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暖,草原添綠。行走在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鎮,城鎮社區善治和美,綠色產業富民強鎮,民生福祉愈加豐厚,沃野田間一派生機。
來到賽罕社區,“紅色業委議事廳”不時有人進入——召開業主大會、商議小區建設與發展、調解業主和物業公司矛盾,收集民意、監督物業、協助服務,社區管理“難題”迎刃而解﹔
走進全市最大單體育苗基地三段地農畜產品物流配送中心智能溫室,工作人員忙碌其間,1400萬余株辣椒苗長勢正好。這裡的辣椒苗可滿足周邊300余戶農牧民種植需求,秋收時節“高原冷菜”將走向全國各地市場﹔
2020 年,敖勒召其鎮民生實事票決制3個項目之一 ——三道泉子村幸福互助院項目實施,農村老年群體離家不離村、離親不離情,生活需求和精神慰藉得到了滿足,實現農村抱團式養老……
敖勒召其,一個充滿希望之地,漢語有“收獲”之意。這個春天,和往常的每個春天一樣,敖勒召其鎮在春光裡繼續前行——為了農牧民的小康生活,也為了“收獲之地”的美好光景。
美好敖鎮“和”社區
“在這裡,老年人可享受日間托管、助餐、午間休息等服務。同時,老年人也可通過電話訂餐,由工作人員送餐並進行上門服務。”
賽罕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於2017年建設,隨后幾年中繼續增加服務內容、拓寬服務面、提升服務質量,為賽罕社區、巴音社區、育才社區等6個社區60周歲以上失獨、失能、空巢、殘疾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在“康和賽罕”黨建品牌引領下,敖勒召其鎮社區老年人走上了一條康養之路。
“康和賽罕”的成功經驗,也發生在敖勒召其鎮各個社區中。在敖勒召其鎮,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服務百姓生活的探索實踐從未停止。
2020年,敖勒召其鎮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中華傳統“和”文化、人民至上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黨建為引領,打造形成以“康和賽罕、欣和育才、智和巴音、敬和春苑、家和烏蘭、韻和滿都拉、聚和三段地”為代表的“美好敖鎮‘和’社區”公用黨建品牌,為民服務資源有效整合、力量多方凝聚、效能全面提升,走出一條基層社會治理的善治之路。
在推動“和”社區創建工作中,精塑一個“和”品牌,提煉一套“和”社區創建機制,打造一面“和”社區主題牆,舉辦一系列“和”主題活動,選樹一批代言人講好一堂“和”故事,建設一個標准化、規范化“和”陣地……建設美好敖鎮“和”社區,正是這樣一步一步探索、一點一滴實踐完成的。
“近年來,敖勒召其鎮堅持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以‘一核心三融合’工作機制為指導,主動順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突出社區‘和’文化建設,全鎮呈現出‘群眾和善、家庭和諧、鄰裡和睦、生活和樂’的新圖景。”敖勒召其鎮黨委書記關平介紹。
美好敖鎮“綠”產業
生態林地滿眼生機、溫室大棚連片發展、牧家棚圈牛羊如織……鄉村振興的春風,喚來了草原農牧民的小康生活,吹醒了草原深處的敖勒召其。敖勒召其鎮3.8萬人口,農牧業人口佔一半。可以說,農村牧區經濟騰飛了,敖勒召其鎮的美好生活圖景就“紅了半邊天”。
仲春時節,一眼無際的黃褐色土地裡已經生出新綠。在查干巴拉嘎蘇嘎查,萬畝沙柳林正汲取養分,梢頭發出新芽。
查干巴拉嘎蘇嘎查的變化要從2018年成立的扶貧造林專業合作社說起。合作社吸納25戶牧民加入(其中9戶貧困戶),將爭取來的生態治理項目委托企業實施,在實現荒地變綠林的同時,漫山遍野的生態經濟林也成為當地牧民的“綠色銀行”,牧民年人均增收2500元。
扶貧產業與生態保護“聯姻”,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敖勒召其鎮小康路上的“綠”產業不止於此。
鄂托克前旗地處北緯37度優質果蔬經濟帶,是國內難得的優質綠色果蔬種植“處女地”,而以農牧業為主的敖勒召其鎮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
近年來,敖勒召其鎮以農村牧區為主戰場,主打“淨地農牧業牌”,讓淨地、淨水、淨氣這些綠色資源“變現”,構建起結構優、產業強、機制活的高質量現代農業產業新體系。如今,“鄂爾多斯高原冷菜”“鴻野”“人人益”“宏山塘香菇”農牧業品牌已走向“名牌”,“淨糧”“淨菜”“淨果”“淨肉”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
“綠”產業打通小康路,“金”效益富了農牧民。“綠”產業催生的“綠效應”正在為這座草原小城注入新活力,在“綠色”畫筆的勾勒中,敖勒召其鎮的小康圖繪得更精、更細、更實。
美好敖鎮“暖”民生
一座幸福美好之鎮,一幅小康生活之圖,須以民生為底色。
敖勒召其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順應人民期盼,始終把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擺上最重要的議事日程,持之以恆加大民生投入,“筆耕不輟”下,這張民生答卷上寫滿了答案。
住有所居,是人民美好生活最重要的基石。老舊小區改造、易地扶貧搬遷,關乎民生,當以“新”換“心”。
“十三五”以來,敖勒召其鎮全面實施轉移農牧民小區人居環境改善提升工程,建設防水面積1.24萬平方米,綠化面積3500平方米,同步配套完善體育健身等基礎設施,老舊小區換上新裝,居民看在眼裡,暖在心裡。
2016年,敖勒召其鎮實施馬場井和雅什木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轉移馬場井和漫水塘兩個行政村202戶515人。如今,生活在新居裡的村民,告別了“窮窩窩”,開啟了新生活。
改善農村牧區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廣大農牧民根本福祉,也是農牧民美好生活最直接的需要。連日來,敖勒召其鎮以“環境衛生清潔百日集中攻堅行動”為抓手,高位推進、上下出動,掀起了一場人居環境整治熱潮,美麗草原小鎮煥發新光彩,更顯生活品質。
此外,敖勒召其鎮不斷完善城鎮管網、道路、綠地等配套設施,城鎮供水普及率、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顯著提升,城鎮綠化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8%和42.8%﹔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通連接“動脈”——通用機場通航運營,敖東高速建成通車,縣道優良路率達到87.4%,鄉村道路暢通率100%,初步形成了陸空對接、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
……
一條條飽含溫度的舉措,積極回應著群眾的“民生關切”,一項項民生實事的落地,暖在了百姓心坎上。以人民為中心,敖勒召其鎮的“民生溫度”更顯炙熱。
柳枝冒出的嫩芽隨風飄搖,一遍又一遍“刷新”著敖勒召其鎮人民群眾的美好期待,“美好敖鎮”的多維指標持續拉滿,小康畫卷愈發絢麗,“收獲之地”的美好光景就在眼前……(記者 王順 馬利軍 常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