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就致富路 “桃”醉幸福裡

2021年05月08日09:05  來源:內蒙古日報
 

  近日走進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金河鎮根堡村,一排排蔬菜大棚排列整齊,大棚內綠意盎然、碩果累累,彌漫著淡淡的花香。

  王蘭青正在自家的溫室大棚裡忙乎。葡萄架上已經綴滿了一串串綠瑩瑩的“郁金香”幼果。她說:“再過一個月,葡萄就上市了。很多游客來採摘,批發市場和超市也來訂貨,不僅收入增加了,還帶動了周邊的鄉村旅游。”王蘭青邊在葡萄架下細致查看,見多余的叉就伸手掰掉,邊笑著告訴記者,這樣多打叉品質和口感才能跟得上。

  另一個棚裡的“甜蜜產業”同樣長勢喜人。一排排整齊的支架上攀爬著一株株火龍果苗,綠油油的枝葉迎著明媚的春光伸展著,這是王蘭青種植的廣受歡迎的紅心火龍果。“火龍果授粉期短,早上5點開花,7點半就敗了,必須抓住時機,起早干活兒。”王蘭青說,相比其他品種,紅心火龍果口味香甜,營養價值更高,每斤賣到10元。

  火龍果種植對栽培技術要求高,為了提高種植效益,同時讓種植戶掌握一技之長,村裡聘請技術人員進行種植指導。思路打開了,技術有保障,再加上效益好,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也跟上來了。

  “科技+農業”,王蘭青實實在在嘗到了“南果北種”的甜頭。“以前種大棚蔬菜,時間攤得多,一個大棚收入2萬元。現在主要種葡萄和火龍果,產量高、周期短,去年光火龍果一個棚就收入5萬元。”

  “三月開花,五月成熟。入畫入畫,飽我眼福。”一首詩歌描繪出徐春華大棚裡生機盎然的圖景。這個種滿桃樹的大棚裡郁郁蔥蔥,綠葉掩映間,一顆顆微微泛紅的桃子嬌嫩欲滴。

  “今年,我的17個大棚都種了油桃。今年果樹長勢喜人,油桃個大、皮薄、味甜、水分多,一棵果樹能結果20斤。” 67歲的徐春華欣慰地說。

  今年是徐春華種植油桃的第三年。她告訴記者,2014年剛來呼和浩特時,嘗試著種蘑菇,但效益一般。后來引進油桃進行試種,發現種油桃前景廣闊。

  徐春華每年11月就開始管理桃樹,桃樹開花早、結果早, 5月中旬就能上市,比其他水果“搶鮮”近2個月。“一邊種大田,一邊打理大棚,兩不誤。按照今年的挂果量,桃子一定能賣個好價錢。再加上大田種的玉米、香菜、葫蘆,我對今年的收成很有信心。”徐春華說。

  村民腰包鼓起來,村集體經濟活起來。根堡村利用交通便利、土地平整且距離市區較近的優勢,鼓勵村民發展“高新特”反季節果蔬種植,同時推進鄉村旅游發展,打造集生態採摘、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特色休閑農業。

  據了解,該村共建有大棚1150多個,除了部分種植水果外,還有西紅柿、大白菜、豆角等各類蔬菜。每逢節假日,高顏值、好品質的果蔬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採摘,一些種植戶還和蔬菜批發市場對接出售。

  據根堡村村委會委員郭秀介紹,該村以無公害綠色果蔬種植為依托,在提升蔬菜產量和品質上下功夫,打造精品時令蔬菜。與此同時,巧打時間差,搶佔市場空檔,從過去的“隻收一季”變為“四季豐收”,走出了一條增收致富路。(記者 楊蘇雯)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