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西路立體停車場即將投入使用

2020年08月17日10:03  來源:呼和浩特晚報
 

城市交通機動化進程的加快,造成了城市公共停車設施滯后性的矛盾日益突出。這樣的情況,在呼和浩特市重要路段時常可見。不過值得期待的是,在停車難的中山西路,即將建成一座立體停車場。屆時,它將解決該路段兩百余個停車位問題,有效舒緩部分該路段停車難問題,也解決市民行至此處的停車壓力。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回民區的中山西路,看到道路兩旁的停車位緊缺。回民區城管業務科李城浩介紹:“中山西路是呼和浩特市重要的商業街道,輻射附近的商業圈范圍較大,每天的人流量達到3至4萬人,最高峰時期可達10萬人,這就導致開車到達此處的市民難以停車,停車難問題日益凸顯。為了緩解中山西路停車難問題,我們不得不佔用了許多人行道路。現在所看到的道路兩旁的停車場,還是十分混亂的,給管理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為了推進此條路段的精細化管理工作,我們開始陸續將部分到期的道路兩側路面停車場取締。同時為了解決停車問題,我們建立了立體停車場。”

記者在位於呼和浩特市商業中心中山西路22號(原城發大廈)的立體停車場採訪到投資方負責人劉璞敬,據他介紹,中山路作為商圈地帶,停車一直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所以建立立體停車場,將停車立體化是必要的工作。這個智能立體停車場從2019年開始開工建設,預計今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計劃收費按照6元/每小時。立體停車場佔地900多平方米,共有地上七層,至少能夠解決中山西路停車位200余個。停車場採用瑞士堆垛機技術,平衡提升機構穩定、安全、節能、可靠,設計上充分考慮到轎車市場的演變,三樓以下滿足大型SUV、MPV、大型轎車的停車需求。提升盤採用低震動、無彈性設計,有獨特的對接機構彌補土建誤差,有能量回饋及群控功能,具有高速運行的能力,盡量提升停取車速度,所有用戶的平均取車速度在90秒以內,減少客戶排隊時間,最大程度上緩解停車難的壓力。目前還在停車場內設置了3個充電樁,一般需要6個小時就可以將電動汽車全部充滿電。

記者通過停車演示看到,車主將車輛正面開進來后,直接進入停車倉。停車后,須將車輛鎖住,將車輛反光鏡折回。此時,停車倉會自動檢測車輛長寬高以及車內是否有生物(小孩兒及寵物),自動掃描車牌號。這些工作完成后,車主走出停車倉后,車輛將自動被電腦分配到最近的車位停車。取車時,車主隻要在停車倉門口處的機器上輸入車牌號中的連續4位數,車輛將被自動輸出出來,十分方便。(記者 許婷)

(責編:趙夢月、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