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全局。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市委關於做好“六穩”“六保”工作部署,堅定全市各族干部群眾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社會發展攻堅戰的信心和力量,今日起,本報開設《做好“六穩”工作 落實“六保”任務》專欄,持續推出系列深度綜合報道,敬請關注。
今年上半年,面對疫情的考驗,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准施策,統籌推進疫情常態化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明顯改善,主要指標延續逐步恢復態勢,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成效顯著,為全面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上半年,第二產業成為呼和浩特市生產總值的主要拉動力。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實現1343.3億元,同比下降2.0%,較一季度增速(-4.5%)收窄2.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6億元,下降4.0%,下拉地區生產總值增速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396.2億元,增長5.2%,上拉地區生產總值增速1.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916.5億元,下降4.9%,下拉地區生產總值增速3.3個百分點。促進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是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9.8%,上拉地區生產總值增速2.3個百分點。二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增加值同比增長14.9%,上拉地區生產總值增速0.5個百分點。三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上拉地區生產總值增速0.3個百分點。四是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4.5%,上拉地區生產總值增速0.3個百分點。
隨著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步伐加快,消費領域雖逐步恢復,但扭負為正仍需時日,成為影響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主要因素。
上半年,工業生產持續增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增速較1-5月份(6.4%)提升3.0個百分點。促進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是重點企業生產擴大,新增企業貢獻顯現。上半年,內蒙古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訂單增加,內蒙古昆明卷煙有限責任公司6月份加大生產,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金川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蒙牛高科乳業有限公司和呼和浩特市蒙牛聖牧高科乳品有限公司生產和銷售向好,6家重點企業累計淨增產值 46.2億元,拉動規上工業產值增長6.4個百分點。2019年度審批入規和2020年上半年新入規企業共實現產值32.6億元,拉動規上工業產值增長2.5個百分點。部分行業增幅顯著,上半年,在28個大類行業中,11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中佔比較大的煙草制品業、食品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和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幅顯著,增加值分別增長74.5%、19.9%、14.7%和10.4%。企業虧損面持續收窄,虧損額逐月下降。產銷率保持在較高水平。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為98.3%。
盡管受疫情影響,呼和浩特市消費領域回暖緩慢,但全市通過發放電子消費券、改善營商環境、積極推進“夜經濟”、文化娛樂等促消費舉措,提升城市活力。年中各大商場促銷活動和端午小長假進一步刺激了消費。
上半年,城鎮居民收入降幅收窄,農村居民收入由負轉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企業商戶停工停產、減產減效、降薪減薪,加之消費市場疲軟,一季度全市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首次出現負增長。上半年后期,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好轉,返崗就業增加,地攤經濟有序發展,各項惠農政策逐步到位,主要農畜產品價格平穩上漲,脫貧攻堅政策推動,上半年,城鎮居民收入降幅收窄,農村居民收入由負轉正。
上半年,呼和浩特市財政收支向好,金融存貸款活力提升。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5億元,同比增長3.3%,較1-5月份(-7.9%)提升11.2個百分點。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4.2億元,同比下降28.1%,降幅較1-5月份(-30.0%)收窄1.9個百分點。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6518.6億元,比年初增長10.9%﹔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8834.4億元,比年初增長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