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交出一份精彩答卷

2021年01月04日09:16  來源:內蒙古日報
 

“十三五”期間,赤峰市全市上下團結一致、砥礪前行,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為民造福實際行動上,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就業創業、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方面亮點頻出。

現代化工業體系逐漸形成。為了實現工業經濟集中、集約、集聚發展,赤峰市舉全市之力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構建“一區四園”平台,形成了赤峰市東部工業經濟走廊。東山工業園區作為這條經濟帶上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已完成基礎設施投入50多億元,入園項目12個,預計總投資800億元以上。這些項目達產后,產值預期超過1000億元,帶動就業3萬余人、物流8000多萬噸。同時,赤峰市將東山工業園和元寶山工業園規劃為次臨港產業區,開啟“綠色草原與藍色海洋相擁發展”大幕,世界採購、赤峰加工成為現實。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高。不斷加大林草生態建設修復力度,加強林草生態保護,積極開展林草改革,為全市經濟發展創造更大空間。截至2019年末,全市森林面積454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5.78%。持續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退化林分改造修復、城鄉綠化美化和通道綠化“五大生態建設工程”和高效豐產經濟林、樟子鬆防護林、文冠果元寶楓木油料林、山杏沙棘低產低效林改造、沙化土地林草綜合治理“五大基地”建設。率先制定實施大氣環境綜合整治方案,實施煤煙型大氣污染治理、工業廢氣穩定達標排放、揚塵污染控制3個專項工程。如今,中心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連續5年持續增加,去年達到342天。

就業形式持續穩定向好。圍繞促進就業、援企穩崗、提升技能等工作,制定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公益性崗位安置等多項政策及配套辦法,形成堅固的就業促進政策保障體系。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精簡証明材料,優化申辦流程,充分讓群眾享受到就業補貼政策。積極做好農民工就業工作,依托重點產業、幫扶企業、扶貧車間、農業合作社等載體引導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圍繞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大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傾力打造就業技能培訓品牌,同時建立完善職業培訓績效評價體系,完善審核機制,提高培訓質量。

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這五年,赤峰市著力在拓寬致富門路、促進群眾增收上下功夫、做文章,持續推廣“三帶一減”產業扶貧模式。全市建成基礎設施完備、帶貧減貧示范力強的各級各類扶貧產業園區200個,引進和培育扶貧龍頭企業177家、農牧民專業合作社1049個、家庭農牧場529個,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利用北京市京蒙扶貧協作資金,實施協作項目,深入開展人才技術交流,開創了全面幫扶、全域合作、共同發展的新局面。著力營造“安貧可恥、脫貧光榮”的輿論氛圍,通過以工代賑、生產獎補、勞務補助等形式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實現貧困群眾思想從“等靠要”轉變為“比脫帽”。

截至2019年底,全市8個國貧縣、2個區貧縣整體摘帽,87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底的12.12%下降到0.28%,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十三五”以來,全市貧困群眾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2621元增加到2019年的9683元,年均增幅38.64%。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均已達到脫貧標准。(記者 王塔娜)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