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平原掀起农产品“私人订制”潮

2020年03月14日08:05  来源:内蒙古日报
 

日前,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春光村560亩“私人订制”小麦开耧播种。

这批小麦是由“全球巴盟人微社群”成员在“塞客人”新零售平台订制的。3月20日前下单,每亩地出资2345元,9月20日后即可收到产自河套平原的麦芯高筋粉、通用全能粉(农家面)、中筋面点粉(原味小麦粉)、膳食全麦粉共192公斤。有60多个农户参与此项生产活动,农民每亩可收益1500元。承头公司内蒙古塞北粮仓作为“塞客人”新零售平台的授权单位,负责对春光村定制基地进行全程统一种植和管理、监制。

这种订制活动在河套平原已非首次。去年年初,“全球巴盟人微社群”就尝试了“百人百亩小麦”和 “百人百羊”订制活动,并于7月12日举行了盛大的“万人开镰节”,取得了成功经验。今年根据去年的效果和微社群成员的需求,实施了放大性2020年“我在河套有亩田”“我在草原有只羊”的“千人千亩”“千人千羊” 直供订制活动。

记者咨询了一位微社群成员,每亩地出资2345元,最终收获192公斤面粉,是否价有所值?他说,这个价格是通过精确计算产生的,需要计算籽种、有机肥、浇水、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农机、运输、加工、包装、管理等费用,订制标准为原产地、原生态、无添加、无差价、人工锄草不用农药的高端优质产品。所以由于质量要求高,产量自然就达不到普通小麦最高亩产400公斤的产量,通常年份这种优质小麦亩产在200公斤左右。因此生产成本高、产量低,以“优价”倒逼、确保产品优质。

这些订制购买者多为河套平原走出去的全国、全球的巴彦淖尔人,家乡人自知家乡的产品好,也自知家乡种植优质小麦的成本账,“识货”“自信”,因此就有了“私人订制”的想法,同时也有助力家乡“天赋河套”品牌被世人所知、“大行其道”的意愿。

村民李志义告诉记者,“2020年的这个项目是在统一安排、统一种植、统一收割、统一收购的密闭循环情况下进行的,农民只负责浇水、锄草等日常田间管理,优质有保障,销路有合同,供求双方都受益,农民种植这种订单小麦可以避免市场价格波动和出现‘卖难’的风险。”

在巴彦淖尔市,当地人深知本地的绿色农产品质优价廉的底细,所以便“近水楼台先得月”,纷纷捷足先登,“私人订制”早已兴起,形式多样。有“家庭成员订制”“城乡组团订制”“前店后园订制”“社会公开订制”等形式,不一而足。

在去年冬天开往北京的列车上,五原县一位农民告诉记者,此去看望儿子,带了20公斤猪肉。家有3孩,全已成家。每年都要给在城里居住的子女和亲戚家计划、安排粮食、肉食供应,养3头猪、15只羊,种15亩小麦。亲人们都喜欢家乡食材,认为可溯源,吃起来安全、放心、有味道。此类按亲缘关系直供、计划种植的方法就是所谓的“家庭成员订制”,但河套地区确实有大规模的“农村直供城市亲戚”的传统习惯做法。

“我参加了临河区的一个‘农村猪肉订购微信群’,群成员有200来人,群主父母家负责喂养农村猪,成熟一个屠宰一个,然后屠宰前在微信群里预约登记用户、数量、分解品类,随后进城分发送达。”群主赵老师给我介绍了他们群的购销情况,这是一种单品“城乡组团订制”的方式,是以群主的社会信用为纽带集约供求双方信息进行全年订购、计划生产、锁定服务目标的松散合作形式。

在“北纬42°公社”这个企业,记者又看到了另外一种模式,业主在临河市区开设了拥有自有招牌的高档果蔬店,然后在乡下种植温室大棚。平时店内以销售来自世界各地的名牌水果为主,待到自有产品西红柿、特种西瓜成熟时,再将自家产品成列店内专柜、专牌销售。用店面的信用带动园区产品的信用,用园区新鲜瓜菜的品质衬托店面经营外来果类的品质,这就是“前店后园式销售订制”。

记者在一份媒体资料上看到,乌拉特前旗莫尼泉农场,开展了“社会公开订制”。订制内容有菜地、果树、瓜果蔬菜及野菜、肉和鱼类、蛋类等80余种产品。菜地和果树按照订制方意愿实行托管与自管相结合,专业技术指导,种植品种由订制方确定且产品全部归定制方所有,可自己对外销售也可委托代理销售;果蔬成熟开园或动物可以出栏季节,小程序会提示游客采摘、收获或委托代办,如需配送按物流平价收费。用户也可直接订制产品,蔬菜全年24份,每份15斤,果实类和绿叶类各占50%。大田蔬菜半年12份(5至11月),订制价格1180元;温室蔬菜半年12份(11月至次年5月),订制价格1880元。此外,海红果、沙果、夜梨、杏、红枣等订制均可入园体验、旅游式采摘。

盘点巴彦淖尔市的农产品“私人订制”,有高端、有低端,有工业品、有农产品,有网络购买也有现场交易,有产品订购也有文化旅游体验,虽然订购模式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但是可以看出,农民积极性很高。

遍地开花的呈现格局,既体现着农民对巴彦淖尔市委、政府创建“天赋河套”农产品公用品牌号召的响应行动,同时也展现了农民渴望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动力和探索精神!(记者 梁海龙)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