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打造“優醫普惠區” 守衛“生命至上”

2020年07月11日08:10  來源:內蒙古日報
 

6月30日,患者家屬閆祥滿懷感激地將一面寫有“院長帶隊急救產婦到凌晨,醫術精湛母子平安感恩情”的錦旗送到烏海市婦幼保健院院長宿靜手中,由衷感謝宿靜及醫護團隊歷經6個多小時全力救治,從死神手中挽回了自己妻子的生命。

6月26日下午,家住烏達區的產婦杜娟因身體不適緊急入院治療。經診斷,患者因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需盡快進行剖宮產手術。晚9點,杜娟被推進了手術室,隨后成功產下一對雙胞胎男嬰。可正當醫生進行術后縫合時,患者傷口處不住地滲血,血液無法凝固並伴有肝衰竭,一度生命垂危,危急時刻,宿靜帶領醫療團隊展開了一場生命保衛戰。

止血、輸血、進一步縫合……時間一分一秒地在流逝,凌晨3點多,經過6個多小時的奮戰,患者生命體征終於平穩。而此時宿靜的眼鏡上、口罩上沾滿了血漬,簡單擦拭后顧不上休息,她第一時間走向手術室外向患者家屬通報了情況。這台驚心動魄的手術也是烏海市婦幼保健院近年來遇到的最為棘手的手術之一。

“對於醫生來說,時刻堅守崗位救死扶傷是職責。我們不僅要全力守護每一個生命,還要不斷提升全院醫療技術水平,更好地守護烏海市廣大婦女兒童和每個家庭的健康幸福。”宿靜說,這位雷厲風行的女院長不僅是烏海市婦幼保健領域的權威專家,更是一名自治區人大代表。“生命至上”的理念已根植於她的心中,並體現在該院工作的方方面面。

作為自治區西部權威的婦幼保健醫院,多年來,烏海市婦幼保健院不僅為烏海的婦女兒童提供著全程全生命周期的醫療保健優質服務,同時服務范圍還輻射自治區西部4盟市,受到群眾一致點贊,並成功通過國際JCI認証。

健康是最基本的民生福祉。近年來,烏海市以健康烏海建設為統攬,醫改工作不斷向縱深推進,“優醫普惠區”的加快建設讓市民群眾得到了切身的實惠。

為方便群眾就近就醫,烏海市實施了以三級綜合醫院為核心,輻射全市基層醫療機構的遠程醫療會診平台,實現各級遠程會診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同時實施了集醫療服務、社區衛生服務、公共衛生服務為一體的“診療一卡通”,啟動了電子健康卡(碼),通過優化服務流程、運用信息化手段減少排隊次數、縮短繳費和候診時間,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得到了改善。根據居民和基層醫療機構的分布特點,該市將全市社區劃分為“網格化”單元,由“全科醫生、社區護士、公衛醫師”為核心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進行網格化管理,主動上門為簽約人群提供連續的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2014年以來,全市已組建90個家庭醫生簽約團隊,重點人群簽約達12.7萬多人。

自2015年被列入國家第三批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以來,烏海市還探索出一條“刀刃向內、醫療先行、帶動三醫聯動”為路徑的醫改模式,所有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擠壓藥品虛高水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納入醫保報銷范圍,進行差別化財政補償,取得了百姓得實惠、醫院獲發展、保障可持續的成效。(記者 郝飚)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