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是干出來的

2020年07月01日16:14  來源:通遼日報
 

  “李烏力吉白音就是個傳奇!真牛!”

  “嗯,他可真行,貧困戶裡脫貧成效最明顯的一個!”

  在奈曼旗東明鎮上奈林村村部,鎮村兩級干部對李烏力吉白音紛紛豎起大拇指。李烏力吉白音何許人也?細問,得知他並不是本村人,而是鄰村人,由此可見,李烏力吉白音的脫貧做法在當地是有一定影響力的。

  “有時間去看看唄,他變化可是最大了!”在村裡下鄉的東明鎮信訪辦干部烏日娜建議。

  懷著好奇心,在駐上奈林村的鎮派第一書記劉國清和烏日娜的帶領下,筆者前往鄰村孟和浩來嘎查李烏力吉白音家,一探究竟。

  車子行駛在鄉間的水泥路上,路兩側的農田綠油油一片﹔遠處的山坡上,草木葳蕤。車子拐了幾個彎后,駛過高速路一個橋涵,就到了李烏力吉白音的住處,出現在眼前的是三間磚房和幾間棚舍,四周並沒有其他住戶,李烏力吉白音住的離村較遠。

  車剛一停下,李烏力吉白音和妻子就從屋子裡滿臉笑容地走出來迎接我們。

  59歲的李烏力吉白音怎麼也不會想到,已近花甲之年還欠了一身債的他居然還能翻身過上好日子。

  三年前的李烏力吉白音,因為自己和妻子都有慢性病在身,再加上兩個兒子成家,一下欠下了十七八萬元的外債,除了12畝耕地收入外,還有大兒子和兒媳每年打零工掙點錢,日子過得非常拮據。正當一家人一籌莫展的時候,精准扶貧的春風吹進了這個小村庄,扶貧政策的陽光洒向了這個貧困家庭。2017年,李烏力吉白音一家6口被村裡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得益於健康扶貧政策,減輕了家裡的經濟壓力﹔產業扶持政策的發力,使這個原本困苦的家庭煥發生機。面對生活的轉機,李烏力吉白音心裡很清楚,要實現脫貧致富,就得干一份有收入的產業。

  2018年,李烏力吉白音用1.5萬元產業扶貧資金,買回了11隻小尾寒羊。對待養羊,李烏力吉白音絲毫不敢馬虎,他和妻子專門在家伺候這些“寶貝”,粉碎秸稈、喂料、飲水、防疫……李烏力吉白音每天精心照料著他的羊。當年,李烏力吉白音賣了40隻羊羔,收入了3萬多元,這讓他越發有信心了,更加精心喂養。截至目前,李烏力吉白音共賣了70多隻羊,收入7萬多元。同時,羊的存欄量也從最初的11隻達到現在的62隻。提到自家養的羊,李烏力吉白音高興地說:“好母羊一次就產五六個羊羔,一般母羊一次都產三四隻羊羔,一隻羊羔能賣800——900元!”

  “他現在是村裡養羊最牛的人,成養羊帶頭人啦!”包聯幫扶李烏力吉白音的村會計包來福笑著說,村裡像李烏力吉白音一樣買羊的戶一共5家,其他戶發展的都沒他好。“關鍵得干!國家給了好政策,不干咋能脫貧?”李烏力吉白音說。

  李烏力吉白音懂得感恩。採訪中,他一直念叨,如果沒有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就不會有他的今天。他不忘村干部對他的指導,不忘包來福和鎮裡幫扶干部斯胡樂幫他建羊舍、換門窗的大力支持。

  苦想沒盼頭,苦干有奔頭。養羊三年,入賬7萬。

  坐在炕上,李烏力吉白音給我們算著經濟賬:目前,待產的母羊還有20隻,保守算也得產70隻,賣掉40隻,還能收入3萬多﹔欠的外債還有5萬多,到年底還清外債不成問題,李烏力吉白音信心滿滿。

  “今年我又種了5畝地青貯,飼草不出村就能解決,來年我的羊就能達到100隻,到時你們來,我給你們殺羊吃!”李烏力吉白音大笑起來,隨行的人們也都笑起來,那笑聲,在農家小院裡回蕩著,笑聲裡,透著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侯顯峰)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