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
人民網呼和浩特3月6日電(賀茂杰 趙夢月)3月6日下午,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第35次新聞發布會,邀請指揮部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院長、呼吸與危重症科主任醫師孫德俊接受記者採訪。
記者:目前內蒙古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總體病例情況如何?
孫德俊:截至3月6日7時,內蒙古自治區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5例,現存確診病例9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65例,死亡病例1例(曾用ECMO生命支持治療),重症患者2例。確診病例中,年齡最大86歲,最小17個月,其中包括一名孕婦,目前孕婦和幼兒已經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時間20.7天,最短10天,最長34天。治愈率86.7%。
確診的75例患者中,曾經診斷為危重型的患者是9人,曾經診斷為重型的患者是12人,重症病例佔確診的比例28%(21/75)。其中目前有18人經過治療轉為普通型出院。目前剩余2例重型患者經過積極治療目前病情穩定。
記者:截至目前絕大部分病人已經治愈出院,內蒙古在醫療救治方面有什麼體會?
孫德俊:從宏觀層面來說,第一,嚴格按照國家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實施救治,進行全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培訓, 目前已經舉辦了20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型遠程培訓。第二,全區一盤棋,通過自治區遠程醫療中心發揮主導作用,自治區和盟市專家組通力合作,形成共識,統一診療流程,每日進行遠程會診溝通病情,及時協商調整診療方案。第三,及時借鑒湖北、浙江、廣東、北京、寧夏等地的臨床救治經驗,通過遠程三方聯合會診,互相分享救治經驗。第四,多學科診療在內蒙古重症新冠肺炎診療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包括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ICU和影像、中醫科、蒙醫科、臨床藥師、營養科、心內科、消化科、血液科、血管外科、神經科、兒科、婦產科等。第五,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醫療防控組定期召開專家會商會,對相關問題形成共識,指導全區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第六,充分信任並全力支持醫療專家組診治意見和建議。
從救治層面來說,“早”字貫穿救治始終。 一是早期關注:密切關注輕型普通型患者,避免轉為重型危重型患者﹔二是早期識別:7-10天是病情進展關鍵期,多數病人在起病7-10天病情突然加重,重型危重型患者及早識別,抓住最佳治療時機﹔三是早期干預:臨床發現有重症、危重症預警指標后及早干預,比如發現有血氧低的情況,及時給予氧療,同時呼吸支持,寧早不晚,經鼻高流量,效果好,易接受﹔機械通氣,能無創則無創,盡量避免有創等﹔四是早期治療:首先確診的患者盡早治療,越早治療預后越好,其次對轉為重症的患者及時給予相應的治療,可以避免發展為危重症,赤峰1例77歲男性患者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由於患者年齡較大且基礎性疾病較多較重,當地及時抽調22人的多學科專家,組建成立優秀的醫療救治團隊,緊急調配8台最先進最高端的診療設備,全力支援定點醫院。派出自治區人民醫院RICU主任李曉玲、呼吸治療師尹東2位專家親臨現場參與救治工作,自治區專家組每日遠程會診指導診治。患者病情復雜嚴重,幾經波折最終康復,目前繼續住院康復治療其他疾病。
記者:目前國家診療方案不斷更新,內蒙古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是如何執行的?
孫德俊:在嚴格執行國家診療方案的基礎上,內蒙古新冠肺炎施行了“寬進嚴出”的措施。2月7日,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召開會商會議,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斷中增加臨床診斷事宜進行會商,結合自治區前期病例診治經驗,並參考方案中湖北省病例診斷標准,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的基礎上,增加了臨床診斷病例的診斷意見。其中對有明確流行病學病史和密切接觸者人群,雖然多次核酸檢測陰性,無症狀,但肺部有影像學改變的,也要及時收入定點醫療機構,進行規范診療。所謂的“寬進”並不是盲目的放寬診斷標准,而是控制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的另一種有效途徑,同時及時跟進治療。臨床診斷病例必須通過盟市和自治區兩級專家會診確定。
“嚴出”是指,首先出院標准更加嚴格:在國家出院標准的基礎上,增加糞便核酸檢測。其次“出院不離院”,內蒙古及時實行了嚴格的出院管理制度,出院后繼續在定點醫療機構集中醫學隔離兩周,給予康復治療和醫學觀察,滿14天仍然檢測呼吸道和糞便核酸以及CT、血常規等,避免污染環境和再次擴散傳播。
記者:內蒙古在救治重症新冠肺炎救治方面有什麼做法和探索?
孫德俊:重型危重型患者及早識別,抓住最佳治療時機。例如,錫林郭勒盟有一例75歲男性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合並糖尿病,病情在短時間進展,密切監測發現雙肺幾乎呈現“白肺”表現,及時外派自治區專家2名參與救治,同時給予較大劑量的激素治療,病情慢慢好轉,目前病情穩定。還有一例包頭的61歲男性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病情曾一度惡化,給予氣管插管有創機械通氣治療,及時將停掉的激素再次加量,病情慢慢好轉,目前已經拔除氣管插管,病情趨於穩定,由危重型轉為重型,目前已轉為普通型。
記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於3月4日發布,請您結合第七版指南談談下一步的臨床救治和疫情防控需要注意什麼?
孫德俊:第七版診療方案更新要點是增加對於輸入新病例的提醒、增加兒童和妊娠期關注、增加重症患者的支持、增加病理改變、增加重症、危重症預警指標、血清學診斷方法納入。
結合第七版診療方案,下一部注意事項:
第一,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前期的救治經驗表明,有流行病學病史的一定要及早報告,比如我們前期有人從武漢回來瞞報不報,導致自己的親人多人發生感染,也就是家庭聚集性疫情發生了。相反我們兩個病人從武漢回來直接去醫院就診,主動報告,主動隔離,並很快確診,沒有耽誤診斷和治療,也沒有傳染給他人,而且這兩個病人目前已經順利出院。
第二,主動報告,主動隔離:如果有流行病學病史,比如從境外疫情嚴重地區回來,一定要主動報告,不要瞞報,並主動隔離14天﹔如果有相關症狀和流行病學病史,一定及時就醫,避免延誤診治和造成疾病傳播。
第三,繼續做好個人防護: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