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越擦越亮 產品越走越遠

內蒙古農產品“逆風飛揚”的通關密碼

2020年12月01日09:55  來源:內蒙古日報
 

  今年以來,呼和浩特海關持續優化外貿營商環境,全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推動自治區特色農產品擴大出口,培育形成番茄醬、籽仁類等優勢特色出口產業集群。前10個月,自治區出口農產品47.4億元。

  11月25日,在位於“葵花之鄉”巴彥淖爾市五原縣的大豐糧油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廠區,收儲的向日葵原料由傳輸帶送上生產線后,一包包籽仁成品陸續走出車間。

  該公司是一家集特色農產品種植、加工、貿易於一體的綜合性民營企業,生產的葵花和南瓜籽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內銷網絡輻射東北、華北、江浙、廣東和京津等地區。公司負責人趙杰說:“外貿綜合服務平台落戶公司后,借助產業集群的平台效應,我們的出口量同比增長70多個百分點,尤其是熟制籽仁,進一步打開東南亞市場,出口量翻了好幾倍。”

  據介紹,海關以龍頭企業為母體搭建外貿綜合服務平台,建立“共享工廠”,吸納中小微企業和農業合作社進駐,讓企業聚沙成塔,推動出口提質增量。這也是今年烏拉特海關順勢而為,促進農產品出口的一項新舉措。

  基於“互聯網+”搭建的外貿綜合服務平台,為各大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和中小微企業提供海關查詢、代理報關、出口退稅、代收代付、貨物境外中轉和信保收匯等一站式服務。值得關注的是,平台統一派單分配、統一生產加工、統一訂購包裝、統一報關報檢、統一倉儲物流、統一簽購訂單,由此規范了營商秩序,消除了惡性競爭,實現了企業聚集經營和海關集約監管。

  “我們為平台進駐企業提供優先受理申報、優先貨物查管、優先出証放行的對口服務,降低了企業的通關成本。同時,通過建立境外貿易措施研判、市場風險評估和原產地等優惠政策推送機制,助力產業集群開拓自貿區和‘一帶一路’新興市場。”烏拉特海關綜合業務科科長王濤介紹。

  目前,河套向日葵產業集群已搭建2個外貿綜合服務平台,進駐50余家中小微企業,“共享工廠”還新建了6條、年產能達30萬噸的自動化生產線。據初步估算,集群效應下每年可為企業節省外貿成本1200余萬元。

  據悉,烏拉特海關在“種、產、銷”端採取線性檢驗監管模式,持續提升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竟爭力。從種植基地備案審核,到青苗病害監測,再到生產季動態監管和成品出口,做到了‘源頭可追溯、查管進車間、流向存底賬’,並對標境外檢驗認証標准,筑牢舌尖上的安全。

  此外,烏拉特海關密切關注疫情期間境內外貿易動態和質量安全預警信息,採集、梳理和研判各貿易國政策調整和技術性管制措施,面向出口企業精准推送和宣傳介紹,引導企業瞄准市場靶心,規避貿易風險。幫助企業用足用好原產地優惠政策,提高“經濟護照”的簽証效能和應用率,讓產品在海外快速通關,出得更多、走得更遠。據海關統計,1—10月,河套農產品出口值達29.6億元,同比增長13.47%,佔同期內蒙古農產品出口值的62.4%。

  記者了解到,呼和浩特海關還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在提升農產品通關效率上出實招。二連口岸作為對蒙最大的陸路口岸,每年供應著蒙古國約70%的果蔬,是名副其實的果蔬“供給站”。疫情期間,二連海關面向轄區內重點企業開展“點對點”調研,圍繞企業關心的單証作業效率問題,優化領証流程,精簡企業上傳的無紙化單據,試點推廣檢務單証自行歸檔保管,提高果蔬出口通關效率,打通果蔬出口貿易“綠色快速路”。“水果蔬菜出得快,我們也就不擔心冷庫存放的成本和水果保質期的問題了。”二連浩特市昊罡果蔬糧油進出口園區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段宏啟介紹說。

  為了提高果蔬出口通關效率,二連海關還不斷優化農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提供專人專崗專窗駐場監管服務,實行“7×24”小時預約通關,優先辦理查驗放行及出証手續,確保無問題生鮮果蔬即到即驗即放,實施“場所施封—通道直放”監管模式,簡化核批手續,提升物流效率。(記者 阿妮爾)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