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陽縣:脫貧摘帽謀振興

2021年03月28日07:55  來源:內蒙古日報
 

  初春的包頭市固陽縣興順西鎮紅慶德村,天氣依然十分清冷。天剛蒙蒙亮,村民祁建明就開始忙活起來,粉碎秸稈、清掃牛槽、喂草飲水、整理圈舍……干完手頭的活兒,日頭已經升得老高。

  撫摸著圈裡吃得正歡的大黃牛,老祁心裡感慨:2017年前,我還是貧困戶,吃了上頓沒下頓,現在卻有50畝庄稼地,再加上肉牛存欄17頭,其中6頭母牛還懷有牛犢,全家今年純收入預計在5萬元以上。

  “脫了貧,更得繼續加油干!等天氣暖和了,我准備繼續擴大養殖,今后的日子肯定差不了。”老祁說。

  “土地流轉、土地托管,帶動142戶貧困戶、267人,非貧戶136戶、46人增產增收,也帶動了周邊8個村子的集體收益,現在已完成白銀合套、后腦包、磴口、學田會村集體經濟收入24.2萬元。”日前,在固陽縣召開的全縣村黨組織書記抓黨建促發展“比功論建”擂台賽現場,下濕壕鎮白銀合套村黨支部書記許峰慷慨激昂地講述了他是如何探索實施“八村聯動抱團取暖,蹚出村集體經濟循環發展新路子”的故事。

  台下掌聲雷動。

  站在金山鎮協和義村的最高處,近看村容村貌,棟棟農家小院干淨整潔,條條通村路寬闊平坦,遠眺退耕還林大半,青山綠水代替了荒地禿坡,宜人景致滿眼。再往遠處看,各種機械正在高標准農田裡運作,現代化農耕正在打開鄉村振興新格局。誰能想到,這個村曾經是包頭市最大的貧困村。如今,全村453戶911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穩定脫貧,人均年收入達到8000元以上。

  曾經的貧困戶腰包鼓了,曾經臟亂差的鄉村變美了,這些喜人變化,正是固陽縣穩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的一個縮影。

  1994年,固陽縣被確定為國家級貧困縣,2011年調整為自治區級貧困縣,2014年固陽縣仍有貧困村25個,貧困人口4122戶9500人,貧困發生率5.5%。

  怎麼辦?

  固陽縣決定:31名縣級領導包聯73個行政村(社區),963名幫扶責任人與貧困戶結對幫扶,73名市縣兩級干部到村脫產擔任第一書記,293名優秀機關干部任駐村工作隊員,組建遍布全縣932個自然村的志願服務隊251支,全部參與到脫貧攻堅戰中。

  經過各族干部群眾幾年的協力奮戰,2019年4月,自治區政府發布公告,固陽縣退出自治區級貧困縣,甩掉了壓在頭頂25年的“貧困帽”。2020年,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降到0%。

  今年,固陽縣適應新形勢,扛起新任務,把工作重心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結合起來,創新制定“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目標,深入推進產業、生態、文化、組織、人才振興。

  固陽縣委副書記、縣長楊二喜認為,產業興旺是脫貧攻堅的根基,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他說:“我縣以扶持建華禽業、田豐農牧業、龍駒乳業等一批龍頭企業品牌建設為抓手,通過土地流轉、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形式,採用‘訂單收購+分紅’‘土地流轉+勞務+社保’‘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促進農牧民穩定增收。”

  目前,固陽縣通過土地流轉、安置務工等形式帶動1200多戶貧困戶實現戶均年增收1800元。2020年,通過資產收益保底分紅和光伏收益為2146名無勞力貧困人口發放收益金534萬元。

  去年以來,固陽縣強化廁所革命,完成戶廁改造1826戶,完成改(新)建衛生公廁292座,解決了全縣農村牧區如廁難的老問題。

  與此同時,在金山鎮、下濕壕鎮、銀號鎮採取“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垃圾治理模式,將垃圾統一轉運到縣垃圾填埋場﹔在懷朔鎮採取“戶集、村收、鎮處理”模式,開展垃圾無害化焚燒﹔在興順西鎮、西斗鋪鎮採取“戶集、村收、鎮運”模式,將垃圾統一轉運到興順西鎮新建的垃圾填埋廠﹔對人口分散的村,採取“妥善儲存、定期外運”的方式處理。

  黨員干部是先鋒,是鄉村振興的排頭兵。固陽縣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對村“兩委”班子成員進行黨建促“三農”業務培訓,對全體村黨組織書記實行縣級黨委備案管理。通過“五聯五幫”單位幫聯行動,探索聯村共建、村企共建等多種形式的組織建設方式,深入開展全縣村黨組織書記晉位爭先工作,激發了鎮、村黨員干部比學趕幫超的工作熱情。2020年,金山鎮萬勝壕村委獲得國家級鄉村治理示范村榮譽。

  包頭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固陽縣委書記趙君認為,隻有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來,確保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推動鄉村特色產業提質增效,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持續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才能真正實現鄉村振興。

  藍圖繪就,航向已明。如今,一個“天藍、地綠、水清、路暢、城美、業興”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在固陽縣徐徐鋪開。(記者 劉向平 實習生 趙楠)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