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部門“見雨即動”力保雨后環境衛生

“借”雨洗塵 青城更清新 

2021年04月07日10:34  來源:呼和浩特新聞網
 

工人正在清掃積水

清明假期呼和浩特市連續降雨,為確保城區道路潔淨暢通,首府環衛部門加大清掃保潔力度,全力恢復雨后環境衛生。

雨后即洗 確保市容環境整潔

4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大召廣場附近,看到環衛工人正在擦洗路邊果皮箱和公交站牌及公共座椅。一名環衛工人告訴記者:“降雨過后,這些公共設施都臟了,我們從早上一直到現在沒停過,主要採用機械沖洗和人工清擦保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清理,確保雨后城市整潔。”另一名環衛工人告訴記者:“受降雨影響,市區部分路面產生積水,對出行造成一定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常規化保潔的同時,對城區主要街路開展排水清淤、機械化刷洗作業,確保人行道、車行道環境衛生狀況良好。”

呼和浩特市優創環衛清潔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崔智平告訴記者:“我們調用車輛配合環衛工人,對城區主要街道的路牙、護欄和部分公共設施進行了沖洗作業。雨天擦洗公用設施、沖洗道路,雖然比平時工作更辛苦,但相對於晴天而言,投入少,效果好,效率高。同時我們根據雨量大小及時調整作業車輛和人員,對人行道、路沿石進行沖刷和洗掃,一旦道路積水增多立刻進行推水作業,減少積水對過往行人和車輛的影響。”

雨后大掃除 實現保潔無死角

6日上午,在新華公園附近,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積存了較多的雨水,車輛往來容易濺起雨水,給市民出行帶來了不便。環衛工人手持掃帚、鐵鍬等工具,對責任路段進行排查,全力清理路面積存的雨水,確保盡快恢復干淨整潔,出行暢通。

北控城市環境服務集團回民區項目部機械作業中心經理肖鵬表示:“降雨后,我們迅速組織人員、車輛,人機結合,分工協作,利用早間人少、車少的有利時間段緊急開始了清理積水工作,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市容環境,保持路面整潔,為早高峰市民的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回民區環衛所從細節入手,一鼓作氣,一抓到底,全力做好雨后大掃除工作。對果皮箱、公交站牌、箱體杆線等城市家具進行清洗擦拭,對垃圾轉運站、驛站及公廁進行大掃除,清理城郊接合部積存垃圾,拾撿軟包裝,不放過任何一處衛生死角。

腳步不停歇 環衛工人清理忙

4月6日清晨,在青城巷附近,記者看到幾名環衛工人利用掃帚、推水板將積水推進下水井,同時洗掃車對該路段的積水、淤泥進行洗掃,確保城區道路暢通無阻。

“最近幾天道路兩旁的桃花開了,雨水一打掉落一地,會被雨水沖進雨箅子裡,在清理過程中,我們要把這些都掏出來,不然它們與泥土混合后,就會形成硬塊,堵塞雨水井。”環衛工人趙師傅說。

新城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徐慧說:“春季雨水頻繁,為了給市民創造良好的出行環境,環衛工人充分發揚‘寧願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吃苦耐勞精神,清除積泥,擦洗城市家具,用他們辛苦的工作,換來市民對城市的熱愛,共同創造清潔、文明、和諧的市容環境。”

清理積水 道路更暢通

4月6日,賽罕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環衛所在降雨之后,針對路面積水、城市公共家具污漬等影響市容市貌的問題進行集中清理、擦拭,確保城市環境干淨整潔。

當日,在銀河南街與東二環輔路交會處附近記者看到,路口處右轉道上積存有不少雨水。雨水被過往車輛碾壓飛濺,給過路的市民帶來了不便,一名環衛工人用鐵鍬將積水清理到旁邊的綠化帶裡。在學苑東街記者看到,機動車道上已經沒有了雨水的痕跡,但是由於非機動車道與道牙石之間地勢較低,雨水積存在非機動車道緊挨道牙石的一側,綿延近10米,一名環衛工人正揮舞著大掃帚清掃積水。“這邊低,一下雨就積水,步行的人還可以繞到上面的便道上,騎自行車、電動車的人就隻能拐到機動車道上,不安全。”環衛工人趙師傅說。

降雨過后,一些城市家具上也留下了不少污漬。在環境研究院公交車候車亭記者看到,環衛工人正在擦拭公交車站牌。而在展東路與大學東路交會路口處附近環衛工人正在挨個擦拭保潔范圍內的果皮箱。“這上面還有雨水,可以借著雨水把比較臟的地方擦得更干淨一些,護欄、電表箱、路燈杆、果皮箱、公交車站牌都要擦。”環衛工人說。

賽罕區佳城公司一片區負責人孫福壽說:“雨水主要清掃到附近的雨水井或者是清理到綠化帶裡。降雨過后,部分城市家具上有積水,有的還有污點,工人們都統一進行了擦拭,為轄區居民打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記者 朱麗華 李娟 馬妍 王英)

(責編:趙夢月、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