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见证幸福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阿拉善在行动

2020年07月06日10:06  来源:内蒙古日报
 

额济纳居延绿洲。李常辉 摄

6月的阿拉善绿野飘香,牧歌飞扬。

站在绿树掩映、繁花似锦的巴彦浩特镇营盘山上放眼远望,盛夏的巴彦浩特城区美景尽收眼底:繁华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碧水如镜的巴音生态湖游人如织,巍峨的定远古城古朴典雅,一个个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风格迥异,一片片新建成的生态游园和街心花园绿荫葱郁……勾勒出一幅生态良好、景色秀美,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美丽画卷。

“这些年来,政府每年都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就拿巴彦浩特镇来说,通过城区环境改造,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了,人居环境也变得越来越舒适了,我们感觉生活在这里很舒服!”谈起民生工程带来的获得感,每天清晨到营盘山生态公园锻炼的退休居民王凯利感触颇深。

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近年来,阿拉善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进关乎民生的脱贫攻坚、城乡基础建设、生态建设和民生保障及社会事业建设等,采取一系列举措,全心全意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逐步构筑起“大民生”格局,一项项民生新政、一桩桩民生实事落地生根,让当地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从全方位着手

用心用情用力为民造福

连日来,阿左旗巴彦浩特镇额鲁特一村里一派繁忙,数十名进行老旧小区改造的施工人员顶着6月的炎炎烈日,正在紧张施工作业。

“我们这个小区是20多年的老小区,这里住户基本上都是老年人,由于年久失修,墙皮脱落了,家里的暖气管道老化了,道路也破损了,不仅住着不舒服,特别是遇到下雨天,坑坑洼洼的路面都是积水。现在看到政府投资给我们这老旧小区改造,别提多高兴了,我们住户打心眼里感谢政府的惠民政策。”额鲁特一村住户杨立治说。

今年阿拉善盟计划实施21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项目,总建筑面积达35.1万平方米,总投资7642万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700万元。改造内容有小区硬化、绿化、亮化,地下管网、强弱电线路的改造,以及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目前,老旧小区改造正在克服疫情影响加速推进中。

解决百姓最急、最盼的事情是民生之重。近年来,以改善城区人居环境为重点,阿拉善盟将城市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与城市拓展区开发相结合,大力实施民生“安居工程”。截至2019年,该盟已实施 25174户、 269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危房改造工程,完成投资 87 亿元,让一大批棚户居民圆了新居梦。在改善棚户区居民住房条件的同时,该盟还加大老旧小区的改造建设,2015年至2019年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2个,项目总投资1.27亿元。今年该盟计划完成棚户区改造1030套,实施年度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1个,进一步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

就业是民生之本。阿拉善盟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工作,紧盯就业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统筹推进就业创业工作效能。2019年,阿拉善全盟新增就业5024人,其中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3034人;登记失业率为2.83%。今年该盟计划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牧民转移就业3000人。

教育是民生之基。“十三五”以来,阿拉善在进一步巩固15年免费教育成果的同时,全盟累计投入11.12亿元,新建、改扩建16所幼儿园、新建中小学3所,累计改造校舍面积28.02万平方米,全盟办学硬件条件大幅改善。目前,该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人口覆盖率达100%。今年,正在加紧推进阿拉善盟一中新址建设,力争在年内投入使用;同时将新建4所幼儿园和5个校园体育场馆。

健康是民生大计。近年来,阿拉善盟实施了全盟“医养结合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标准化装备建设项目”、标准化苏木镇卫生院和嘎查卫生室建设、旗县级医院能力提升等重点项目建设,使全盟城乡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和能力得到极大的改善。今年,为适应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该盟将实施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提升等5大类15个项目,着力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为百姓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健康服务。

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落脚点,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平均标准和农村牧区年保障标准,目前全盟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平均标准和农村牧区年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939元和每人每年8643元;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如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每人每月408元……阿拉善盟一件件惠及于民的好事实事,让驼乡居民感受到为民造福的炽热温度。

从关键点攻坚

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每天一大早,巴丹吉林镇巴音博日格嘎查的脱贫户永红一家就开始在驼圈内挤驼奶。“现在产奶的母驼有70峰,一天挤两次,每天大约挤奶130公斤到140公斤。”永红说。

今年41岁的永红是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在政府的扶持下,他申请了创业贷款,购买了48峰奶驼开始走上发展驼产业脱贫致富之路。如今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驼“土专家”和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6年前我还是一个贫困户,没有存款没有好房子,现在我通过养驼产业年收入过百万,不仅我富了,嘎查的好多牧民也通过养驼产业走上了富裕路,这都是政府的扶贫好政策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永红笑容满面地说。

阿拉善盟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普惠群众的重要举措来抓,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不摘”要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不断推进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提升。2018年全盟2个自治区级贫困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摘帽,全盟39个贫困嘎查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在全区率先完成“人脱贫、村出列、旗摘帽”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截至2020年初,全盟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944户9587人,其中正常脱贫(享受政策)1094户2175人,稳定脱贫(不享受政策)2850户7412人。

“下一步,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攻坚举措、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强化问题整改成效、深入推进精准施策、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等工作,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实现脱贫攻坚决战的完美收官!”阿拉善盟扶贫开发办负责人说。

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同时,阿拉善盟以城乡均衡发展为考量,全力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布局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城乡品位逐年提升。

近年来,阿拉善盟结合城市“双修”工作,以宜居宜业宜游为主线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加强绿化美化、公园建设和湿地恢复。巴彦浩特依托“一核镶城、一环萦城、两轴穿城、绿廊织城、绿园缀城”的城市规划布局,重点实施了山体、水体、草原、绿地4项生态修复工程,对城内的营盘山、鹿圈山、双子山等低山丘陵实施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对城边贺兰草原、丁香生态公园、营盘山生态园、敖包生态公园实施了修复工程,修复面积约2693.8公顷;逐步实现以植物、水体景观为主体、以开放性绿地体现城市特色,以自然生态景观林和生态文化型园林体现“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共生”的生态宜居城市风貌。2019年阿左旗被住建部评为“国家园林县城”。

城市环境变美了,乡村建设随之跟进。阿拉善盟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相结合,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向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乡村延伸,2015年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从乡村生态美、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和宜居宜游上考量,把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投巨资因地制宜实施了以“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为主题的宜居宜游建设,改善了嘎查村农牧民住房条件、人居环境,并从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上进行了完善。

通过近几年城乡齐头并进建设,如今的阿拉善构筑起了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的“大城乡”宜居宜业宜游格局,使该盟居民尽享改善城乡环境的“民生红利”。

天蓝、水清、地绿

生态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走进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曼德拉苏木沙林呼都格嘎查,只见数万亩梭梭林铺向天际,牢牢锁住了这一带移动的巴丹吉林沙漠。自小生长在这里的牧民谢军仁感慨地说:“几年前,每到春季刮风时,嘎查黄尘滚滚,现在经过我们植树造林和对生态的保护,沙尘暴越来越少了。”

27万平方公里的阿拉善盟,1/3是沙漠,1/3是戈壁,1/3是荒漠化草原,生态脆弱区占到整个面积的94%,是自治区乃至祖国西部生态安全的咽喉和要塞,生态保护和建设成为阿拉善的头等大事!

保护和建设好阿拉善的生态环境,关乎阿拉善各族群众的福祉,事关西北、华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为了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阿拉善盟以绿色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围绕建设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确立了“把阿拉善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示范区”的生态建设定位,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三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重点建设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采取“以灌为主、灌乔草相结合,以封为主、封飞造相结合”的防沙治沙技术措施,形成了围栏封育—飞播造林—人工造林“三位一体”的生态治理格局。使全盟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自然植被得以休养生息。截至2019年末,全盟累计完成荒漠化治理任务7803.23万亩,连续6年每年完成营造林生产任务超过百万亩,连续10年每年完成草原保护建设1000万亩以上,全盟草原和森林资源总面积分别达到28005.67万亩和3238.5万亩。

阿拉善盟把生态建设的重点放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在这三地连续35年实施飞播造林治沙,累计飞播造林631.7万亩,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和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形成了两条总长460公里,宽3到20公里的大型防沙、阻沙“锁边”防护林草带,有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的前侵蔓延,形成了“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如今,飞播造林治沙已成为阿拉善生态建设的最大亮点和全国治沙示范。

持续植树披绿,阿拉善盟森林面积、资源总量实现双增长。至目前,全盟已建成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植物种类数量不断增加,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其中,贺兰山国家级森林保护区森林面积由过去的32.1万亩增加到58.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1.6%增加到57.33%,区内林草植被总盖度达到了80%,主要野生动物马鹿由2001年的2000多头只增加到7000多头只,岩羊由1.6万只增加到近5万只,整体生态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生态改善进一步提升了阿拉善群众的幸福感。如今,放眼阿拉善大地,绿带逶迤,天空湛蓝,“大漠绿”与“阿拉善蓝”交相辉映,一个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的生态链正在形成。

高质量发展一路前行

百姓实惠与日俱增

漫步阿拉善高新区巴音敖包工业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厂房和一个个高新技术企业如火如荼的生产建设场景。在内蒙古中高化工有限公司硝磺草酮等原药及中间体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20多座厂房拔地而起,厂房内工人们正在加紧进行设备调试工作。

“我们这项目主要从事高效、环保、绿色农用除草剂、杀菌剂及其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分两个阶段建设,截至目前,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已达5个多亿。目前一期项目年产5000吨硝磺草酮已顺利试车,双氟磺草胺项目,配套甲基磺草酮原药的两个主体原材料项目正在建设,预计7月份进入设备安装阶段,9至10月份进行试生产。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68.5亿元、利润总额7.8亿元,安置就业300人。”该公司总经理曹备昌说。据介绍,硝磺草酮和苯嗪草酮原药属于高效、环保绿色类农用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

阿拉善高新区作为阿拉善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在持续深化高质量发展中,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发展落脚点,以工业领域绿色制造为工作重点,积极推进工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规模,促进园区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该高新区工业企业达2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家,涌现出中盐内蒙古化工、庆华、泰兴泰丰、圣氏化学等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了湖北犇星、浙江中山、江苏世杰等产能和技术领先的农医药企业,规模化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光伏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了“低小散”到“高精尖”的华丽转身,引领了阿拉善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阿拉善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42亿元,同比增长9%,占阿拉善盟的37%,位居全盟首位;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4亿元,同比增长42.8%,占全盟4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53亿元,同比增长35.54%,占全盟30%。

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阿拉善盟持续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该盟以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紧紧围绕做强做亮“苍天般的阿拉善”旅游品牌,充分发挥文化节庆活动对旅游发展的撬动作用,以全域旅游带动文化,文化促进全域旅游,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实施旅游+战略,推动全盟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以发展“旅游+节会”为着力点,成功打造了“阿拉善文化旅游节”“ 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阿拉善奇石节”“巴丹吉林沙漠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阿拉善丁香旅游节”、 骆驼那达慕、卫拉特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文旅节庆活动,不仅为旅游爱好者提供了丰盛的旅游大餐,也为展示阿拉善旅游文化资源、招商引资搭建了平台。如今,这些旅游文化节已成为“苍天般阿拉善”对外开放、吸纳游客的金字招牌。

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中,“越野e族”英雄会和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可谓是该盟文旅融合的最大亮点。“越野e族”英雄会自2011年入住阿拉善盟以来,迅速发展,已成为了全球最大越野嘉年华和中国最大的汽车越野赛事品牌,每年举办期间,腾格里沙海一夜之间,变身为几百万人的“英雄会”不夜城,来自世界各地和国内数十万车辆和数百万越野人纵情金色沙海,挑战巅峰极限;在额济纳胡杨景区,每到金秋,大片的胡杨宛如大地铺向天际的金色地毯,富丽堂皇美不胜收,吸引数百万的游客观光赏景,流连忘返于如诗如画的胡杨林!据统计,仅2019年,全盟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和20.3%。

蓬勃发展的文旅产业也为老百姓拓宽了增收渠道。目前,该盟近7万人借助生机勃勃的文旅产业从事餐饮业、旅店业、农牧家游、民族服饰首饰、奇石等服务业增收致富。

工业经济和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阿拉善广大城乡居民实实在在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使驼乡百姓拥有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记者 吴海龙 张俊在 刘宏章 魏那)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