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科爾沁區:做大做強做優 加速推進玉米產業化發展

2020年11月25日12:24  
 

近年來,在推進玉米產業現代化進程中,通遼市科爾沁區從更新觀念入手,充分發揮玉米深加工龍頭企業在玉米產業化發展中的帶動作用,抓特色、壯龍頭、搞創新,不斷延伸玉米產業鏈條,全力構建大農業發展新格局。

筆者在位於科爾沁區木裡圖鎮一家玉米深加工企業看到,一大早,便有不少農民趕往公司運送自家玉米。科爾沁區素有“內蒙古糧倉”的美譽,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農畜產品基地,擁有“通遼黃玉米”等地標性品牌,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商品糧生產大縣”。現有耕地210萬畝,其中玉米種植面積190萬畝,糧食產量多年穩定在35億斤左右。該企業作為從事玉米深加工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常年收購科爾沁區當地玉米作為其深加工原材料,年收購量在180萬噸,收購額30億元以上,同時該公司還為種植大戶開設綠色通道,快進、快卸、快出,不壓車,最大程度上讓利農民朋友。

筆者了解到,該玉米深加工企業年加工處理玉米180萬噸,生產味精50萬噸,各種氨基酸產品26萬噸,副產品36萬噸,生產生物復合肥40萬噸,年產值70億元,產品主要面向全國,輻射全球,業務涵蓋調味、生化、飼料、醫藥等多個應用領域。

據了解,該企業的生產、包裝、倉儲、物流運輸等各方面已全面實現自動化、現代化、信息化管理,通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深度整合產業鏈條,對玉米“吃干榨盡”,資源利用率近百分之百,產品出口近100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科爾沁區通過創新發展思路,依托玉米原料基礎優勢,把做大、做強玉米深加工龍頭企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驅動力,通過延伸玉米深加工產業鏈、實現了玉米生物產業全產業鏈發展。

科爾沁區現有玉米加工企業10戶,年玉米用量近280萬噸(含企業外購)。加工產品有谷氨酸鈉、各類氨基酸、玉米胚芽油等20多個品種,加工原料從以玉米粒為主擴大到玉米芯、秸稈綜合利用,以生物發酵為主線,橫向拓展飼料級、食品級、醫藥級氨基酸產品線,縱向延深玉米胚芽油、秸稈生物發電、廢液廢料生產飼料添加劑和肥料,實現了對玉米原料的“吃干榨盡”和循環高效利用。通過壯大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科爾沁區已實現了農業產業化的產銷供一體化經營,真正架起了企業、農戶與市場之間的橋梁。(孫欣 王碩)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