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烏蘭察布

烏蘭牧騎旗幟在岱海湖畔高高飄揚

2022年01月26日10:13 | 來源:活力涼城
小字號

一匹馬拉一輛勒勒車,五六名身著民族盛裝的青年男女帶著四五件簡單的樂器,這大概就是一支烏蘭牧騎表演隊的全部。對於這片有著悠久歷史的內蒙古大草原來說,它代表著一種新生的文藝力量,被喻為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這也和它的蒙語涵義“紅色的嫩芽”極為相符。1957年6月,在烏蘭夫同志的親切關懷和直接領導下,第一支烏蘭牧騎表演隊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草原上誕生。如今,烏蘭牧騎已經走過了62個年頭,成為內蒙古大草原上的一張亮麗名片。

緊跟烏蘭牧騎發展的春風,內蒙古各地掀起組建烏蘭牧騎隊伍的熱潮。涼城縣烏蘭牧騎於1969年成立,成立初隊員由涼城本地的文藝愛好者和來自北京天津等地的知識青年組成。建團初期,隊員們頂著風寒酷暑,在廣闊的岱海湖畔為農牧民群眾送去歡樂和祝福,同時也把黨的政策及時普及到群眾身邊。建團以來,涼城縣烏蘭牧騎以弘揚涼城文化為主線,以宣傳兩個文明建設為內容,以編演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為特色,深入農村、機關、廠礦等企事業單位進行節目演出、專業輔導等。

原創節目異彩紛呈接地氣

涼城縣境內擁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這為烏蘭牧騎提供了大量的創作素材,也成就了烏蘭牧騎大量以山、水、火、魚、馬等為主題的膾炙人口的原創節目。烏蘭牧騎演出形式以民族歌舞、二人台、地方小戲為主,受到群眾熱捧。創作出舞蹈快板《和諧涼城美如畫》﹔歌曲《岱海漁歌》《岱嘎淖爾》《故鄉的月亮》等一批極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節目。

岱海是涼城人民的母親湖,在塞北的貧瘠土地上,無疑是一顆閃亮的明珠,裝點出涼城塞上江南的風韻與氣息,彰顯著它為涼城留下的深厚文化底蘊。《岱海漁歌》唱出了淳朴善良的民風和岱海兒女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的則是生活在岱海湖畔的人民熱情好客的體現。

改革開放后,城市發展和建設加快,面對山村的貧瘠,大量農牧民種地養家糊口無法致富,被迫出走農村進城務工,再到現在看到家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瞅准發展機遇返鄉創業,決心留在家鄉創造幸福美好的生活。一曲《回來不想走》唱出了在外漂泊的游子對家鄉涼城無以言表的眷戀和對親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更折射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家鄉農村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小品《懶漢扶貧》幽默搞笑、熱情奔放、接地氣、貼近群眾生活,以一位“打工嫌累,種地怕晒黑,經商擔心虧本”的懶漢“才哥”為故事原型,講述出涼城縣在精准扶貧的政策下,通過扶貧干部“一對一”幫扶,改變過去扶貧中“等、靠、要”的現象,最終使貧困戶自己轉變思想,下定決心改變貧困的現狀,脫離致貧的“想法”與“做法”,向幸福的小康生活邁進的故事。

走西口是這座塞外文化小縣的歷史記憶,是祖輩們為追求幸福生活的真實寫照,而鴻茅藥酒則是父輩們的奮斗結晶,是涼城本土的地標性產品之一。《醉在西口》以情景表演的形式,採用大量的旁白和人物之間穿越式的對話,運用充滿地域特色的音樂旋律,用獨唱、表演唱和合唱以及對唱等演唱形式貫穿全劇,從而把觀眾的情緒帶入那個歷經艱辛,艱苦創業的年代,勾起老一輩群眾的奮斗情懷和血脈裡的精神寄托,帶給青年群眾更多精神上的享受。

60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涼城縣烏蘭牧騎風雨兼程、不斷發展,一大批新人、新作源源不斷地涌現在舞台上﹔一大批聲樂、器樂、舞蹈、曲藝等精品力作久演不衰。新時期下,涼城縣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仍然常年活躍在美麗的岱海湖畔,他們不僅傳承著民族文化,傳承著民族精神,更傳承著黨同人民群眾共命運、同呼吸,心連心的優秀傳統。

凝心聚力榮譽實至名歸

涼城縣烏蘭牧騎已經成為一個溫暖的名字,烏蘭牧騎精神成為涼城大地上的一個重要精神地標,凝聚著黨和人民的深情厚誼。

文化惠民結碩果,本色表演見真情。涼城縣烏蘭牧騎隊員發揮紅色文藝輕騎兵旗幟精神,將文化服務送到基層,讓文化歡樂走進基層群眾心中。不僅豐富了百姓的業余生活,更拉近了文藝工作者與百姓的距離,創作出許多農牧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作品,多部作品入圍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1982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匯演榮獲全區創作小戲一等獎,演出單位一等獎,團體一等獎,個人一等獎 ,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農區烏蘭牧騎的一面旗幟。

涼城縣烏蘭牧騎始終堅持初心,為百姓服務。曾獲得第五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藝術節文藝匯演銀獎、2013烏蘭察布市烏蘭牧騎文藝匯演優秀劇目獎、烏蘭察布第二屆冰雪藝術節烏蘭牧騎惠民展演優秀演出獎等獎項。烏蘭牧騎隊員孫楊曾獲得第二屆內蒙古戲劇“娜仁花”突出貢獻獎﹔李鳳亭獲得第二屆全區烏蘭牧騎“一專多能”比賽三等獎﹔肖杰獲得“神舟杯”第二屆全市烏蘭牧騎文藝匯演一等獎。

宣傳法治建設美麗家鄉

涼城縣烏蘭牧騎每年完成各類演出130多場,近幾年多次參加自治區及烏蘭察布市的各類重大演出,將扶貧、法制、岱海保護、送金融知識下鄉、保護文化遺產等領域知識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送到群眾身邊,為助推涼城縣實現文化旅游大縣建設做出了貢獻。

2018年8月24日,全區塑造普法宣傳金色品牌、打通公共法律服務最后一公裡暨法治烏蘭牧騎推進會在烏蘭察布市舉行,涼城縣烏蘭牧騎參加了授旗儀式。“打造法治烏蘭牧騎,塑造新時期普法宣傳和法律服務的金色品牌”,這一倡議成為新時期烏蘭牧騎人的責任和精神。

涼城縣烏蘭牧騎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堅持把法治宣傳融入烏蘭牧騎演出中,結合涼城縣有利條件,打造出具有地區特色的“法治烏蘭牧騎”普法品牌,將烏蘭牧騎的特殊優勢與法治宣傳教育進行有效融合,不斷充實法治烏蘭牧騎演出內容,提升演出內涵,打造精品法治文藝節目,讓群眾認識到法律在身邊,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普惠、貼心的法律服務。

法治烏蘭牧騎成立以來,在較短的時間內已經顯現出強大生命力,正在成為新時期烏蘭牧騎發展的一道亮麗新風景。

獻身公益 服務基層群眾

涼城縣烏蘭牧騎不僅扎根基層,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烏蘭牧騎隊員還一專多能,在舞台上能表演出精彩的節目,走下舞台還能幫助農牧民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曾在岱海鎮東永樂村、岱海旅游區、付家村、五蘇木民地村、崞縣夭豆腐房村、麥胡圖金星、蘭麻夭村、蠻漢鎮東溝門、曹碾滿族鄉大泉村、廠漢營四號村等進行了多場扶貧下鄉慰問演出,觀看人數多達2500多人。

涼城縣烏蘭牧騎隊員說起下鄉演出的經歷時,更多的是歷歷在目的回憶。他們在永興鎮毛不浪村惠民演出時,得知有個大學生癱瘓在床多年,生活起居都靠家人幫助。烏蘭牧騎演員堅持把文藝節目送到他的家裡,並自籌資金3000多元給予幫助。演出結束后,這位大學生哭著握住烏蘭牧騎演員的手說:“真的非常感謝你們,感謝你們幫助我,還把精彩的節目送到我的家裡,烏蘭牧騎真好。”烏蘭牧騎演員備受鼓舞,決心要精心排練,把更多精彩的節目帶給需要的人,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他們在廠漢營二蠻溝演出時,途中遇到大雨,但烏蘭牧騎演員堅持為群眾演完了最后一個節目。當時去偏遠農牧區的道路都很難走,沒有修通硬化水泥路,再加上演出車陳舊,在爬坡時遇到難題。周圍村裡的群眾便幫忙一同推車,大家周身粘滿泥漿,都依然堅持,幫助烏蘭牧騎隊員把車推上土坡。這樣的畫面永恆的定格在烏蘭牧騎心中,成為烏蘭牧騎未來路上砥礪奮進的基石。

近幾年來,涼城縣烏蘭牧騎緊緊圍繞建設文化旅游強縣的目標,逐步發展壯大,各類演出設施設備齊全,以靈活多變的演出形式,常年活躍在涼城縣的城鎮、鄉村和企業,為基層廣大農牧民送去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同時開展社區基層業余文藝團體、業余舞蹈團隊、少兒舞蹈培訓等20多次、完成各類演出160多場,新創劇(節)目20多個,並多次參加自治區和烏蘭察布市的重大演出活動。充分發揮演出、宣傳、服務功能,為基層群眾帶去喜聞樂見的節目,深受全縣廣大群眾的歡迎。

砥礪前行 發揮輕騎兵作用

涼城縣烏蘭牧騎從剛成立時面臨的經費制約、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到短短幾年的時間裡軟硬件設施設備齊全,巨大的變化離不開政府和群眾的支持。政府在政策上給予幫助,在經費上提供保障,在工作上高度重視﹔並要求上級主管部門把烏蘭牧騎列入工作主要議事日程,常抓不懈,關注支持,使烏蘭牧騎這支隊伍發展成為構建涼城縣和諧社會的新生力量,極大豐富了全縣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

烏蘭牧騎每年除了完成縣裡主辦的各種重大節慶演出活動的同時把深入基層送戲下鄉慰問演出當作第一要務,惠民演出更注重創新演出模式,改變了以往單一的你演我看的模式,特意加入了讓觀眾現場點歌,百姓登台獻藝,科普知識有獎競猜游戲等和觀眾互動的環節,讓演員和觀眾融為一體。在節目形式上也做了相對的調整,不僅有時尚動感的歌舞,還和本縣優秀的民營劇團合作編排了群眾喜聞樂見的二人台小戲,幽默小品,山曲對唱等,使整台劇目形式多樣,豐富多彩。

涼城縣烏蘭牧騎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途中經歷了坎坎坷坷,但這支頑強的隊伍一路迎風而上。下一步涼城縣烏蘭牧騎秉承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回信時的指示精神,將圍繞打造“岱海聖火”文化品牌、建設文化旅游強縣、打贏脫貧攻堅戰、保護岱海母親湖等方面,創作出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小品、歌曲、戲曲,及時把黨的聲音送到百姓身邊。還要圍繞涼城縣文化特點,深入挖掘本土文化,打造一部充分反映涼城文化的精品劇目,破解烏蘭牧騎現有的難題,以便更好地扎根沃土、服務群眾。

扎根基層 旗幟高高飄揚

“演出時不管多累,烏蘭牧騎演員都覺得是最快樂的,因為去到哪裡,哪裡就有烏蘭牧騎的身影,哪裡就是烏蘭牧騎的舞台。作為一名烏蘭牧騎演員,真正的價值就是要熱愛這份事業,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提高個人素質和專業水平,多創作傳播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烏蘭牧騎演員,最重要的是扎根基層,為大眾百姓去服務,將最精彩的節目送到群眾身邊,不論是偏遠還是條件差,最基層工作人員都要帶著對老百姓的關懷走到他們當中,給他們帶去精神上的鼓勵。”涼城縣烏蘭牧騎副隊長杜鵬飛說道。

烏蘭牧騎文藝事業發展道路任重而道遠。涼城縣縣烏蘭牧騎從組建以來,以為群眾服務為宗旨,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專多能的烏蘭牧騎演員。涼城縣烏蘭牧騎演員堅定信念,繼續扎根基層,改進演出方式,在工作中不斷提高演出水平,創作出一些適合大眾的節目,把黨的聲音,黨的好政策,黨的關懷帶到廣大農民群眾當中,讓涼城縣烏蘭牧騎這面旗幟在岱海湖畔高高飄揚。

60余載的風雨兼程,他們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台,孜孜不倦,代代相傳,不論形式怎麼改變,烏蘭牧騎始終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就如涼城縣烏蘭牧騎歌手蘇勒亞其其格演唱的《瑪奈烏蘭牧騎瑪奈呼和德》:每一個嘎查都有溫馨的家,瑪奈烏蘭牧騎瑪奈呼和德,草原是你眷戀的舞台,繁星是那耀眼的燈光,夢想在心海一路初心不改。”在現實生活中,涼城縣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就是這樣迎著風雪、冒著寒暑,長期在山村小路輾轉跋涉,將黨的關懷與文藝精神送入人民群眾的心坎裡。

“夢中常映現巍巍蠻漢山,留下多少英雄的故事代代相傳,心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我碧波蕩漾青青岱海湖。一輪紅日出,照亮這熱土,養育了勤勞的人民,善良淳朴。濃濃父老情,難改故鄉音,走的再遠心也和你,最近最親。上蒼賜予的神奇,涼城我愛你,鐘靈毓秀的土地,孕育了萬物生機。遠古走來的傳奇,涼城我愛你,亙古不變的記憶,是你風雨鑄就的美麗”。涼城縣烏蘭牧騎走到哪便唱到哪裡,他們唱的是我們人民的心聲,所以永遠唱不完,歌聲時刻回蕩在我們耳邊,熱淚盈滿眼眶,烏蘭牧騎這面旗幟在岱海湖畔永遠鮮艷。(郭磊)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