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呼和浩特高標准開展各項生態建設工作,精心塑造“美麗青城、草原都市”景觀風貌,著力構建“藍綠交織、城園相融、詩意棲居、健康持續”的美麗草原都市,以生態園林工作引領城市更新發展實踐,激發城市活力,凸顯城市魅力,打造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使青城更加宜居、宜游、宜業,從而形成“生態和諧、多元發展、文脈流長、綠意共享”的城市美學印象,逐步構建“300米見綠、500米入園”的生態園林體系,進而實現“半城樓房、半城綠”的願景目標。
今年,呼和浩特園林亮點工作有:新建、改造城市綠道220公裡項目﹔新建、改造提升92處口袋公園、社區游園。在新建、改造城市綠道方面,呼和浩特整合現有慢行道、游步道資源,依托優質的生態園林景觀資源,打造“依山而行、傍水而憩、穿林而游、踏草而嬉”的高品質草原都市綠道。以小黑河綠道、二環路綠道、居住區、社區周邊便民綠道及建成公園內綠道網絡搭建和串接為抓手,全市計劃新建、改造提升220公裡青城綠道。其中,市園林建設服務中心計劃於大、小黑河兩岸及東、北二環沿線等區域新建或改造總長度不低於100公裡的青城綠道。在新建口袋公園、社區游園方面,為均衡核心區綠地布局,補齊老城區綠化不足短板,全面細致地開展“城市更新”和“城市雙修”工作,呼和浩特利用邊角地、騰退地,新建、改造92個口袋公園、社區游園。其中,市本級改造提升20處。
目前,城市綠道建設項目的立項、招投標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已陸續實施基礎建設部分。綠化改造提升於4月初全面啟動,目前初見成效。該項目具體工作舉措為:一是高標准設計、編制規劃建設導則,保証全市綠道網絡建設品質﹔二是精心選址,注重城市優質生態游憩資源的整合串聯﹔三是盡早謀劃,為保証項目快速推進實施,將項目建設主體按權屬職責分解至各養管單位,壓實責任,多方同步推進﹔四是注重樣板示范區段的優先打造和引領作用,集中資金及各方資源的投入,保証階段性亮點與成效﹔五是堅持節約型生態發展理念,綠道鋪裝根據實際立地條件和選址位置,材質主要選用透水、環保型材料,不搞大拆大建、棄舊重修,而以利舊翻新、適度新建、打通斷點和微循環、開展串聯串接為主。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呼和浩特計劃於城市核心區內營建口袋公園、社區游園92處,總面積約22萬平方米,以“小尺度”“漸進式”的“針灸式療法”,更新帶動老城區城市功能的修補,均衡綠地空間布局,實現良好生態產品的公平共享。目前,該項工作已完成選址、方案審核及政府採購意向公開,正陸續進場施工,預計7月1日前完成重點打造項目,9月底全面完成。該項目具體工作舉措為:一是精准選址,利用邊死角、騰退地、拆遷地等零散、破碎化的消極空間進行園林化的積極改造﹔二是做好公園定位,緊密結合所處區位、服務對象需求、周圍環境來確定公園定位和內涵﹔三是注重補齊短板,根據500米公園服務半徑覆蓋率指標“掃盲”要求,通過拆違還綠、拆牆透綠等多重手段,為附近居民提供標志性、多樣性和獨特的空間體驗﹔四是做好功能重置,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原有地形地貌、植被、人文等要素,營造多層次的景觀空間,提升已有的景觀品質,增添必要的設備設施,為不同年齡、文化層次和興趣愛好的市民提供不同的活動空間和交流場所﹔五是口袋公園的建設堅持快捷便利、造價低廉、小規模、低成本的原則,分階段靈活實施,重點立足百姓需求,強調立地條件具體分析,優化原有場地,從而使“城市更新”更為靈活、實效和長遠﹔六是注重園林、城管、住建、規劃等各部門通力合作,合力下好“一盤棋”,各級園林部門在做好設計統籌優化的基礎上,同步實施,全面推進。(記者 宋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