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包头

智慧包头 以数字“蝶变”引领城市“蝶变”

2022年01月05日10:36 | 来源:《包头日报》
小字号

2021年最后一个月,人们总结一年得失之际,包头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有了最新进展。

海信集团中标包头智慧城市(一期)建设项目,马不停蹄地展开了相关工作。

按照双方约定,海信集团将为包头市提供城市信息资源“全域共享”、城市智慧能力“全域共用”、城市运行状态“全域感知”、城市事件管理“一网统管”、城市重点事项“一脑决策”的综合性智慧城市服务。

当前,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磅礴之力重塑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态。“十四五”开局之年,包头和全国各大城市一道,站在了数字化转型的新赛道上。

善弈者谋势。一年来,包头厘清数字化发展逻辑,加速数字化发展布局,围绕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动作频繁、政策密集,特别是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在今后五年高质量建设数字包头,把包头每一个企业、每一处场景都当成数字化发展的最优“试验场”,全力推进各方面数字化转型,建设区域数字化高地。

谋势者成事。经过一年耕耘,如今,发展数字经济,包头的底气更足了。

2021年11月13日,内蒙古网络协同制造云平台重点打造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内蒙古.包头88.666)平台完成升级上线,包头市413家规上企业开通了企业节点。他们的产品将获得“一物一码”标识,拥有国家认可的工业互联网“身份证”。基于这个标识,企业之间可以进行产品信息共享,并通过识别标识背后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实现掌控质量、追溯问题的目的。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是国家顶级节点和企业节点之间的枢纽,是工业互联网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包头市数字产业化的重要进展之一。

去年以来,包头市一手抓产业数字化,一手抓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发展乘风起势。

——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行动,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初具规模。一机集团突破三维工艺设计和虚拟现实仿真等多项关键技术,获批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包铝5G+工业互联网升级到第三代,技术水平处在行业前列;白云铁矿成为全区首个投入运行的智慧矿山;北方股份无人驾驶矿车开创了全区智能化矿用车研发先河;包钢数字化高炉、北重数字化柔性生产线、东宝生物和江馨微电机数字化车间、柯达化工数字化生产线、天和磁材检验工序智能化等项目基本实现了无人化、黑灯化;内蒙古网络协同制造云平台、北斗鑫车联网、包铝5G+工业互联网、稀土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包钢钢联物流、青电云、华为包头工业互联网云中心等一批网络平台建成投入使用。

——不断加大数字企业招商引资力度,数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曙光包头云计算中心、石拐区大数据应用中心投入商业运营,其中曙光包头云计算中心已承载全市94个单位的129项应用。2021年1至10月信息产业业务收入达到295.37亿元,同比增长152.34%,创历史新高。

建设数字社会,包头的自信更强了。

打开“鹿城健康365”,找到“护理上门”,选择医院,点击购买“糖尿病的健康指导”,不久之后,就会有护士团队上门,为患者评估血糖情况,指导合理的饮食及运动方法,指导正确规范的胰岛素注射、储存及保管。

包头市民熟悉的“鹿城健康365”公众号,不仅可以申请“健康码”,还提供各大医院的预约挂号、费用缴纳、病例邮寄、智能导诊、在线咨询等17项便民服务,实现“一号在手,健康服务全都有”。

当然,市民得到的数字化红利不止健康服务一个领域。

“快来救救我,水已经要涨到车顶了!”2021年8月14日,包头局部强降雨,短时间内的强降水导致路过石拐区五当召三岔口的车辆和人员被洪水围困。包头市公安局情指中心110接警后,立即根据一体化警务机制,指派有关部门前往处置,各处置单元通力协作,最终河中被困群众被成功救下。

牧民苏伊拉其其格饲养着60匹马、70头牛以及300多只羊,还有4000亩的草场需要打理,每天骑着摩托车最少走4趟,夏天烈日当空,冬天寒风刺骨,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内蒙古牧区智慧广电宽带网络覆盖与服务工程来到了这里。新安装的“智慧牧场”,让她坐在家中就能照看牲畜、管理草场。

包头哪里的饮食最地道?哪个景点最好玩?年轻人跟随着“爱上包头APP”里贴主和主播的脚步,“吃在包头”、“游在包头”、“住在包头”。

一个一个数字化生活场景运用,正在勾勒着包头数字社会的雏形。

打造数字政府,包头的步伐更快了。

“我想替我姑姑咨询一下,她名下有一个营业执照过期了,她想注销营业执照,我可以替她代办理吗?需要提供什么手续?”

2021年12月28日9时36分,网友“wx_P00q5”登录包头24小时警局,咨询一项业务。

“问政进度”显示,9时36分,该咨询“已交办”昆区指挥中心;9时47分,该问题“被受理”;9时47分,该问题“已回应”并进入“待评议”状态。从提问到解决,整个过程只用了11分钟。

随时在线提供服务,敏锐感知市民需求,快速作出反应处置,这样的数字政府,才是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期盼的数字政府。

以电脑端为核心、手机端为延伸、自助机为补充,包头的“一网通办”体系更加完善,上线事项由1.62万项提升至4.58万项,入库电子证照131类160万张,除因涉密或法律规定无法开通的事项外,网上可办率达到100%。户口迁移、公积金提取、缴纳水电气热费等736个事项可在“蒙速办”APP办理,网上可办事项、时限压缩率、全程网办率、移动应用数、群众满意度均在全区领先。

正在加速建设中的智慧包头城市大脑上线运行后,全市关键岗位值守、车辆违停、人群聚集、占道经营、民生水电、开车违规行为、火焰烟雾现象、翻爬围栏等城市治理、应急管理领域事件,都能够被实时感知和预警。届时,群众的“智慧生活”体验将实现质的飞跃。

虽然包头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数字经济发展之争才刚刚开始,与先进城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我们期待,包头迅速行动、抢占风口,依托数据、技术、数字底座,实现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以“数字蝶变”引领“城市蝶变”。(记者 贾慧珍、娜默热、梁彦强   见习记者 王嘉伟)

(责编:苗阳、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