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紀實

賽罕區:鞏固脫貧成果 群眾幸福感滿滿

2020年12月07日10:11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以前是羊腸窄土路,晴天塵土飛揚,一下雨,滿地都是泥﹔現在出門就是平坦的柏油路、水泥路,大伙的日子越來越好。”賽罕區榆林鎮河南村黨支部書記范前恆說。

  范前恆擔任村干部多年,親眼見証了河南村的變遷。說起村裡的變化,范前恆打開了話匣子,“現在路好、房好、政策好,雞場、牛場、羊場都有了,合作社建起來了,富人帶窮人,抱團過日子……”

  河南村的巨變是賽罕區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幸福是什麼?在脫貧戶的眼中,幸福是“兩不愁三保障”﹔是摘掉“窮帽子”,挖掉“窮根子”﹔是鄉村振興,共赴康庄大道……自開展脫貧攻堅以來,賽罕區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從精准識別、精准幫扶、精准施策入手,在念好“精准經”,拿出“繡花功”,打出“特色招”上下功夫,建立完善的脫貧攻堅長效機制,全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貧困鄉村基礎設施和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群眾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扶貧政策“發紅利” “一戶多策”促脫貧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

  “教育扶貧是雪中送炭!”賽罕區黃合少鎮西黃合少村村民高秀清有著切身體會,“孩子從小學就享受到了教育扶貧政策。現在上初中,每個月補助450元,這錢幫助我們家‘減負’,讓我們肩上的擔子輕了不少。”

  “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后乃莫板村的雷玉龍一家對這句老話感觸最深。母親生病使得原本並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自己生病更是讓這個家入不敷出。直到享受到了醫療扶貧政策,才讓這個家又看見了希望的曙光。 “脫貧不忘黨恩,如果不是黨的好政策,我們兩個病人如何能‘站’起來,如何從‘下坡路’的日子走向‘上坡路’,感謝國家,感謝黨。”如今,這句話成了雷玉龍和母親時常挂在嘴邊的話。

  如果說病有所醫是雪中送炭,那麼老有所居讓脫貧戶再無后顧之憂。

  “住進新房心亮堂,感謝黨的好政策。”集賢村的王敏是危房改造的受益者之一。從住了30多年的破舊土坯房中搬到紅瓦白牆的新房裡,每每談到脫貧幫扶政策,她總有說不完的感謝。“臨老還能住新房,我是真的沒想到。如果沒有脫貧攻堅,就沒有我現在的新房子、好日子。”王敏的眼裡泛著淚光。

  高秀清、雷玉龍、王敏,只是賽罕區眾多脫貧戶的縮影。2014年以來,賽罕區共識別貧困人口1777戶4262人。賽罕區先后為36個村解決了安全飲水提升工程,為義務教育在校生發放教育補貼,為就醫患者辦理了醫療救助、送醫配藥等服務,為貧困戶危房進行維修加固和拆除新建,為殘疾貧困戶辦理兩項補貼等一系列政策……2018年底,賽罕區貧困戶全部脫貧,脫貧享受政策721戶1482人。

  正是一項項卓有成效的扶貧政策,讓脫貧戶重新看到了光明的前景。

  “智志”雙扶 多措並舉

  脫貧攻堅越到最后時刻越要響鼓重錘。為此,賽罕區立下“愚公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把脫貧攻堅往深裡做、往實裡做,既“扶智”也“扶志”,既“輸血”更“造血”,將脫貧戶“等靠要”的思想轉變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致富奔小康的“內生動力”。

  “致富樹”“脫貧羊”“脫貧雞”……這些“智志”幫扶措施為脫貧戶注入了新的動能。

  黃合少鎮后窯子村村民郭栓應每隔幾天總要去一畝半的果園裡轉轉,“今年春天種的樹,明年就能收獲“致富果”了。種果樹靠國家,養果樹就要靠自己,我得仔細做好果樹防凍工作,好日子就靠它了。”

  另一邊,金河鎮旭泥板村村民米金金則忙碌著為家裡的“脫貧羊”儲存過冬的食物。“這些羊養好了那都是錢。”從政府給的兩隻,到如今的六隻,米金金一說起這些羊,別提多高興了,他掰著指頭給記者算了筆賬,“今年我兩隻羊賣了3000元錢,所以我得好好養,把剩下的六隻羊養得壯壯的,以后的光景一定會更好。”

  在賽罕區,像郭栓應、米金金這樣靠著扶貧政策“站”起來,借著扶貧措施“動”起來的脫貧戶不在少數。近年來,賽罕區通過積極協調衛生、教育、民政、殘聯、社保、城建等相關行業部門,形成了多措並舉扶貧格局。同時,創新社會扶貧機制,引入龍頭企業、民營企業、文明單位等,實施結對幫扶,形成全社會參與的大扶貧工作格局。此外,賽罕區還抽調35名專業技術骨干組建6個專業技術指導組,為脫貧戶在發展種養殖業、設施農業等方面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等技術指導服務。賽罕區農牧水利局扶貧辦公室副主任姬曉斐告訴記者,“除了各項扶貧措施,賽罕區對有勞動能力的脫貧人口實施就業扶貧,安置公益崗位97名,人均每月補助工資400元。既鞏固了脫貧成果成效,也讓脫貧戶的小康路走得更扎實更穩定。”

  產業扶貧“挑大梁” 小康生活有奔頭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產業興旺,才能促進脫貧戶增收。賽罕區集賢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016年,集賢村利用國家的扶貧資金,一部分用於給貧困戶買羊,一部分採用公司+農戶的模式,建立肉牛養殖扶貧產業,利用三年的時間對貧困戶進行幫扶。集賢村駐村第一書記孟和翻著賬本高興地說,“2017年肉牛養殖場給貧困群眾每人分紅400元,2018年1000元,2019年1200元。這些實實在在的收益,解決了他們很多問題,讓他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越過越有盼頭。”

  扶貧產業除了直接“分紅”外,還通過利益聯結資金給脫貧戶帶來更加實惠的幫扶。黃合少鎮就通過這些資金幫扶全鎮貧困戶231戶473人。黃合少鎮扶貧辦主任蘭軍告訴記者,“之前這些利益聯結資金我們是直接用於對貧困戶的幫扶,現如今他們都脫貧了,我們就用這部分資金為村裡購買農具機械、維修鄉村道路等,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改善人居環境,帶動鄉村振興,讓鄉親們在康庄大道奮勇向前。”

  “通過這樣的方式,脫貧戶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為穩定脫貧並實現鞏固提升提供了保障。”記者從賽罕區了解到,該區先后實施19個產業扶貧項目,投入扶貧資金2318.48萬元。在產業項目經營實施過程中,通過產業收益分紅和有勞動能力的脫貧戶參與產業項目務工而獲得收入等方式覆蓋脫貧享受政策,形成產業扶貧項目與脫貧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再用於增設公益崗位、解決脫貧戶因病、因災等突發事件或整合到村集體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

  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是百姓對“小康”的朴素理解和追求。回首賽罕區脫貧攻堅歷程,貧困群眾從“有保障”到“更完善”,百姓的“腰包”鼓了,村路寬了、景色美了、人心暖了。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勾勒出人民群眾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記者 劉軍 通訊員 吳樂)

(責編:趙夢月、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