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興業銀行在內蒙古植根的第十一年,也是植綠的第十一年。立足綠色金融先發優勢,興業銀行呼和浩特分行始終與內蒙古的綠色發展相伴而行。截至2月末,該行綠色融資余額260億元,“十三五”期間累計投放各類綠色融資370億元,涵蓋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租賃等多門類的集團化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體系。
構建綠色發展體系 實踐綠色金融之路
興業銀行呼和浩特分行作為興業銀行在內蒙古地區設立的省級分行,依托總行綠色金融市場先行者的品牌、產品和服務優勢,先行先試、大膽創新,走出了一條區內領先的綠色金融發展之路。戰略上重視,在該行的未來發展規劃中,再次將綠色金融放到財富管理、投資銀行等特色業務之首,始終把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於運營管理各個角落。團隊上專業,早在建行初期,該行就設立了綠色金融職能部門,統籌轄內綠色金融業務的組織和推動工作,各盟市二級分行均設綠色金融專職負責人員。服務上多元,近年來,該行緊跟總行綠色風向標,持續加快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先后推出並落地“綠創貸”“綠票通”“綠色債券”等新業務,有效滿足區內企業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
綠色發展體系的構建不僅帶動該行綠色業務的快速增長,也帶動了與政府在項目資源、地方債發行、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等多方面的合作,多次受邀為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企事業單位以及銀行同業提供綠色金融業務專業咨詢,其中經典的政銀企綠色合作案例不勝枚舉。
創新綠色信貸服務 助力綠色轉型升級
赤峰市中心城區防洪及環城水系治理工程是一個貫通整座城市的大工程,兩年內要在40.8公裡的河道上新建55.3公裡的防洪堤,增加187萬㎡的水域面積。這樣的工程體量帶來了龐大的資金需求,興業銀行呼和浩特分行在了解到項目融資需求后,主動擔當積極對接,首次嘗試通過跨省域分行聯動,以信托貸款配套行內綠色銀團貸款的方式,幫助企業解決了整個項目的所有資金需求,從2019年8月首筆業務落地至今,已累計投放18.4億元,其中疫情期間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投放2.9億元。為感謝興業銀行的支持,赤峰市政府、北控水務集團分別向該行贈予錦旗。
再如,為支持首府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2019年6月興業銀行呼和浩特分行積極對接國家清潔發展基金貸款,向呼市城發供熱橋靠、三合村集中供熱擴建工程提供融資支持,並爭取到較同期限基准下浮的優惠利率。項目建成后,可替代原41座小鍋爐房和82台小鍋爐,預計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1.3萬噸。在支持綠色項目的同時,2019年7月該行還積極向人民銀行申請針對綠色企業的票據融資業務,作為試點單位在人民銀行指導下成功落地全區首單“綠票通”業務,先行探索利用再貼現政策為綠色實體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探索綠色債券創新 引入綠色金融活水
2019年7月,由興業銀行牽頭主辦的“內蒙古自治區綠色債券推介會”在呼和浩特召開,全區45家重點企業、全國40家投資機構、交易商協會、深交所等代表參會,搭建了一座政金企、區內外、投融資的交流互動平台。同年10月,由興業銀行呼和浩特分行作為推薦機構,委托券商設立並落地了全國首單綠色鐵路客運收費收益權ABS,有效緩解了鐵路建設快速發展和資本金短缺的矛盾。
今年4月1日,由興業銀行呼和浩特分行推薦、華福証券作為獨家主承銷商承銷的包鋼股份“碳中和”債券成功發行,成為全國首單鋼鐵行業及內蒙古自治區首單碳中和綠色債券,債券募集資金70%將用於與碳減排相關的技術改造,預計可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碳當量8.84萬噸,為早日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盡一份力。
多年來,興業銀行呼和浩特分行秉持“為金融改革探索路子、為經濟建設多做貢獻”的初心和使命,始終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以“商行+投行”為戰略,以“融資+融智”為載體,未來將更好地服務自治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以綠色金融力量共同守護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李悅)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