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堡村:小辣椒撐起脫貧致富大產業

2020年10月24日16:49  
 

暮秋時節,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哈達鄉榆林堡村的辣椒迎來了豐收季,農戶們每天都忙著採摘、稱重、裝車。辣椒地裡到處都是一片豐收的喜悅之景,種植戶們都井然有序的忙碌著,千畝紅干椒一片“紅紅火火”,打通了村民增收致富之路。

調整產業結構,初種增收成功

起初,對於種植大地紅干椒,村民們是一個陌生的領域,村民孫富便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18年,村支書郭雙找到了他,建議他嘗試帶動種植大地紅干椒,並且幫助他協調秧苗和種植地塊等。他便聯系了同村李國軍、張青鬆共同租種了村集體流動土地20畝種植紅干椒,一年下來,這些地為三人帶來了25000元的純收入,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孫富仍然十分高興。初種的成功,使得村民們看到了紅干椒產業發展的前景和增收的希望。

榆林堡村是一個典型以傳統種植業為主的山區,水澆地稀少,村民們主要以種植玉米、綠豆、高粱等農作物種植為主。為了增加群眾收入,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絞盡腦汁,積極調整種植結構,最后決定引導村民種植大地紅干椒,提高土地產值,增加群眾收入。

擴大種植面積,群眾收益增大

紅干椒豐收了,大家都看到了產業的發展前景,去年以來,村民們便紛紛跟隨種植。村主任王景強帶頭種植120畝,黨員郭連峰流轉土地40畝種植紅干椒,49歲的貧困戶曹萬東也跟隨種植了5畝地……全村迅速掀起了種植紅干椒熱潮。貧困戶張平義在自家小園發展庭院經濟種植1.1畝紅干椒,一年的純收入竟然達到了4000元,極大地增強了脫貧致富信心。

為了提高種植水平,村“兩委”還組織村內黨員和種植大戶到周邊旗縣學習考察,邀請專家學者到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講解最新的種植技術,為紅干椒增產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

初次大面積種植大地紅干椒,村民們干勁十足,但期間部分秧苗的葉子卻突然變黃,葉子背面還長出了灰色的小毛,伴隨著還出現了落葉現象。村支部書記郭雙看在眼裡,急在心中,便第一時間聯系旗農牧業局種植專家現場診斷,得出的結論是灰霉病,於是郭雙及時幫助村民協調農藥,組織村民進行有效噴撒,將灰霉病扼殺在了萌芽之中,有效確保了種植戶有了一個好的收成。

種出好的產品,銷售問題又擺在了大家面前。村“兩委”積極聯系旗外客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銷售渠道,將辣椒賣到了山東、天津等地區,進一步增強了村內紅干椒的知名度,提高了群眾種植紅干椒的積極性。

村民返鄉種植,助力鄉村振興

伴隨著紅干椒種植產業發展,村民的腰包慢慢鼓起來了,種植面積也隨之擴大。據統計,去年全村種植紅干椒面積僅為400余畝,今年便達到了1000余畝,累計收入達到100余萬元,貧困戶受雇於種植大戶,每戶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帶動了更多貧困群眾實現穩定增收。村民王洋大學畢業后,夫妻二人在赤峰市都有穩定的工作,發現商機后,二人便回到村裡租中70畝地種植紅干椒,另外還在村內租了三棟大棚種植西紅柿,今年累計收入10萬元,一下子成了內裡遠近聞名的種植能手。

憑借紅干椒種植產業發展成功的經驗,在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榆林堡村還大力推廣了設施農業產業扶貧項目,建設蔬菜大棚53棟,帶動了更多人脫貧致富。兩年多以來,隨著村內各項產業規模逐步發展擴大,貧困戶人均年收入穩步提升,已由2018年初不足3000元上升至現在的6000元。

辣椒賣了,腰包鼓了,精神頭足了,村民的干勁兒也就更強了。隨著村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如今的榆林堡村,人氣興旺,環境優美,村容村貌得到了極大改善。一棟棟新房林立有序,一條條道路平整寬闊,一棵棵百年榆樹鑒証著村民的奮斗歷程,也鑒証了村內紅干椒產業的發展壯大。群眾將土地的產值實現效益最大化,正在小康路上闊步前行!(張祥熙)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