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這一年在咱村養鵝,操心少掙錢多!

2020年01月01日09:11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李增弟在准備鵝飼料。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施佳麗攝

幾場大雪過后,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王愛召鎮王愛召村銀裝素裹。掃雪、喂鵝……一早,李增弟就在自家院子裡忙乎開了。

“在咱村養鵝,操心少掙錢多!養殖技術、找市場這些事兒,合作社全幫我們辦妥了。我還在合作社打工,1個月能拿4000多塊錢呢。”說起養鵝,李增弟滔滔不絕。

李增弟口中的合作社是達拉特旗田野三兄弟種養專業合作社,王愛召村以“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引進鄂爾多斯晒旺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發展肉蛋鵝養殖,企業無償提供雛鵝,並定期回收鵝肉和鵝蛋,黨支部和合作社共同選擇有家禽養殖經驗的貧困戶進行試養。

記者跟隨李增弟來到達拉特旗田野三兄弟種養專業合作社,未到鵝場,先聞鵝聲。隨著此起彼伏的“嘎嘎”聲,鵝群追逐嬉戲、振羽高歌。李增弟在鵝群中隨意抓起一隻鵝,用手掂了一掂,“估計不下8斤。”她滿臉笑容地說。

閑暇時間,李增弟跟記者聊起了她的脫貧之路。李增弟家有20畝地,靠種玉米維持生計。然而,女兒腦癱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隻能進行手術。高昂的手術費和藥費支出,一下子把這個家擊垮了。女兒生病離不了人,隻能老伴兒農閑之余去城裡打零工補貼家用。“那時候難呀,住的是土房,買完米就沒錢買面……”李增弟感慨地說。

2016年,她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政府按照政策將其列入易地扶貧搬遷戶,老土房變成了50平方米的新磚房。“黨的政策太好了,我閨女吃藥能報銷,上學有助學金,我們老兩口還有營生可以做。”李增弟笑著說,“去年,老伴兒突發心肌梗塞,我以為這次治病又要負債累累。沒想到,手術費給報銷了90%,自己隻花了4000塊錢。”

“要我說,李增弟家能穩定脫貧,今年還能致富奔小康,‘鵝’的功勞最大。”村黨支部書記連梁樂呵呵地給大家算起了賬,1隻鵝1天喂養成本0.3元,3天下一個蛋,鵝蛋每個賣3元,鵝肉每隻可賣60元左右,養殖肉蛋鵝100隻,純收入能達到1萬元以上﹔貧困戶還能以每人2000元的扶貧資金入股合作社進行分紅,去年每人分紅收入達到2700元﹔合作社優先給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

貧有千種,困有百樣,產業扶貧可謂扶到了點上。“鍋子滿了,才能有湯有料。我們現在的工作重心是抓村帶戶發展產業,讓農牧民真正融入到產業鏈中,隻有這樣,扶貧工作才能有效持久。”達拉特旗扶貧開發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閆海軍一語中的。

[鏈接]

內蒙古認真組織開展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工作,細化識別退出標准和程序,逐村逐戶全面排查摸底,做到應納盡納、應扶盡扶、應退盡退。2019年,內蒙古實現14.1萬貧困人口脫貧,剩余676個貧困嘎查村全部出列,圓滿完成人脫貧、村出列的年度目標任務。(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施佳麗)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