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烏審旗:初心潤得春滿園 文明花開啟新程

滿城盡開文明花,處處皆見文明景。
城鄉面貌越來越迷人、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道德力量越來越厚重……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時時處處能感受到文明的強勁脈搏。
自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以來,烏審旗深入貫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初心理念,黨委政府齊抓共管,黨員干部帶頭推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文明城市創建之路步履不停歇。2021年,烏審旗入圍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成為烏審旗不斷推進文明進步的閃光一筆。
舉旗鑄魂定向 在思想上擰成“一股繩”
“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是硬任務、硬指標,各地各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以不進則退的危機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責無旁貸的使命感,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高標准、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切實把工作抓實抓細抓出成效,堅決打贏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這場硬仗。”烏審旗委書記王健在2022年烏審旗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工作推進會上發出了動員令。
烏審旗把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作為“一把手”工程,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建設“信仰堅定”之城。構建領導小組組織協調、黨政部門各負其責、人大政協視察指導、群團組織密切配合、新聞媒體宣傳引導、廣大群眾深度參與的創城大格局﹔將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抓手,印發《烏審旗2022年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工作實施方案》,構建起了全旗上下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形成了合力高效推動的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構建“一次採集、N次加工、多元分發、全媒體覆蓋”新格局,通過開設專題專欄、制作公益廣告、設置“曝光台”等,讓文明理念家喻戶曉、入腦入心。
創城為民,創城惠民。烏審旗正舉全旗之力、聚全民之智、用非常之功,奮力打好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這場硬仗。
注重內外兼修 在宜居上下好“一盤棋”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烏審旗抓住苗木成活有利時機,充分利用城市邊角地、閑置地,建成城市微地形及小游園55處,讓更多居民群眾可以“推門見綠、移步入園”。
新能源公交車投入使用、城市空地“變身”停車場、房地產遺留“辦証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游泳館、足球館等民生場館相繼運行﹔2021年,新改建城市道路10條、完成街巷硬化43萬平方米、完成城鎮綠化40萬平方米、完成雨污中水管網改造296公裡﹔改造老舊小區65個,棚戶區改造16.6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4000余戶、近4萬人﹔創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3個、市級鄉村振興示范嘎查村9個。
征民意、解民憂、紓民怨,創城之始,烏審旗就將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與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統一謀劃,一體推進,補短板、出舉措,一項項惠民工程,一個個便民舉措,一個個看得見、摸得著的進步和變化,讓城市管理的“堵點痛點”成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支點”。
民生改善的濃濃暖意,幸福指數的步步提升,是烏審旗這座“和諧宜居”之城帶給老百姓最貼心、最實在的收獲。
提升文明指數 在德善上織密“一張網”
“您好,請您沿這條路一直往前走,到下一個路口往右走大約50米就到了。”如今,在烏審旗的街道、路口,總能看到一群群“紅馬甲”在清掃街道、勸導交通……全旗280個志願者組織,近2.1萬志願者踴躍投身志願服務活動中。
行走在烏審旗的大街小巷、公園廣場、工礦企業,公益廣告隨處可見,從城市到鄉村,文明新風扑面而來。
要創文明城,先育文明人,“道德模范”的榜樣示范也同樣指引著市民向善向美。
“公共文化場所裡都能看到‘烏審好人’事跡,每次閱讀‘好人’故事,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嘎魯圖鎮居民楊浩宇說,公園裡的好人榜讓他在游園的同時也能汲取正能量。
“好人”文化奏響了城市的美德樂章,如漣漪般蕩漾在整座城市。
截至2022年5月,烏審旗現有全國道德模范1名、區級道德模范4名、市級道德模范9名、旗級道德模范23名﹔入選“中國好人榜”4人、“內蒙古好人榜”16人、“鄂爾多斯好人榜”22人﹔獲全國文明家庭1戶、區級文明家庭2戶、市級文明家庭9戶、旗級文明家庭62戶﹔評選出市級新時代好少年9名、美德少年8名,旗級新時代好少年51名、美德少年67名。全旗上下形成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
近年來,烏審旗以建設“崇德向善”之城為目標,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創建等活動﹔窗口行業大力推行文明禮儀、優質服務,人人爭當文明使者﹔企事業單位員工積極參與爭創文明單位,爭做文明職工﹔小區居民積極爭創文明社區,爭做文明市民﹔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到“全域創城正當時、青春助力我先行”活動中來……“我參與、我奉獻、我幸福”,成為每一位居民群眾的自己行動。
增添城市魅力 在文化上奏響“交響曲”
公園裡、廣場上,舞曲悠揚,歡歌笑語﹔烏審旗文化創意產業園裡書法、國畫、油畫、水彩、根雕等優秀藝術作品,讓觀眾一飽眼福……
蓬勃興起的文體活動煥發著城市文明的活力。
烏審旗公共圖書館、公共博物館(非文物建筑及遺址類)、文化館、紀念館等場館免費開放﹔開展全民閱讀、全民健身活動,保証中小學生每天校內體育活動時間≧1小時﹔蘇木鎮綜合文化站、嘎查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協同推進,經常性開展宣傳文化、黨員教育、市民教育、科學普及、普法教育等活動,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便捷的文化服務。
文化的觸角在延伸,幸福的載體在創新。
近年來,烏審旗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堅持文化為民、文化惠民理念,以城市精神增添城市魅力、文化地標提升城市品位、文化生活升華城市氣質,持續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月月有展覽、周周有文化活動,在閑暇時光觀展覽、看演出,已成為越來越多烏審旗群眾的選擇,一座“文化厚重”之城正在崛起。
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群眾性文體活動,讓烏審大地 “活”了起來、讓群眾“樂”了起來。
強化良法善治 在和諧上打好“一套拳”
民以安為樂,業以安為興。
為讓老百姓遇到問題有地方“找個說法”,2022年4月,烏審旗整合數據採集、綜合指揮、線上處置、交流互動、督導考評為一體的信息化聯動指揮平台——烏審旗綜治中心正式投用,全面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烏審旗重點在“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和“智治支撐”上攻堅發力,根據矛盾糾紛復雜程度,創新以矛盾糾紛即知即調、分流分調、聯管聯調為主要內容的“三分吸附法”,推動小糾紛“最多調一次”、煩心事“最多跑一次”、疑難事“最多訪一次”,基本實現了群眾不上行、問題不出旗、矛盾不上交,信訪群眾吸附在當地、矛盾糾紛化解在當地的“三不兩當地”目標。
無定河鎮借“外力”,生“巧力”,創新打造“老支書調解”工作室品牌﹔烏審旗人民法院把訴前調解挺在前面,為矛盾糾紛做好了“減法”﹔嘎魯圖鎮薩拉烏素社區用好“法、理、情”說事等特色做法頻出,獲得了群眾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在烏審旗的城鄉角落裡,一個個群眾自治新載體,拓展著基層治理的新路徑,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摒棄陳舊落后的思想觀念,破除封建迷信,革除陳規陋習,營造文明、健康、向上的社會環境。
文明,是城市進步的標志﹔文明,是城市發展的靈魂。
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是一場沒有終點的“幸福接力”,是一段永無止境的“自我提升”。在永不停歇的文明城市創建之路上,烏審旗廣大干部群眾自我加壓、砥礪奮進,不斷豐富著文明城市的色彩與內涵,加速攀登著一個又一個文明的新高地。(邊良、楊瀟、白錄軍)
來源:烏審旗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