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清委員:健全“五育”並舉的學校課程體系

2020年01月13日21:51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趙俊清委員參加分組討論。

人民網呼和浩特1月13日電 (王慧)“學校要建立和完善全員育人體系。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准。”政協委員趙俊清在分組討論時說。

趙俊清介紹說,中小學德育平台多依托於班主任課,沒有滲透在平時及其他學科教學中﹔德育停留在說教的層面,沒有滲透在學生的學習實踐中。當前教育評價的指揮棒尚未突破唯分數、唯升學的困境,許多學生也忽視了對於知識本身的求知和探索。

趙俊清建議:學校要建立和完善“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的全員育人體系。踐行“春風化雨”的德育理念。創造適合學生成長的環境和條件,用制度規范學生,用環境熏陶學生。用“立德樹人”的課程體系塑造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設置“立德樹人課程”,以德潤心,以文化人。採用“全員育人”的導師制。學校領導、黨員、教師針對行為有偏差、學習有困難、潛能難以發揮的學生,通過思想引導、學習輔導和生活指導,加強對個體學生的關注。

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准。要學習借鑒先進地區,設立自治區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同時,引導調動社會力量支持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整合各類藝體資源,利用當地體育場、藝術館以及校外教育機構等資源,拓展學生文體活動空間,同時將更多的文化建設項目布點在學校,實現體育、藝術教育資源共享。鼓勵學校與社會藝術團體建立合作關系,聘請有體育、藝術專長的人才進校園,對學生學習體育、藝術技藝進行輔導,滿足學生對藝體教育的需求。

趙俊清說:“勞動教育與實踐相結合,從‘做中學’,而不是單純依靠書本在教室裡傳授。”她表示,要積極探索構建開放、互動的“教育+互聯網”新樣態。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大數據優勢,發揮互聯網在教、育、學、研、管、練、測、評等方面的綜合作用,可以引導教師利用互聯網進行練、測、評,充分利用大數據推測學情,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此外,學校利用先進技術,進入深層次的管理,通過公共服務領域為線上線下教育管理的拓展和延伸構架虛擬橋梁,使教育管理逐漸走向數字化、網絡化、高效化。

點擊進入2020內蒙古兩會專題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