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中國航天固體動力事業發展的每一步”

白建平 富麗娟 李睿 張聿修 孟佳澍

2021年04月24日19:42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方的大青山腳下,座落著一座航天城,1965年我國第一個固體火箭發動機研制生產基地就在這裡建成。在當年極其艱難的條件下,老一代航天人研制出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第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

老中青三代航天人做客人民網。人民網 富麗娟攝

“科技強軍,航天報國。國家利益高於一切,黨和國家期待著我們拿出新的東西來,我們航天人責無旁貸。”在2021年4月24日第六個“中國航天日”前夕,人民網記者走進固體動力事業的搖籃——中國航天科工六院(后簡稱航天六院),採訪了老中青三代航天人,講述我國固體航天事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講述幾代航天人的奉獻、堅守、奮斗與犧牲。

“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如今看來一切都值得”

說起航天六院的發展歷史,航天部新長征突擊手、航天六院黨委工作部一級專務張志剛激動不已:“這裡是我國固體動力事業的搖籃。”張志剛告訴記者,我國從事固體動力事業的單位都是從這裡走出來的,早期從事固體動力事業的管理骨干和技術骨干也都是從這裡走出來的,還走出來三位院士。

航天六院是我國第一個固體火箭發動機研制生產試驗基地。1965年,現在的航天六院由川南搬遷到塞北高原。

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老一輩的“航天人”、全國三八紅旗手、原六院46所研究員楊佩娟告訴我們,內蒙古基地當時隻有南4棟、北4棟8幢三層簡易小樓,既是工作場所,又是單身宿舍:“幾千人一下涌入基地,單身宿舍根本無法安置,許多人隻能分散借住在附近的甚至更遠的老鄉農舍,上下班都需要走好幾十公裡。”

科研團隊突破一項項關鍵技術,鑄就一個又一個裡程碑。人民網 富麗娟攝

這位當年隻身從上海來到邊疆內蒙古的姑娘,如今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說起當年的創業史、奮斗史,楊佩娟老人覺得“如今看來一切都值得”:“我們千裡迢迢奔赴內蒙古大草原,有清華、北大、哈軍工等頂級院校的畢業學生,有從沈陽、天津、包頭等工業城市支援來的技術工人,有從部隊轉業的戰斗英雄,更有從國外留學回來的科學技術人才。”

那時的內蒙古冬天非常寒冷,基地經常沒水吃,所以有鑿冰取水的故事,許多人有起凍瘡的情況,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埋怨,更沒有一絲的沮喪情緒,大家總是互相鼓勁:“牛奶會有的,面包會有的”。

“物質不滅,宇宙不滅,唯一能與蒼穹比闊的是精神。”經過幾代航天人的努力,航天六院在中國航天固體動力發展史上創造了十余項第一,見証著我國航天固體動力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重大跨越,譜寫了一曲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愛國奉獻的歷史壯歌。

如今,六院在科研生產、經營管理、改革創新、黨的建設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強力支撐航天事業發展和國防建設邁出了新的步伐。

“做到99分還不夠,要做到101分”

航天人的“嚴慎細實”體現著工匠精神。航天工程是一個多學科、多專業的綜合科技體系,不僅技術復雜、研制周期長、質量要求高,且探索性強,風險性高。航天科技工作者在研制、生產和試驗中用科學求實和專注精細的精神,突破一項項關鍵技術,破解一道道科學難題,鑄就了一個又一個裡程碑。

劉孝義是航天六院第一位特級技師,在訪談中他講述了用技術助力航天、自主創新的經歷。人民網 張聿修攝

劉孝義是原航天六院紅崗公司技術顧問,也是航天六院第一位特級技師、六院技術工人裡的“特級金點子”。隨著劉孝義名聲越來越響,各種企業陸續向他拋出橄欖枝,甚至許多國外企業開出數倍於他當時的工資,邀請劉孝義跳槽加入。“那個時候我掙的工資是300一個月,別的單位開出的工資是5000一個月。”劉孝義回憶,“想去,哪能不想去。但咱們國家確實需要在這方面有實力的人,要把咱們國家的事情干好。”

劉孝義作為我國第一代航天事業的建設者,跟眾多和他同樣懷揣著“冰天雪地斗嚴寒、迎難而上為國家”豪邁情懷的航天人一道,克服惡劣自然條件、國外技術封鎖、國內相關領域技術空白等困難,先后成功交付“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第三級發動機,改造某型號發動機,研制打破國際壟斷的EPKM發動機等。

探索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中國航天固體動力事業發展的每一步,都是自主創新、奮勇攀登的生動縮影。

“做到99分還不夠,要做到101分。”航天六院紅崗公司四分廠鉗工組組長鄭朝陽所從事的工作,是為發動機生產工藝裝備。這些手工打造的各類型工藝裝備,是用來加工連自動化機床都無法滿足精度要求的零部件,為航天產品“高、精、尖”技術保駕護航。

全國技術能手,航天六院紅崗公司四分廠鉗工組組長鄭朝陽,講述如何將創新創造融入生產實際。人民網 張聿修攝

鄭朝陽認為,創新是時代賦予“工匠精神”的新內涵。他時刻瞄准金牌標准苦學實干,憑借練就的一雙巧手,出色地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難關:使用絲錐改制成獨特的菱形鑽頭,實現高強鋼小孔精確加工﹔自制聯結套筒刻線工裝,使產品生產效率提高5倍……

鄭朝陽正在進行航天產品打孔工序。受訪者供圖

“我現在已經干了30多年了,一直還在生產一線上,把小事干好了就是干大事,把平凡的事干好了,你的一生也就不平凡了。”這些年來,鄭朝陽堅守航天一線,不斷創新方法,改造工藝裝備,100多項革新技術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他把“工匠精神”鐫刻在了每一件產品當中。

“對航天的情懷,讓我回到草原”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們這一代航天新青年就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對家鄉的情懷,對航天的情懷,讓我回到草原,我想,還有什麼比能夠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更幸福的呢?”在六院,有一個“小學霸”。17歲本科畢業、20歲碩士畢業的楊光美,打小就愛航天,20歲加入航天六院,開啟了她人生的“航天之旅”。

航天六院本部工作人員楊光美講述自己的“航天夢”圓夢故事。人民網 張聿修攝

楊光美的“航天夢”在幼時便生根發芽,發射控制室裡的設計師、太空行走的宇航員,讓她心馳神往。2013年本科畢業的楊光美來到航天六院的招聘專場,卻被告知人才引進的門檻提高,本科畢業生不在招收范圍內。懷揣著航天夢,她又繼續讀研深造,學成后如願加入到了航天隊伍中。

成為航天大家庭的一份子后,楊光美從事的是固體火箭發動機研究設計。“自從我進入航天六院之后,作為一名‘90后’的小兵,六院的導師‘傳幫帶’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讓我可以很快熟悉工作崗位,不斷學習,直至能夠‘挑大梁’。”楊光美說。

楊光美與同事探討工作。受訪者供圖

“從上學就一直受‘科技強軍、航天報國’思想的影響 ,我也希望可以貢獻自己的力量。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把自己的事兒往后放、往后想,科技強軍、航天報國,這是我們的神聖使命。”航天精神猶如璀璨的星辰,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不斷奮進、筑夢太空。

半個多世紀,幾代航天人挺進深山、開赴荒原、轉戰戈壁,矢志不渝、初心不改,航天六院固體事業已經華麗轉身,步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現在的六院年輕人朝氣蓬勃,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有了新的時代特征。”談及未來,張志剛信心十足,“目前,六院‘一個目標三步走’戰略已經確立,‘十四五’中長期規劃宏偉藍圖已經繪就,信息化、社會化、市場化、國際化大路徑格局基本形成,重大項目深入推進,建設世界一流航天防務動力公司新征程已然全面開啟。”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