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坚持把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和攻坚合力,知难而进、精准突破、务求实效,三大攻坚战取得突出成绩。
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化解隐形债务82.64亿元。该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不能丢的嘱咐,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全市压缩一般性支出26.2%,压缩三公经费14.6%。加强项目监管,从严审核把关,有效遏制了隐形债务增量。统筹做好债券使用和风险防控工作,通过出让土地、抵顶资产、盘活资源等多种渠道,化解隐形债务82.64亿元,化解“十个全覆盖”及直接相关项目政府工程债务9.22亿元,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55.82亿元,累计消除不良贷款26.83亿元,3家金融机构退出高风险名单。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今年7个国贫旗县退出贫困旗县序列。该市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要求,全面开展遍访工作。派出5786名干部驻村帮扶,361名干部常驻苏木乡镇督导,32名市级领导包联贫困旗县,形成抓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聚焦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在“六个精准”上持续用力,全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8.1亿元。实施危房改造2.1万户、易地扶贫搬迁3078人。2253个村完成以设施维修、水质提升为主的饮水安全工程。强化京蒙扶贫协作和定点帮扶,主动沟通对接,积极争取支持,帮扶力度和成效明显。3.6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12%,7个国贫旗县退出贫困旗县序列。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主要水质指标稳定向好。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获自治区批复;全年实施的15项重点项目全部完工,完成投资5.56亿元,“两节两补两恢复”治理成效明显,实现了不抽取岱海周边地下水、不向岱海排放生活污水、工农业不使用岱海湖水“三不”目标,主要水质指标稳定向好;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获黄委会批复。
乌兰察布市超额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年度任务,7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完工投运;加大燃煤散烧治理力度,大力推广使用清洁型煤。中心城区优良天数比例达92.6%;河湖长制全面落实,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各旗县市区工业园区固废处置场建成投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现控肥减膜的初步成效;完成各项林草生态建设85万亩,新增特色经济林9.8万亩,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稳步推进。(记者 皇甫美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