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

2020年08月04日15:57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新聞發布會現場。張聿修 攝

人民網呼和浩特8月4日電(張聿修)4日上午,記者從內蒙古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成效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內蒙古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緊圍繞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戰略定位,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之以恆推進草原生態保護與修復,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全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草原植被蓋度提高——根據草原生態監測顯示,2019年全區草原植被平均蓋度44%,比2010年提高7個百分點。草原退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草原自我更新修復能力得以提升,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草原生態持續向好。

草原管理實現法制化——近年來自治區不斷加強草原法制建設,相繼修訂頒布了《內蒙古自治區草原管理條例》《內蒙古自治區基本草原保護條例》《內蒙古自治區草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內蒙古自治區草原野生植物採集收購管理辦法》。同時,制定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草原植被恢復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內蒙古自治區禁牧和草畜平衡監督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以“一法兩條例兩規章”為核心,以規范性文件為補充的草原法律法規框架體系基本建立。

草原改革深入推進——在全國率先探索草原經營體制改革,創造性地推行“草畜雙承包”和草原“雙權一制”,把人、畜、草,責、權、利統一協調起來,釋放了草原經營活力,使草原生態在發展生產中得到有效保護。進一步落實和完善草原所有權、使用權和承包經營權。同時積極探索草原“三權分置”試點工作,為草原經營權依法有序流轉,促進規模化經營打下政策基礎。經過多年努力,完成了全區33個牧業旗、21個半農半牧旗和9個城郊區的基本草原劃定工作,形成《內蒙古自治區基本草原保護分布圖》。

草原保護修復效果顯著——京津風沙源治理、退牧還草、退耕還林還草和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基本實現了草原牧區全覆蓋。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完成草原重點生態工程建設5700多萬畝。草原建設規模不斷擴大,以人工種草為主的草原建設,由單一分散向集中連片、混種發展﹔由單種牧草向草灌結合、草林結合發展。同時廣泛應用於水土保持、防風固沙、荒漠化治理、改良土壤等方面,也成為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十三五”期間,全區年均人工種草2900萬畝,建設規模居全國之首。全區年均草地改良180萬畝,建設規模不斷擴大,質量明顯提高。由單純圍欄天然草場向圍封補播、飛播牧草等多項技術綜合配套發展,已形成了穩定的打草場和放牧場。通過幾大工程項目建設,草原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草原生物災害防控能力提升——草原鼠虫害由原來的大面積集中連片高密度暴發轉為現在的分散式點片狀中低密度發生,預測預報和綜合防控成效顯著。目前,全區基本建立起自治區、盟市、旗縣和農牧民測報員組成的四級監測預警體系,測報准確率達89.5%以上,為防控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初步建立起1個自治區級和10個盟市級專業化防治服務隊,建立了飛機與大型器械相結合的防控體系。

草原監測體系不斷完善——在全國率先推進草原資源監測和草原生態評估工作。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採用“天地結合”的監測手段,實現了動態、准確、全覆蓋監測,適時掌握草原生態狀況,為宏觀決策和指導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及畜牧業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草原監測不斷向制度化和規范化邁進。目前,已經建立了五個一體系,即一項草原監測評估制度、一支草原監測專業技術隊伍、一個草原監測工作流程、一套草原監測技術指標、一個草原資源數據管理平台。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