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傳統手工饃饃店裡的幸福生活

2021年02月11日08:45  來源:內蒙古日報
 

天剛蒙蒙亮,家住騰格裡經濟技術開發區嘉爾嘎勒賽漢鎮的孫軍夫婦就踏著清晨的寒意來到饃饃店裡,和面、揉面、做饃饃,一直忙到晚上10點多才能回家。這樣的日子,他和妻子已經經歷了大半年,在他們夫婦倆的努力下,這家看似外表不起眼的饃饃店,經營得格外的紅火。

“過年了,這段時間來店裡訂饃買饃的人越來越多,如今鄉親們生活好了,很少在家裡做過年饃了。”孫軍說。今年44歲的孫軍是嘉爾嘎勒賽漢鎮烏蘭恩格嘎查的農民,這些年他一邊種著幾十畝地,一邊經營著幾台農機,收入也很好,生活得很幸福。孫軍的母親是一位當地民間做饃饃的高手,老人做的饃饃,樣子好,口感佳,而且保留了傳統饃饃的風味,深受當地農牧民的歡迎。幾年前,老人在鎮裡農貿市場西門開了一家傳統手工饃饃店,但因為年老體弱,每天做不了多少,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孫軍夫婦看母親起早貪黑非常辛苦,農閑之余就經常過去給母親幫忙做饃饃,這樣時間久了,孫軍也學會了做各種饃饃。“去年疫情期間,我母親看我掌握了做饃饃的手藝,同時考慮到自己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就把這個小店交給了我來經營。”孫軍說。

孫軍接手后,除了農忙時節開著農機給人春種秋收之外,其余時間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這個饃饃店上。“剛接手時,我們早上7點就到店裡做饃饃,一直忙到晚上12點才能回家,每天累得筋疲力盡,依舊做不了多少饃饃。為改變這種狀況,我投資上萬元購置了和面機、醒面機、電烤箱等新設備,這樣不但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而且一下子將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孫軍說。

孫軍是個愛動腦筋的人,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依舊保持了饃饃的傳統風味,特別是在面粉發酵時,他堅持不用發酵粉,而是繼續採用手工黃米糟子發酵的辦法,這樣雖然成本高了,但卻贏得了回頭客。他還反復試驗,將母親傳給他的手藝,轉換成科學的配方,比如一袋面加多少水多少鹽,都有嚴格的比例,這樣就避免了過去手工和面時,隻憑感覺加水,導致面忽軟忽硬的弊端,從而讓饃饃的質量更加穩定,更加有保障。

“為了適應顧客需求,我還在我母親蒸饃饃、烤饃饃、油果子等五六個品種的基礎上,推出了烤饃片、烤花卷,葫蘆包子等許多新品種,把品種擴展到了十幾種。”孫軍說。孫軍的妻子是中衛人,她拌的餡兒別有特色,她做的葫蘆包子,常常一出鍋就被人搶購一空。

嘉爾嘎勒賽漢鎮人口少,市場小,孫軍兩口子每天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的,雖說掙不了多少錢,但能養活一家人,不用農閑時到處去打工了,他們覺得很知足。最讓他們感到欣慰和快樂的是,他們做的饃饃得到了許多顧客的認同。“平時店裡每天至少都能賣2袋面做的饃饃,現在過年了是店裡最忙的時候,好多農牧民早早就來店裡訂饃饃,每天要做比平時多兩三倍的饃饃。如今在開發區的好多上班族也是我小店的忠實客戶,周末回家的時候,都要來買點饃饃給家人和朋友帶回去。等年后我打算再做點起面饅頭,把經營品種再擴大一點。”孫軍樂呵呵地對記者說。(記者 劉宏章 實習生 曾令飛)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