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通遼市以專項工程和創新示范工程為抓手,加快形成框架完整、運行高效、行為規范、監管有力的社會信用體系,力爭到2020年底,逐步建成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框架。
政務誠信。堅持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突出政府誠信建設,樹立政府的誠信施政形象,帶動全社會誠信意識的樹立和誠信水平的提高。加快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建設,積極營造公平競爭、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完善政務誠信約束和問責機制,加強和完善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廣泛開展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加強公務員誠信管理和教育,建立一支守法守信、高效廉潔的公務員隊伍。
商務誠信。以生產領域、流通領域、金融領域、稅務領域、價格領域、工程建設領域、政府採購領域、招標投標領域、交通運輸領域、電子商務領域、統計領域、中介服務業、會展、廣告領域等行業領域為重點,以信用評價和信用監督為手段,全面推進商務誠信建設。
社會誠信。以醫藥衛生領域、社會保障領域、勞動用工領域、教育科研領域、文化體育旅游領域、知識產權領域、環境保護和能源節約領域、互聯網應用及服務領域等行業領域為重點,提高社會領域從業機構、人員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德水平,全面推進社會誠信建設。
司法公信。圍繞法院公信建設、檢察公信建設、公共安全領域公信建設、司法行政系統公信建設、司法執法和從業人員信用建設、完善司法公信的基礎制度等幾個重點建設,提高司法公信水平,樹立司法權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不斷增強司法工作的公信力、權威性,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記者 管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