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結構再優化 內生動力更穩健

——上半年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成效系列述評之五 

2020年08月02日08:14  來源:內蒙古日報
 

  盛夏時節,航天科工六院下屬的46所生產車間一派繁忙。這裡正在制造F-12芳綸纖維及相關復合材料。F-12芳綸纖維是防割手套、無人機配件、行李箱、頭盔、防彈衣等高端民用產品的“黃金原料”。

  “1千米長度的F-12芳綸纖維重量隻有3克左右,不僅強度高、密度低,且具有柔韌抗沖擊、阻燃、絕緣、耐高低溫、耐化學品腐蝕等優良理化性能。上世紀90年代,國內航天航空領域急需高性能芳綸,但其產品和制備技術一直受國外壟斷和封鎖。我們自主研發了這一關鍵原材料,並實現了國產化應用。”46所新材事業部部長胥國軍告訴記者。

  突破中鳳凰涅槃!當今,內蒙古與全國同步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內蒙古的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如何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內蒙古做出優化投資結構的響亮答卷——加快技術創新,積蓄發展動能﹔夯實基礎設施,補齊民生短板﹔做好生態文章,厚植人文底蘊﹔激發民間投資,增強內生動力。

  7月31日,在草原雲谷烏蘭察布市,首個高端電子產品制造業項目投產。

  與城市的高科技相媲美,村鎮的農牧民正享受著數字工程帶來的便捷。在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新寶力格蘇木貢諾爾嘎查,牧民蘇尼爾一邊喝著奶茶,一邊用手機放牧。“我們旗投資建設了公共文化服務與新型智慧牧區項目。我在手機上下載了智慧牧場智能管理APP。通過手機雲平台我可以看到幾十裡外自家牧場牛羊的活動情況。”蘇尼爾高興地說。

  自治區統計局有關負責人指出,當前內蒙古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因素繼續增多,高質量投資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先導力量。在產業投資當中,高技術產業投資佔比在不斷地提升,高技術產業投資佔比較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佔比提高0.1個百分點。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較上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

  赤峰市清華網絡科技園、阿裡巴巴內蒙古雲計算數據中心烏蘭察布項目、通遼市智慧燈杆5G基站項目等高科技數據園區、數據中心、5G基站……一大批雲計算項目逆勢而上,成為當地投資的重要力量。其中,華為北方雲數據中心二期、阿裡巴巴信息港項目已投入運行,新增裝機能力65萬台。上半年全區建成5G基站5416個。

  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供給。基礎設施建設事關民生,事關城鄉高質量發展。今年,內蒙古緊緊抓住基礎設施建設這個龍頭,精准發力,補足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短板,發揮關鍵領域投資的帶動作用。

  記者從自治區發改委獲悉,今年內蒙古持續推進“兩新一重”等項目建設,赤峰至京沈高鐵喀左站鐵路工程正式開通運營,集寧至通遼電氣化改造工程、包頭至東勝改擴建等10個高速公路和58個干線公路項目已開復工建設,集寧至大同至原平高鐵項目初設基本具備批復條件,包銀高鐵(含巴銀支線)已完成初設評審工作,錫林浩特至太子城鐵路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批復要件准備工作,呼和浩特新機場項目已開工建設。內蒙古社會主義學院新校區、內蒙古文化館新館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4.2億美元亞行貸款內蒙古區域合作第一批次項目、3億歐元歐投行通遼科爾沁沙地治理項目資金申請報告已獲國家批復。

  統計顯示,上半年,全區基礎設施投資在全部投資佔比穩步提高,比上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36.3%,尤其是風電項目投資更是高速發展,增長達到1.9倍,有力地保障了社會各方面的基本需求。

  國槐、沙棗樹、樟子鬆翠綠欲滴,紅色的健康步道環園而建,沿著大理石鋪成的石梯而上,一座漢白玉圍欄的涼亭不僅成為人們納涼、登高觀景的好去處……如今在烏海市海南區,佔地53萬平方米,昔日煙霧繚繞、煤灰滿地的採煤沉陷區——原區焦化廠,不僅變得芳草萋萋、綠樹成蔭,更成了讓游人可以健身娛樂的運動公園。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內蒙古恪盡職守,牢牢構筑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強調,生態環境保護是為民造福的百年大計,必須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筑牢祖國北疆萬裡綠色長城和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今年以來,內蒙古不斷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上半年,全區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佔比較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完成“散亂污”企業整治277家,淘汰10蒸噸/小時及以下小鍋爐197台。持續推進“一湖兩海”綜合治理,呼倫湖流域10個再生水回用項目、岱海生態應急補水工程已開工建設,烏梁素海已實施生態補水3.14億立方米。

  投資見實效。上半年,全區優良天數比例86.6%,較一季度提高3.2個百分點。52個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67.3%,高於國家考核要求7.7個百分點。

  “今年春節后,我們陸續接到國家版權保護中心衍生品事業部、內蒙古知識產權局、呼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相關工作人員的問詢電話。他們關心企業的發展,詢問企業在發展中遇到了哪些實際困難。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讓我們倍感‘親清’,企業發展動力更強了,員工上下一心干勁足。上半年,夏禾公司共幫助企業申請商標330件,商標案件12件,版權登記90多件。”內蒙古夏禾知識產權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桂桃激動地說。

  今年,內蒙古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降成本措施。內蒙古還在疫情防控期間採取支持性兩部制電價政策,降低企業用電成本。今年6月,自治區政府出台《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等全生命周期,針對市場主體營商環境訴求,提出20個方面140項具體措施。

  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內蒙古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半年,全區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到213.99萬戶,同比增長19.4%,增速快於全部市場主體0.2個百分點,佔全部市場主體比重達到97.3%,同比增加0.11個百分點。(記者 李永桃 通訊員 王亦兵)

  千帆競發優投資,蓄積動能謀發展。內蒙古正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乘勢而上。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