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乳都”到“中國雲谷”,呼和浩特持續做強“六大產業集群”

5月25日,呼和浩特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劉清羽攝
人民網呼和浩特5月26日電 (寇雅楠)5月25日,呼和浩特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市長賀海東在大會上表示,呼和浩特市要持續做強“六大產業集群”,成為工業經濟的核心和方向。
賀海東強調,呼和浩特要重點打造乳業、硅材料、生物醫藥、大數據四大優勢產業。要通過“拔尖計劃”,發揮好龍頭企業“鏈長”帶動效應,實現產能、技術、品牌的“全方位”升級。
其中,乳產業方面,到2025年,伊利、蒙牛營業收入力爭達到3000億元以上,乳業全產業鏈銷售收入達到3500億元以上,實現由“中國乳都”向“世界乳都”的轉型突破。下一步,要依托伊利、蒙牛2大龍頭,重點建設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乳業產業園2大“產城融合”的全產業鏈項目,以及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技術標准創新基地(乳業)、乳業交易中心等一批高層次創新載體,實現高端乳制品產能穩步擴張和技術更新迭代,帶動上下游牧草、飼料、育種、獸藥、乳品檢測、食品包裝、工業旅游等全產業鏈發展。硅材料方面,到2025年,硅材料全產業鏈達到1200億元產值,其中中環產業城產值過1000億元,實現由光伏材料產業基地向“中國硅谷”的轉型突破。生物醫藥方面,到2025年,全產業鏈產值至少達到220億元,實現由動物疫苗研發生產向生物疫苗研發生產的轉型突破。大數據方面,到2025年,產業集群產值突破600億元,打造“中國雲谷”。重點是以加快建設呼和浩特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為契機,用好和林格爾新區、科技城、金山高新區等平台載體,圍繞“東數西算”工程,依托3大運營商數據中心,加快中國銀行、農行、建行的三大金融數據中心以及東方國信工業互聯網北方區域中心一期、東方超算雲內蒙古超級大腦二期、中數興盛北方數據湖、並行科技內蒙古高性能算力基地等項目建設,推動華為在呼和浩特市加大產業布局,帶動產業上下游投資,揚展“東數西算”應用場景,實現“儲、算、用、研、統”一體化發展。
同時,賀海東表示,清潔能源和現代化工兩大產業也要迎頭趕上。目前,這兩大產業已經在全區及華北、西北區域,形成一定優勢和競爭力,未來要通過“強鏈計劃”,逐步延伸和完善產業鏈環節。到2025年,新能源方面,集群年產值超過500億元,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800萬千瓦,佔電力裝機比重超過40%。現代化工方面,集群產值達到500億元,成為全區“油化一體”產業先行區、化工新材料產業集聚地。目前,中石油呼石化、久泰新材料、旭陽中燃等龍頭企業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下一步,要推進久泰精細化學品延鏈補鏈一體化、旭陽300萬噸焦化制氫、久泰1萬噸高純液氫、三聯化工搬遷改造等一批大項目加快實施,再引進和培育一批精細化工領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按照“能化一體”思路,引導產業鏈向下游精細化、高端化方向逐步延伸,將資源優勢、原料優勢轉變為產品優勢、技術優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