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办事流程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新成立的事业单位咋办养老保险?能不能在网上办?或者最多跑一次?”
“你好!请问你们单位是几类事业单位?对于初次办理参保登记业务的单位,需要提交单位成立的文件、法人、银行账户、机构编制管理等方面的证明材料,依据这些开通社保账户,所以你还是要来一次窗口。开通以后,就可以在网上办理社保业务了,也就是最多跑一次。”工作人员边说边递给咨询的人一张“社保开户、变更、注销一次性告知书”。
刚才这一幕,发生在内蒙古通辽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登记申报窗口。坐在窗口咨询的人,是通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志峰。
通辽市人社局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人社工作实处,从6月7日至25日,开展人社局长“走流程”活动。人社局领导班子成员,以企业群众身份走流程、以工作人员身份坐窗口、以执法人员身份办案件,在人社领域面向企业、群众关注度高的政务服务和社保经办服务事项中,进行全流程体验。通过亲身体会,找准找实群众最昐、最急、最忧、最怨的突出问题,找深找细流程不优、效能低下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提出优化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服务质量。
“我之所以问新成立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问题,是因为通辽市正在进行事业单位改革,许多单位都会涉及到撤销、合并、转隶后的社保业务。面对这项新任务,我们人社部门有没有打好提前量,是不是有针对性地出台一次办、打包办、快速办的便民举措。通过这一件事就能以小见大,考验我们人社部门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高志峰介绍,他在来窗口办事之前,已经拨打12333人社咨询电话进行了咨询,也登录了通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进行了查询。
“电话能打通,业务咨询的分类也清楚,转人工服务就难了,一直占线。网站上对这项业务的说明是无需提供办件材料,只需提供单位名称,业务系统会自动生成缴费单。实际上你看,这个无需提供材料的条件是针对已经登记过的单位,像我刚才问的这个初办单位,你告知的就不全面了。可以看出,服务指南写的还不够详细。”
高志峰针对自己在办事过程中看到、听到、想到的问题,逐一与工作人员进行详细沟通,分析原因、寻找对策、解决问题。提出要整合资源、优化流程、简化手续、协同共办,同时增加网上办理渠道,让数据多跑路,办事人员少跑腿,争取做到一窗对外、一次告知、一组材料、一套表单、只跑一次,让人民群众真切体会到人社服务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作用,感受人社服务温度。
与高志峰体验的办事群众角色不同,通辽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贺其叶力图以执法人员身份深入到建筑工地,了解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执法难题。
现场查阅台账资料
“你看这个,农牧民工实名制登记表的施工单位名称、工人离场时间、制表人姓名、制表时间都是空的,这些都是保障农牧民工工资支付的依据啊!你这个工资支付台账都不规范,咋样保障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呢?”
贺其叶力图与劳动监察工作人员在通辽市南郡公馆项目部,详细查看了企业的施工日志、监理日志、农民工工资欠薪应急预案、保障农牧民工工资支付基础台账等材料,认真询问了劳动合同签订情况,以及企业在保障农牧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监察执法人员常见的执法难题等。
“劳动监察就是做好服务工作,一方面给农牧民兄弟服务好,为他们挣的血汗钱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为企业服务好,与住建等部门做好联合执法,不给企业添负担,也不放过一个漏网之鱼。”
贺其叶力图说,人社部门学党史办实事,就是把人社工作扎扎实实落地。就拿劳动监察这件事来说,我们既要通过查看台账抓好源头治理,根治欠薪,又要灵活执法、高效执法。比如,通辽地区受气候影响,每年4月至10月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施工旺季,在此期间要集中力量,加大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牧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执法检查力度,增加检查频次。也就是抓住“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
据了解,通辽市人社局长“走流程”活动,抓住“办事流程、配套服务、证明材料、行政执法”四个体验重点,从查询所办事项有关信息为起始,包括电话咨询、现场咨询,了解应该去哪里办、准备哪些材料,自己动手准备材料、填写表格、排队办理,直到窗口正式受理、拿到结果,全程体验企业办事人员和群众办事能否问明白、跑明白、办明白。业务内容包括事业单位人员任职备案、社保费缴纳、申请职工退休,企业稳岗返还(稳岗补贴)申领、职工退休、社保费缴纳、经济性裁员申请,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伤认定、社会保障卡申请等。对“走流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体验领导研究制定改进措施,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措施、时限等,确保如期整改到位。通过多项业务的体验式问诊,找问题、出对策,全面提升人社服务质量。(王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