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蒙扶貧協作在奈曼旗結出累累碩果。2017年以來,實施京蒙扶貧項目124個,幫扶資金1.95億元,助力3.6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三年來,奈曼旗依托北京通州區對口支援幫扶,落項目、強產業、惠民生,助力奈曼旗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這幾天,義隆永鎮方家營子村建檔立卡戶王利昌在葡萄園大棚裡正忙著採摘“金紅娃”葡萄。王利昌說,今年的“金紅娃”葡萄價格非常好,每斤售價達到了8元。他的5個棚純收入能達10萬元。僅此一項,全家人均純收入約1.7萬元。
產業興才能富民強村。看到村民種植大棚葡萄致了富,方家營子村決定將這一產業成熟經驗向全村推廣,計劃利用村內空地建成大棚后向村民承包,既可富民又可強村。就在村裡為基礎設施資金犯難時,100萬京蒙扶貧資金為他們救了急。目前,村裡正在熱火朝天地平整土地,17棟葡萄大棚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村主任張玉輝說:“這筆京蒙扶貧資金可幫了大忙,為我們解決了基礎建設這一重頭部分,我們村發展葡萄產業指日可待了!”
有了項目支撐,產業發展不再是難事。
在大沁他拉鎮興隆地村,正在興建中的蔬菜大棚項目區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起重機在吊架鋼梁,建設1500平方米的蔬菜保鮮庫﹔推土機在轟鳴中平整著土地﹔裝載機在往來穿梭地運送磚塊,數十名工人頂著烈日砌筑保溫牆……
正在施工的是今年京蒙扶貧協作在興隆地村投資興建的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和保鮮庫項目。為保障和發展奈曼旗“菜籃子”工程,2020年,京蒙幫扶對奈曼持續發力,勁頭不減,對大沁他拉鎮城郊5個村一次性規劃並實施了奈曼旗大沁他拉鎮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溫室大棚,總投資達到2900萬元。此次興隆地村實施的兩個項目包括佔地近50畝的16棟溫室大棚和一棟1500平方米的蔬菜保鮮庫,投資額約1300萬元。項目實施后,可為村集體增加收入80余萬元,帶動全村38戶貧困戶增收。自京蒙扶貧協作開展以來,僅設施農業一項通州區已向大沁他拉鎮投入資金4000萬元,為奈曼旗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產業發展了,社會事業的發展同樣不能缺項。
“奈曼旗大營子村幼兒園項目是京蒙扶貧協作全額支持項目,總投資102.42萬元……”走進幼兒園,在教室外面的牆上赫然鐫刻著建園的原由始末。寬敞明亮的教室、豐富多樣的娛樂設施,給這裡的孩子們提供了一個美好的童年。據學校負責人介紹,幼兒園主體建筑280平方米,可容納100名幼兒入園就讀。因疫情原因,於今年夏季首次開園,目前已有包括周邊2個村的30多名幼兒入園就讀。學校負責人說,幼兒園的建成使用,極大地改善了當地學前教育基礎薄弱現象,提高了當地學前教育水平。
三年來,北京市通州區對規劃編制、項目實施、發展需求、對接洽談等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為奈曼累計投入各類援助資金1.95億元,實施了124個扶貧協作項目,涵蓋產業扶貧、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扶貧、人才培訓等多個領域,助力奈曼3.6萬人脫貧增收,貧困人口由4.2萬人減少到400余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14%。不僅如此,通州區17個鄉鎮(街道)、32個村(社區)、35家企業、15所院校、18家醫院、3家社會組織與奈曼達成對口幫扶協議。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全面深化京蒙扶貧協作三年行動收官之年,通州區社會各界幫扶仍不鬆勁兒,繼續把人才、資金、產業項目向奈曼旗發展基礎較為薄弱地區傾斜,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侯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