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產品結構 打通供應鏈條 拓展銷售渠道

呼和浩特市全力打造消費扶貧新模式

2020年10月22日09:53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呼和浩特市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創新機制”模式 ,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消費扶貧,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推動全市消費扶貧工作不斷做細做實,為高標准、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年以來,全市消費扶貧通過線上線下銷售扶貧產品2.13億元,較去年全年銷售翻了一番。

呼和浩特市堅持把消費扶貧作為帶動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致貧的重要抓手,推動產業扶貧、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通過抓實“九個關鍵”,著力打造消費扶貧新模式。以“消費扶貧月”活動為契機,“建強一個中心,開展三項活動、實施五大行動”,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打通供應鏈條、拓展銷售渠道,打造區域性特色農產品品牌,實現城市“菜籃子”“米袋子”有效供給和扶貧產業健康發展,推動消費扶貧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建強“一個中心”。堅持把陣地建設作為推動消費扶貧的重要載體,新建佔地1000平方米的消費扶貧集採服務中心, 設立扶貧產品展銷區、綜合服務區、直播帶貨區、產品品鑒區、集採配送區、扶貧信息對接區、旅游扶貧推廣區、扶貧成果展示區等“八大區塊”,形成扶貧產品線上展示、網上交易和線下體驗、產銷對接等“一站式”服務,促進消費扶貧提質增效。

開展“三項活動”。開展“優先採購”活動。推動農產品“七進”,著力提高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食堂常用農產品採購率,組織農產品批發市場、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型連鎖超市等市場主體與扶貧產業基地簽訂訂單協議,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開展“以購代幫”活動。以消費扶貧月為契機,依托中國社會扶貧網等平台,發起消費扶貧倡議,定期組織策劃“以購代幫”活動,真正實現由“輸血”向“造血”轉變的扶貧模式。開展“旅游消費”活動。開展系列研學、科普、旅游體驗等宣傳活動,有效利用“塞外青城”“綠色避暑”等元素吸引外地游客來呼旅游消費。

同時,加強與首旅、攜程等知名旅游企業合作,舉辦“壯美大青山、神奇黃河灣”踩線體驗和文化旅游推介活動,推出“呼和浩特周末游”精品線路,依托武川縣馬場梁、黃河老牛灣、托縣神泉等景區核心旅游帶,形成多方位旅游體驗。

實施“五大行動”。大力實施“線上線下”行動。在線上,積極協調阿裡巴巴、京東、天貓、拼多多等大型電商平台建立扶貧專賣店、產品體驗店,通過“扶貧直播、網紅帶貨”等方式,推動農特產品線上觸網暢銷。在線下,充分利用消費扶貧集採中心、扶貧專櫃、專館、專區,積極宣傳推介公共品牌,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吸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打造消費扶貧新格局。大力實施“需求定制”行動。採取“網上訪親+網下走親”形式,倡導駐村干部幫助貧困戶梳理發布自產自制的農畜產品、手工藝品,積極對接大型超市、企業、學校、醫院等規模大的消費載體,建立“企業訂單式採購、貧困戶訂單式種植養殖”,走產、供、銷緊密結合的發展路子。大力實施“保供體系”行動。加大扶貧農特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支持扶貧龍頭企業參與扶貧產品生產、儲藏、加工、運輸、銷售等,帶動產地和消費地形成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聯動。大力實施“產品認定”行動。積極組織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開展扶貧產品認定,加強對本地申請認定的市場主體和產品進行審核,對符合條件的扶貧產品及時進行公示,爭取更多扶貧產品進入《全國扶貧產品目錄》。大力實施“品牌提升”行動。加大經營主體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和國家地理標志申報、創建工作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中國社會扶貧網等平台宣傳公共品牌產品、優勢特色產品﹔加大地理標志商標龍頭企業支持力度,探索“企業+農戶+商標”模式,推動形成一批知名地理標志商標。

下一步,首府將集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提振精神,主動作為,創新方式,精准發力,進一步深化消費扶貧行動,推動全市消費扶貧再上新台階,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記者 楊彩霞)

(責編:趙夢月、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