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主動扛起社會責任鏟雪除冰保暢通

2020年11月24日10:05  來源:通遼日報
 

  青龍山大街鏟雪除冰正在進行。

  翻斗車運雪。

  近日,今年通遼首場大雪洶涌而至,為美麗通遼披上了厚厚的銀裝。但此次降雪屬於大暴雪,雪情非常急、雪量異常大,通遼市雖已積極組織力量應對,並啟動了氣象災害應急響應,但市區大部分路段和街區仍有大量積雪、冰凍,給廣大市民交通出行和生產生活帶來不利影響。暴雪過后,通遼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向全市民營經濟人士發出倡議,號召民營企業加入到鏟雪除冰行列當中,助力全市加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

  倡議發出后,得到積極響應,通遼市委統戰部率領42家民營企業認領了青龍山大街、團結路和平安路三條主路的清雪除冰任務,11月22日下午,正式開始行動。

  “這三條主路串聯城區主要居民區和商業區,繁華卻又狹窄,是清雪除冰任務中難度較高的區域。每條路由市委統戰部一名部長或領導帶隊,配有10余家企業代表和5台以上清雪車輛組成清雪突擊隊,按路口分成小組,實行24小時全天作業,計劃在3天內完成三條路的全部除雪作業。”通遼市委統戰部副部長王宏華說。

  此次鏟雪除冰行動,民營企業家積極發揮作用,有錢出錢,有車出車,同時發起捐款,以每家企業最低5000元計算,預計捐款數額將超過20萬元,將全部用於支付鏟雪除冰車輛和人員費用。

  “我們跟其它企業負責平安路的清雪工作,通過協調,安排了5個鏟車、5個翻斗車,后續隨著除雪作業面加寬,可能還要再投入部分車輛。”通遼市澤強藥業公司董事長李軍告訴記者,暴雪過后,澤強大藥房除了兩家門店沒有開業之外,其余300余家門店全部投入到門前清雪隊伍當中。

  “市民是水,民營企業是魚,民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百姓支持,我們加入到清雪除冰行列當中,主要是想擔起社會責任,回報社會,回報市民,大家共同努力,消除暴雪給城市生活帶來的不良影響。”罕山集團經理王浩說道。

  “從碧桂園西門到創業大道是我們第一組14家企業負責的清雪路段,我們出動了10余量鏟車、翻斗車,大家就是做點力所能及的事,這也是我們民營企業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內蒙古時機天成科技公司董事長陳寶玉說。

  青龍山大街是市民李先生回家的必經之路,22日下午,李先生再次路過青龍山大街時路況已經不再是前兩天的模樣。他說:“這事兒辦得非常好,為市民出行創造了便利的條件,盡量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前兩天這塊兒都是積雪,車非常難走,這回他們清完之后交通方便多了,特別感謝咱們的民營企業,大家辛苦了。”

  鏟雪除冰行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大街上絡繹不絕的車輛卻給機械清雪作業帶來難度。開鏟車的司機師傅老張說:“不好整,老是有車來來回回地過,我們鏟車就得讓完這個讓那個,效率確實不高。我們現在都是白天聚堆,晚上運輸,白天路面車輛太多,避讓、事故都讓積雪運輸非常緩慢,晚上運輸可以錯開交通高峰,但因為道路結冰,安全隱患也非常多。”

  在此,本報向廣大市民發出倡議,路上車輛減少便於清雪作業,清雪期間,請大家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如果使用私家車輛,也請市民規范停車,避開馬路兩側,給清雪車輛留出操作空間,加快清除進度,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

  最后,希望更多企業弘揚“愛國敬業遵紀守法艱苦奮斗、創新發展專注品質追求卓越、履行責任敢於擔當服務社會”的企業家精神,結合自身資源優勢,提供鏟車、運輸車輛等除雪工具,努力參與到市區路面的積雪、冰凍清理工作中來,為打造安全、暢通、文明、有序的城市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記者 王利平 李肖峰)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