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水清氣質佳 通遼交出生態環境保護答卷

2021年03月09日08:59  來源:通遼日報
 

  “十三五”以來,通遼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來抓,認真落實中央和自治區環保督察反饋意見,不斷深化生態環境體制機制改革,強化執法監管,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十三五”期間,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取得關鍵進展,是迄今為止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

  2020年,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0.1%,較2015年增長20%,PM2.5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9微克/立方米,6項污染物綜合指數為3.37,較2015年下降1.48,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五年來,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質量考核點位(10個)水質級別保持穩定,轄區內西遼河和鬆花江兩大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由2015年的50%提高到了75%,消除了轄區內劣Ⅴ類水體。轄區內不存在土壤污染問題突出區域,土壤、核與輻射環境質量總體安全。2020年,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較2015年分別下降15.60%、19.67%、3.44 %和5.33%,為綠色發展騰出了充足空間。

  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顯著

  守護藍天,制定實施燃煤污染專項整治、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等方案,分區施策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全市火電機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1台737萬千瓦,佔總裝機容量的87.4%,燃煤供熱企業48家145台鍋爐完成煙氣治理,累計拆改燃煤小鍋爐1180台,城市建成區原煤散燒總量比2015年削減40%。綜合整治“散亂污”企業122家,治理工業爐窯大氣污染企業25家,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34999輛,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任務全部完成。嚴格實施揚塵污染防治“六個百分之百”措施,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0%以上,較2015年提高30%以上。保護碧水,以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為抓手,推動形成了水污染、水生態、水資源“三水”統籌的攻堅格局。“十三五”期間,全市新建污水處理廠2座,污水日處理能力達31.48萬噸,13家污水處理廠全部實現一級A排放標准。2020年,全市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為80.3%、達標率為99.4%、再生水利用率為54.4%,較2015年分別提高11.1%、17.1%和29.4%,“三低”問題提前解決。劃定“千噸萬人”水源地保護區26個,劃定率達100%。常態化開展河流“清四亂”整治,累計投資1782萬元實施西遼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西遼河大橋斷面水質提升為Ⅳ類。鬆花江流域寶爾呼吉爾斷面水質於2018年提前達到國考目標,實現穩定好轉。實施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霍林郭勒市超採區實現採補平衡、科爾沁區超採區壓採量達到超採量的60%以上,地下水位下降勢頭得到有效遏制。捍衛淨土,完成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實施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制度,提前完成“十三五”重金屬總量減排任務。 全市醫療廢物安全處置能力達17.4噸/日,疫情期間醫療廢物全部得到及時、有序、安全處理處置。全市工業危險廢物綜合利用量1.3萬噸,安全處置率達100%,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全市365座加油站1536個地下油罐完成防滲改造,化肥、農藥用量實現持續負增長,秸稈綜合利用率9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1%,累計完成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建制村208個,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難點熱點問題有效解決

  截至2020年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和草原生態環境問題專項督察反饋的46項整改任務均按時整改完成並銷號,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的26項整改任務完成整改24項,履行承諾整改1項,正在加緊整改1項。中央和自治區環保督察交辦的573宗群眾舉報環境問題全部辦結。

  為高標准推進環保督察整改任務,通遼市組織實施礦山生態治理、河流斷面整治、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煤田火點治理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程措施,實施重點工程項目20余個,累計投資達23.2億元,其中:北部電解鋁煙氣治理項目投資達6.19億元,領先同行業的超低排放示范工程覆蓋全部投產產能﹔霍林河露天煤礦恢復治理項目投資達4.1億元,生態恢復治理面積達14913畝,成為環保督察整改先進典型。(白玉林 趙彥臻)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