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

以民生之筆 描繪首府和諧幸福藍圖

2021年02月22日15:59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前言: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春節前,呼和浩特市各旗縣區兩會均圓滿閉幕。在各旗縣區兩會上,9個旗縣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在認真總結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確定了各旗縣區2021年民生實事項目。

  土左旗

  今年是土左旗民生實事項目實行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的第三年,土左旗在認真總結2020年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從群眾反應強烈、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入手,綜合考慮群眾訴求受惠面、輕重緩急、可操作性等因素,廣泛征集民生實事候選項目。

  土左旗2021年民生實事項目繼續嚴格按照“4個階段、9個環節”進行。項目征集堅持“群眾有需求、財政可承受”“事不分大小而面廣”“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當年可完成可感知”的原則進行。項目的形成主要把握以下三個特點:一是緊貼民意、普惠民眾。在征集過程中,通過引導社會公眾和“兩代表一委員”積極參與提建議,使得候選民生實事項目進一步體現了“民”與“實”的要求,盡可能讓更多的人受益,真正體現了民生實事項目的普惠性。二是當年完成、當年受益。要求民生實事項目必須有清晰的年度定量目標,而且是財力可保障的。在建設周期上具備可控性,必須能夠在年底完成。三是突出重點、體現特色。在征集過程中,充分結合當前群眾新的需求,項目選題更加注重多樣性和創新性,更加注重項目的質量要求。同時,認真厘清重點民生事項與部門常規工作的區別,避免部門日常性業務工作“擠入”民生實事項目。

  6件民生實事項目為:高標准農田與呼塔公路連接線提升改造工程項目﹔察素齊鎮露天公共籃球場建設項目﹔土左旗民族中學附屬小學操場新建項目﹔市政道路維修養護項目﹔察素齊鎮城市精細化管理項目﹔察素齊鎮中山南路公鐵立交橋排澇工程建設項目。

  回民區

  日前,回民區人大代表票決產生2021年回民區3項民生實事項目,涉及教育、養老服務等重要內容。

  這3項民生實事項目分別為:一、鐵路第三小學教學樓改擴建項目。該項目新建4000平方米綜合教學樓以及綠化、硬化、公共配套設施和翻新操場等工程。總投資1784萬元,由政府籌集和爭取上級資金解決,於2021年建設完成﹔二、呼市第七中學配套基礎設施優化項目。該項目旨在進一步完善學校教學基礎設施,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促進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打造西部優質中學,在完成呼市第七中學改擴建項目的 基礎上,對學校的2個報告廳、1個會議室、1個體育館和校園文化進行提升和完善。總投資200萬元,由政府籌集和爭取上級資金解決,於2021年建設完成﹔三、社區為老服務提升項目。為了解決社區為老服務、便民服務場所和設施設備不健全的問題,切實有效提升為老服務水平,該項目提升建設3個社區為老服務中心,一是改擴建鋼鐵路辦事處咱家社區為老服務中心1145平方米服務用房(其中擴建576平方米,續建569平方米)及購置配套設施設備等﹔二是改造裝修海西路辦事處眾環社區為老服務中心500平方米服務用房及購置配套設施設備等﹔三是改造裝修環河街辦事處西茶坊社區為老服務中心800平方米服務用房及購置配套設施設備等。總投資529萬元,由政府籌集和爭取上級資金解決,於2021年建設完成。

  玉泉區

  今年玉泉區將實施八項民生實事項目。

  一是新建幼兒園項目:項目佔地面積12畝,建筑面積約6000平方米,規模為15個教學班,可容納450名幼兒就讀。

  二是玉泉區政務大廳服務功能提升項目:項目對新選址政務大廳服務功能進行全面提升,大力優化我區營商環境,提高政務服務水平。

  三是環境整治提升工程:環境整治提升工程項目內容為增設四分類垃圾桶、垃圾廂房、餐廚垃圾車、壓縮式垃圾車、洗桶車等設備,增設智慧環衛監管系統一套,增加垃圾分類督導員700名,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四是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改造工程:將對34個老舊住宅小區進行綜合整治改造,涉及170棟樓的8560戶居民,總建筑面積82.5萬平方米。

  五是新建市政道路、斷頭路辟通工程:為改善老城區出行條件,今年擬新建市政道路兩條,對兩條斷頭路實施辟通工程。

  六是草原音樂美食季大型主題活動:今年玉泉區將實施草原音樂美食季大型主題活動,活動包含內蒙古音樂、內蒙古味道、內蒙古好貨、內蒙古景區、內蒙古健康、內蒙古非遺、內蒙古故事等多項主題。

  七是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項目:為打造“10-15分鐘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圈”,今年玉泉區將實施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項目,項目以社區為依托,開展涵蓋老年人生活照料、醫療保健、家政服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務。

  八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衛生戶廁改造項目:該項目對全區33個村剩余未進行衛生戶廁改造的3000戶農戶進行改造,主導選擇室內水沖、室外水旱兩用改廁模式。

  和林縣

  2021年和林縣將實施七大民生實事項目。

  和林縣城關鎮頭道溝村自來水蓄水塔建設項目:建設容量為1000噸的自來水蓄水塔,解決約15000人的飲水便利和安全問題。和林縣樊家夭村到大紅城村道路建設項目:按照四級公路(雙向雙車道)等級,新修道路13公裡,瀝青混凝土路面。和林縣第五小學綜合樓建設項目:建設一棟框架四層、局部一層的綜合教學樓,總建筑面積4599.44平方米。2021年內完成主體工程建設,2022年9月份投入使用。和林縣殘疾人托養中心附屬設施建設項目:給排水採暖、土方回填、綠化、硬化、亮化及安裝電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林縣城關鎮臨街巷道道路硬化維修和路燈安裝及污水管網建設項目:硬化、維修馨達寶倫巷、城建巷等10條巷道道路,總長度2796米,面積14362平方米﹔安裝路燈69盞,建設污水管網2796米。和林縣城關鎮小街小巷旱廁改建水沖廁所項目:改造8座城關鎮范圍內人員集中的寬巷道內的旱廁。和林縣老舊小區改造配套基礎設施一期工程項目:改造2000年以前的11個老舊小區,總建筑面積31315平方米。建設內容為道路硬化2815平方米,工字磚硬化9693.5平方米,涼房抹灰8000平方米,改造雨水、污水、給水、供熱管線等。

  武川縣

  2021年,武川縣將緊扣“生態立縣、綠色強縣”發展定位,大力實施“三大戰略”,堅持“四種模式”,努力建設“生態武川、美麗武川、幸福武川”。

  武川縣將牢牢守住217萬畝耕地紅線,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准化生產,落實“科技興蒙”戰略。依托“中國燕麥之鄉”優勢,提升“源味武川”區域公用品牌知名度,依托優勢特色項目,推動建設自治區級現代農牧業產業園,發展農業特色小鎮和田園綜合體。

  將著力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底色”,運用好村庄規劃編制成果,以垃圾污水處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支持開展村庄清潔和綠化行動,實施水系綜合整治,打造美麗鄉村。

  主動融入首府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發展板塊,緊扣“四條產業鏈”,依托食用菌、馬鈴薯、燕麥、烏骨羊等優勢產業,通過延鏈、補鏈、強鏈,實現產業鏈向下延伸、價值鏈向上攀升。並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積極推進“供銷e+”工作,完善鄉鎮農村電商綜合服務站功能,實現快遞進鄉村。

  武川縣還將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全面提升“三鄉”創建水平,打響“源味武川”綠色有機產品品牌。推動溫室大棚正常運營,帶動食用菌產業再上新台階。新建高標准農田4.5萬畝。試點推動輪作倒茬10萬畝。依托國家林業和草原重點生態建設任務,大力推進“綠化青山、守護北疆”生態建設行動。

  新城區

  2021年新城區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同時,新城區將著力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推動綠色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傾力打造美麗青城、草原都市,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新城”。二是堅持創新引領,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創新在發展中的核心地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創新體制機制,建設“創新新城”。三是以人民為中心,豐富城鄉發展新內涵。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統籌城鄉融合發展,提升城鄉治理能力,努力建設“品質新城”。四是突出普惠共享,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努力建設“幸福新城”。五是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政府履職能力。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法治建設為保障,以能力建設為支撐,以作風建設為抓手,切實提高“七種能力”,依法、高效、規范履職,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賽罕區

  2021年,賽罕區將重點做好七項民生實事項目。

  據了解,七項民生實事項目為:居家和社區為老服務項目。投資1200萬元,按照300平方米以上、500平方米以上、1000平方米以上標准,計劃在城區社區實施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15個試點項目建設,主要進行適老化改造,二樓以上配裝電梯等。投資30.68萬元為800名70歲以上老人安裝智能守護門磁系統﹔投入使用石化幼兒園、金城小區幼兒園、恆大華府二期幼兒園。加大配套幼兒園移交工作力度,完成石化幼兒園、金城小區幼兒園、恆大華府二期幼兒園移交工作。投資400余萬元,為3所幼兒園購置教育教學設備,進一步優化公辦幼兒園資源配置,新增普惠性學位1000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投資4.7億元,對轄區82個老舊小區進行給水、排水、供暖管網、管線、路面硬化、屋面防水、美化、綠化、亮化等項目改造,改造面積約138.41萬平方米﹔積水點改造項目。投資1500萬元,分兩年實施,為后巧報路永泰城西門積水點、銀河北街與哈達路交會處積水點、銀河北街與東影路交會處積水點及和暢路積水點實施道路工程、排水工程、道路照明及附屬工程改造。燃煤散燒綜合治理項目。投資7.5億元,完成西黑河、東黑河、西喇嘛營、新營子、東喇嘛營、前不塔氣、后不塔氣、什蘭岱、六犋牛、圪老板、郜獨利、大廠庫倫、后三富、八拜14個村、17859戶、427.68萬平方米燃煤散燒綜合治理工作﹔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約1億元,新建改造維修8條路,全長約8.1公裡,分別包含4條次干道,4條支路。其中,新建道路7條(古樓東路、古樓西路、金泉街、展覽館西路、展覽館西路東五街、雙樹北巷、保全街北一街),維修道路1條(河西路)﹔職業培訓。投資300余萬元,大力開展職業培訓,組織有培訓意願的貧困家庭子女、貧困勞動力、城鄉未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農村牧區轉移就業勞動者、下崗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伍軍人、殘疾人等群體免費參加培訓,提升就業技能促進其就業,年內完成職業培訓2000人。

  托克托縣

  2021年,托克托縣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圍繞黃河做好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左右﹔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左右。托克托縣將從聚焦內外聯動,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聚焦提質增效,持之以恆優化營商環境﹔聚焦三產並驅,走好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聚焦功能品質,統籌城鄉協調發展﹔聚焦生態優先,厚植綠色發展根基﹔聚焦共建共享,織好民生幸福網﹔聚焦初心使命,建設人民滿意政府七個方面開展工作。

  清水河縣

  2021年,清水河縣將著力打造生態宜居縣、綠色雜糧縣、特色旅游縣、循環工業縣、物流節點縣。2021年,清水河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左右,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和8%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左右,完成市裡下達的節能減排目標任務。

  圍繞上述預期目標,清水河縣將重點抓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一是聚焦“三農”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二是聚焦創新驅動,推進產業綠色循環發展,加快打造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體系﹔三是聚焦區域協調,全面激活市場活力,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四是聚焦城市更新,全面推進城鎮高品質發展,構筑新型城鎮化建設新格局﹔五是聚焦綠色屏障,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六是聚焦人民至上,持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社會建設水平﹔七是聚焦高效務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務水平。(雲靜 祁曉燕 馮燕平 李海珍 雲艷芳 劉沙沙 劉軍 苗青 馬斌 梁婧姝 李珍 楊鑫 楊麗芳 王效平)

(責編:趙夢月、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