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葉陽:用脫貧實績交出合格答卷

2020年12月28日09:40  來源:內蒙古日報
 

歲暮天寒,遠山蒼茫。

汽車順著一條整潔平坦的水泥路行駛,進入馬鞍山村,一幢幢漂亮的磚瓦房整齊排列,街邊小吃店、超市、“農家樂”的招牌不時閃過,一派新農村風光盡現眼前。昔日的窮山溝徹底摘掉了“貧困帽”,成了當地有名的生態文明村和鄉村旅游村,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駐村第一書記劉葉陽的堅守和付出。

2016年,劉葉陽辭別懷有身孕的妻子和3歲多的女兒,赴馬鞍山村擔任“第一書記”,一干就是4年。馬鞍山村坐落在馬鞍山腳下,是曾經的重點貧困村。“那時全村1/3的房屋存在安全隱患,村裡基礎設施落后,旱地較多,老百姓基本上靠天吃飯,村集體經濟隻有靠出租果園收點租金,沒有什麼像樣的產業。”劉葉陽回憶剛到村裡時的情景說道。

當時年僅28歲的劉葉陽面對艱苦環境,沒有打退堂鼓。他把精力和感情全部傾注進馬鞍山村,挨家挨戶走訪,耐心了解村民的生產生活情況,及時宣傳精准扶貧政策,謀劃符合馬鞍山村實際的產業脫貧之路,用行動將“共產黨員”四個字刻進群眾的心裡。

“2019年7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我們村考察,他要求我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總書記的話更加堅定了我們發展產業的決心!”劉葉陽回憶起來仍然心潮起伏。

馬鞍山村有30多年的山葡萄種植歷史,為繪制好馬鞍山村的發展藍圖,劉葉陽和扶貧工作隊的同志們制定了發展山葡萄產業這一符合馬鞍山村經濟發展、旅游發展、綠色食品發展的規劃。幾年時間,村裡的山葡萄種植面積從2016年的2000畝發展到如今的3500畝,還建成了集中連片的山葡萄栽植基地,畝產也由原來的1500斤增加到現在的2000斤,每畝純收入突破4000元,33戶75人靠栽種山葡萄實現穩定脫貧。

“以前種山葡萄怕賣不出去,現在擔心供不應求。”63歲的村民李義坦言,前些年種植山葡萄不僅價格低,有時大部分產品銷不出去。去年,他用自己種下的1萬斤山葡萄加工出5000斤原汁葡萄酒,還在女兒的幫助下開了網店,一天最多賣出了30多桶原汁葡萄酒。“現在年收入6萬多元,日子過得紅火了!”李義高興地說。

山葡萄產業的發展,為農旅融合發展打下了基礎。劉葉陽聯合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將山葡萄產業和旅游業結合起來,採取“鄉村旅游+”的模式,扶持發展個性化、特色化、差異化農家樂,將游玩景區的單一模式拓展為摘農家果、吃農家飯、住農家院的多元模式,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全方位場景式體驗,最大程度增加了農戶收入。他還引導貧困戶與農家樂聯手,蔬菜瓜果、雞鴨牛羊有了銷路,豆包、豆腐、葡萄酒等也深受游客青睞。目前,村裡的“農家樂”發展到15家,年接待游客15.2萬余人,直接或間接帶動100余人參與旅游接待服務,生意紅紅火火,家家喜笑顏開。

富了口袋,還要“富腦袋”。劉葉陽跟村兩委班子協商,在村裡開辦“愛心超市”,為積極參與環境整治等集體事務的村民發放大衣、洗衣粉等獎品﹔開設“富民課堂”,為村民講解扶貧政策、種養技術﹔開展科教惠農培訓,提倡農民科學種養﹔發布“善行義舉榜”,引導村民向身邊好人學習。

經過幾年努力,到2017年底,馬鞍山村徹底摘掉了貧困村帽子,貧困發生率由11.9%降到0.26%。2017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文明村鎮”,2019年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國家鄉村治理示范村”。如今的馬鞍山村產業興旺、農民富裕、村庄整潔、環境秀美,干部群眾精氣神十足,全力以赴答好脫貧攻堅的“收官卷”。

因為成績突出,2020年12月6日,劉葉陽被選為全國“最美公務員”,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獲此殊榮的駐村第一書記。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歷經考驗,才能驗証初心。在駐村扶貧的道路上,劉葉陽用忠誠擔當、實干創新譜寫了一曲青春奮斗的華美樂章,用實實在在的脫貧業績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記者 王塔娜)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