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剛剛下過雨的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樹林召鎮幸福路路東,20畝山桃山杏花開正艷、紅白相映,偶有花瓣隨著微風慢慢飄落,宛若人間仙境。
這樣美的景致還出現在了樹林召鎮的兩個街道上——建設路和教育街。這是該旗春季造林的其中一個成果。記者看到,建設路從南到北4公裡的綠化帶栽植了山桃、山杏、丁香、金葉榆、刺玫等灌木或喬木﹔教育街從東向西1.5公裡綠化帶栽植了水蠟、迎春花、紅葉蘺等觀賞植物。遠遠地,就能聞見花香。
“這些桃林是前些年種的,如今已經成了市民休閑的好去處。今年我們栽植了30多種灌木和喬木,讓城市變得更美好。”該旗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明說。
近年來,為鞏固提升美麗鄉村環境、為美麗道路建設打下堅實基礎,樹林召鎮大力推進鄉村綠化美化建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筑牢“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生態基礎,為美麗鄉村環境添姿加彩。
2020年以來,樹林召鎮外出考察“購買式造林”新模式,並在梁外7個村初步實施了生態綠化合作造林模式,現在這7個村全部成立生態造林合作社,耳字壕社區還成立了生態綠化服務中心和生態綠化合作公司。各村以黨支部為引領的生態綠化合作社,主要負責吸納合作社的成員與股金、利益分配、確定項目實施地點、組織施工人員進行種植、林木后期的長效監督與管護。
同時,通過激發周邊群眾干部自覺加入到村庄綠化行列,從G65高速公路到鄉村道路,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綠化種植,為創建更綠更美更宜居的村庄環境添枝加葉。
據了解,目前,全旗干部在G65高速(九小渡口至瓦窯段)沿線環境衛生整治和綠化工作中,共植樹約20000株,樹種為3.5米高樟子鬆和6至8厘米高的新疆楊,種植面積約為300畝。充分彰顯了“一路多景”的立體綠化景觀。
“本月我們組織了300人義務植樹,要用半個月的時間栽植4.4萬株樟子鬆,既能防風又能防沙。”達拉特經濟開發區建設局副局長高廣良說。
記者在樹林召鎮採訪時,無論是街道、路邊,還是田埂旁,處處可以看到環衛、城管、村干部忙碌的身影,他們都在忙著對影響村容村貌的建筑物及垃圾進行清理。據介紹,該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開啟“黨建+人居環境整治”模式,做到“支部推動,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形成全鎮上下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要想村裡美如畫,既要外治,也要內修。”林原村黨委書記麻三佔說。去年,林原村提出打造“環境衛生達標戶”院落,讓村裡所有院落美麗起來,讓“一處美”變成“一片美”。經過一年的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已經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參與創建“環境衛生達標戶”院落的良好氛圍。
村民們積極行動起來,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栽花種草,如今的林原村,不僅環境美了、風氣好了,大家的素質也提高了,鄰裡關系更和諧了。
春日的達拉特,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城鄉環境面貌煥然一新,一幅詩意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記者 張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