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沃土引“客”來

——包頭市稀土高新區簽約20余個“高大上”項目

2020年11月24日09:31  來源:內蒙古日報
 

經過近一個月的磋商,包頭市稀土高新區管委會與上海運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日前正式簽訂了框架合作協議。該公司將在稀土高新區投資建設智慧物流平台項目,依托運鋼成熟的物流服務平台技術以及平台管理經驗,拓展我國西部地區大宗物流供應鏈服務,完善區域性現代生產服務產業,預計未來3年將建成百億元的大型網絡貨運平台。

稀土高新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銀中美說:“我們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為上海運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新區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創造優質的環境,強力推動各項合作事宜早日落地見效。”

據悉,自10月份以來,稀土高新區爭分奪秒、快馬加鞭,全面落實重點產業“鏈長制”和產業集群“群長制”,集中力量打造稀土和有色金屬兩大特色主導產業,圍繞101家規上工業企業,從上下左右4個維度梳理出的367家企業,逐一拜訪,幫助企業尋找合作對象,逐步提升新進項目與產業布局的契合度。與此同時,與美世智庫合作,計劃年內與20家國內500強企業和產業龍頭企業商洽,聚焦重點,精准招商。目前已新增簽約項目20余個,新增協議投資額約52億元,新增項目無論從科技含量還是產業帶動能力均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連日來,包頭新一輪招商引資熱潮涌動,稀土高新區聞令而動、盡銳出戰,迅速出台制定《四季度外出招商引資項目清單》《領導干部“一對一”包聯12個進度緩慢項目清單》等目標計劃,成立了以黨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為組長、29個相關部門組成的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搶抓機遇、攻堅破難,以更高的站位、更廣的視野謀劃招商引資工作新發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招商新格局。

今年以來,稀土高新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金鑰匙”,實施拿地即開工改革,將服務做在審批前,從項目決定入區開始,便提前指派專人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做好《項目推進日志》,按計劃和時間節點推進,實現項目審批時限最短20天,審批效率由去年的60%提升到90%,目前已推動天和磁材等8家企業分別實現拿地20至40天即具備開工條件。啟動“容缺預審+企業承諾”機制,在厘清“容缺預審”可允許事項基礎上,對項目多個審批流程進行合並辦理。

目前,稀土高新區緊盯“全區第一、全國一流”的目標,深入推進隻進“一扇門”“一窗式”改革,將14個部門156項政務服務事項納入到政務大廳實現“應進必進”﹔“一次辦好”或“隻跑一次”佔比98%以上﹔建立審批服務幫辦代辦制度,設置22個點、78人幫辦代辦隊伍,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保姆式“一對一”服務。有效實施《稀土高新區“証照分離”改革試點工作方案》,並實現“四十五証合一”,全力打造審批事項最少、政務服務最好、審批和服務速度最快的營商環境,做到“高新事、高興辦”。

為加速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早日落地見效,稀土高新區組織制定《稀土高新區雙招雙引攻堅工作方案》,由黨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帶隊,分赴北京、上海、河北、深圳、蘇州等地考察對接,並與來自區外20余批次投資考察團代表進行會談,全力為大企業、好項目駐區發展鋪路搭橋。

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品牌優勢,加快推進稀土、鋁銅、裝備制造3大傳統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突破發展﹔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瞄准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增加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積極為企業爭取政策紅利,開展銀企對接,以“助保貸”“租賃貸”“知識產權質押”等方式為企業爭取資金﹔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積極為工業企業申請進場自治區電力多邊交易平台。

深化企地校地融合,加強與中科院、上海交大、稀土研究院的合作,確保年內30個項目轉化落地,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的技術難題,努力取得引領性創新成果。發揮產業基金帶動作用,加大對科技型優勢特色項目的股權投資,實現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的有效銜接。開展“畝均效益”改革,盤活低效用地和閑置土地,實現“騰籠換鳥”,推動規模總量和質量效益雙提升。(記者 劉向平 實習生 賈婷婷)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