚户区住房改造建成4004套,完成100.1%;为低收入群体和特殊人群配置公租房1397套,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6个。改造老旧燃气管线94.4公里、供热管网92.1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700万平方米。解决房地产办证难、入住难、回迁难遗留问题26.1万套。

制定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阳光分班”工作实施意见。全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9所,引进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分校。智慧医疗快速发展,市级远程会诊服务平台覆盖医疗机构33家,2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居民诊疗“一码通”,启动“智慧急救”体系建设。为乡村在岗教职工和医生发放补贴每人每年1万元。获批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框架基本形成。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了很大困难。当前,首府经济社会发展既有压力也有信心。面对困难,全市上下要顶住压力、坚定信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首府就一定能够化危为机、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责编:赵梦月、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