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內蒙古營商環境極大改善

2020年12月18日09:41  來源:內蒙古日報
 

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檢測人員正在對食品進行檢查。

“十三五”時期,內蒙古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改善營商環境。壓縮企業開辦時間至3個工作日,全面實施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登記和電子營業執照應用﹔深入實施住所(經營場所)登記制度改革,實現“一照多址”“一址多照”﹔開展“政銀合作”,推進企業登記免費代辦﹔推進企業注銷便利化改革,實現企業注銷“一網服務”,簡易注銷公告時間壓縮至20天。

加強信用監管,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內蒙古),將各部門企業登記、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和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等信息整合記於企業名下並向社會公示。系統已收錄市場主體信息1.6億條,行政許可信息97.48萬條、行政處罰信息15.17萬條、小微企業扶持信息0.39萬條、司法協助信息2.08萬條。全區有48841戶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11337戶企業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通過該系統限制“老賴”任職4.2萬人次。

發揮標准化引領作用,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成農業、工業、服務業和社會管理領域62個標准體系。自治區市場監管局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准8項、國家標准1075項、行業標准796項、地方標准2426項、團體標准113項。鹿王羊絨針織制品列入全國“綠色領跑產品”名單。呼和浩特市等5地獲批國家第二批“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試點城市,全區有3453家企業自我公開聲明了13260項標准,涵蓋23647種產品,共發布177項團體標准。其中《冷卻(鮮)羊肉質量分級與評定》是我國羊產業第一個團體標准。

加強知識產權發展保護,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推進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全區地理標志商標達到163件,排在各省區市第12位。完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立了自治區知識產權公共(運營)服務平台、知識產權信息數據檢索查詢共享平台、知識產權大數據監測平台等平台,滿足不同層次知識產權信息需求。大力開展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維權托管工程,依托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簽約托管企業701家。培育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55家、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11家、自治區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35家,培育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1家、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1家。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協調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在呼和浩特、赤峰、鄂爾多斯、烏蘭察布等地設置4個商標受理窗口,共受理商標注冊申請9063件、發放商標注冊証3145件。

嚴守市場安全底線。全力推動“食品藥品安全內蒙古”建設,新建或改擴建綜合型農貿批發市場132個,完成“明廚亮灶”改造8.6萬家。強化部門聯動,推進食用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清源”,食品安全“淨流、掃雷”和打擊食品違法犯罪“利劍”行動,藥品生產質量提升行動等。食品生產經營全鏈條日常監督和重點環節專項抽檢實現了4批次/千人目標。基本藥物生產領域、高風險醫療器械和特殊用途化妝品監督抽驗覆蓋率已達到100%。(記者 馮雪玉)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