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化制度化兩劑“良方”讓欠薪沉疴得治

赤峰市:越來越多農民工不再“憂薪”

2021年04月05日08:02  來源:內蒙古日報
 

  “我們修路掙的工錢全部要回來了!”近日,赤峰市巴林左旗農民工郭寶山高興地說。

  1月15日,他和31名農民工兄弟,向鬆山區勞動保障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投訴,舉報天津一市政工程公司在赤峰市鬆山區物流園區的項目部,因資金鏈斷裂無法為他們支付工資。執法大隊幾經調處,最后動用企業在開工前繳存的149萬元農民工工資保障金,支付了農民工的工資。去年以來,赤峰市打出根治欠薪的組合拳,依托《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和“兩金三制”等法規制度體系,為1.36萬農民工討回近1億元血汗錢。

  郭寶山和他的伙伴們討薪,從投訴到拿到工資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樣的工資清欠效率,源自執法者的執著,更顯示出了工資保障金制度的作用。“這項制度就是讓用工企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給農民工發放工資的保証金,一旦企業欠薪還不上,就用這筆錢來發工資!”鬆山區勞動保障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張廷柱介紹,鬆山區已在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設領域全面實行工資保証金制度,2020年全區的69個工程項目,共繳存工資保証金1.2億多元,區裡還儲備應急周轉金200萬元,為根治欠薪提供了兜底保障。

  工資保証金和應急周轉金兩項制度,筑起了根治欠薪的防火牆,而列入“黑名單”等配套措施,則成為赤峰根治欠薪的撒手锏。去年,寧城縣一家育苗企業將日光溫室工程承包給一家總包單位,總包單位又將工程分包給3個包工頭,可這個總造價300多萬元的項目建成后,這家育苗企業卻因無力支付工程施工款而“跑路”了。寧城縣勞動保障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立即將這家企業列入了“黑名單”。“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大隊長李延青坦言,“黑名單”將對欠薪企業產生致命性打擊,企業負責人不但上不了飛機,坐不了高鐵,企業在貸款、招投標等多方面都會舉步維艱,相信此舉很快就會有效果。

  “欠薪入刑”成為根治欠薪的“終極武器”。去年,林西縣一農業公司雇佣37名農民工在大棚裡採摘蔬菜和食用菌,可一年下來企業卻以各種理由拒絕支付這些農民24.5萬元的工資。林西縣勞動保障執法大隊接到投訴后,依法向企業下達了限期整改責令書,可企業逾期仍未支付工資。執法大隊將案件移交到公安機關后,公安機關立即對企業實際控制人採取強制措施。懾於法律的威嚴,企業馬上籌集資金,僅用2天時間就給清了所有工人工資。執法大隊大隊長黃雪鬆說:“這起案件讓很多用人單位對‘惡意欠薪有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欠薪逃匿不僅是失信,最終還將身陷囹圄!”

  2020年以來,赤峰市共受理線下舉報投訴案件2184件,已解決2053件,總體結案率為94%。將6家欠薪企業納入“黑名單”,將22家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欠薪找誰要?法規制度來保障!”赤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監察局工作人員徐立介紹,去年5月出台實施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讓根治欠薪工作有了法律武器,開啟了依法治欠的歷史新階段。

  目前赤峰市正在用《條例》和“兩金三制”等法規制度體系,解決建設領域欠薪的深層次問題,其中“兩金三制”制度體系包括應急周轉金和工資保証金、工資與工程款分賬管理制度、農牧民工實名制管理制度、銀行按月足額代發工資制度等8項制度。

  如今,赤峰市法制化和制度化兩劑“良方”,正在讓欠薪沉疴得治,讓越來越多的農民工不再“憂薪”。(記者 王塔娜)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