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 優化營商環境

呼和浩特市不斷創新方式推動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提質增效

2020年12月24日11:12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不斷創新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和監管體制,持續引領行業改革和發展,在制度建設、營商環境、協同監管、智慧交易等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全面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市委重要決策部署,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要求,積極探索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監管模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公共資源交易工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為首府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1至11月,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共組織交易項目693項,中標金額合計256.03億元。其中工程項目319項,交易額130.44億元,節約資金15.85億元,節約率10.83%﹔政府採購326項,交易額18.49億元,節約資金1.63億元,節約率8.08%﹔土地出讓31宗,交易額106.92億元,增收14.02億元,溢價率15.09%﹔產權出讓17項,出讓金額0.17億元,增值金額24.72萬元,增值率1.5%。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創新綜合監管機制

出台規范性制度文件,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法治先行。11月4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呼和浩特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辦法》,明確了行業主管部門和綜合監管部門的職責職能,為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提供制度遵循。同時強化部門聯動,開展協同監管。與行業主管部門建立交易現場和履約過程標后聯動監管機制,規范質疑投訴協查轉辦和聯審聯處工作,合力推進投訴舉報受理、案件查處和聯合監管。

加快平台整合共享,推進全流程電子化交易

建設流程驅動、節點閉環、電子存儲、可查可溯的交易“數據流程鏈”,全面推進政府採購“全區一張網”試點工作,實現各類交易項目全流程線上運行。建設“軟件硬件雙保險”的數據“安全帶”,對業務人員權限全面清查、梳理和重新分配,不定期對各交易系統進行重點排查,加強日志監控和數據管理。通過大數據平台建設數據“智能庫”,匯總分析各類交易主體關系和交易數據,精准查找圍標串標風險點。

依托“互聯網+”建設數據“快速路”,推進“掃碼辦”“掌上辦”,促進交易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加快市場主體誠信信息庫建設,取消信息原件比對環節,進一步為企業鬆綁減負。

服務各類市場主體,助力優化首府營商環境

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制定印發《關於服務窗口精簡辦事要件、優化業務流程的通知》等16項規范性制度,研究出台《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招投標服務保障的8項措施》,與市住建部門聯合發文,取消房建市政項目投標報名和項目合法合規性現場核查等前置審查備案環節。進一步優化窗口設置,拓展線上服務,打造“一站式”全流程交易服務。工程建設項目推行“不見面開標”,標書解密、現場唱標等開標程序全部線上完成,開標用時平均壓縮80%以上。根據市場主體現實需求建設“政銀直連式”電子保函系統,利用銀行誠信信息開具電子保函代替以往投標保証金,激發企業參與競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主動公開項目進場要件清單、服務事項、服務時限等業務事項,市場主體獲取信息更加清晰便捷。

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優化配置公共資源

深入貫徹法治政府建設新要求,充分發揮市級聯席會議制度優勢,協調解決監督體制、誠信體系建設、聯合監管等重大問題。推進法律顧問受理政府採購質疑工作,提供專業化法律咨詢服務。著力提高重點項目服務質量,建立重點項目主動對接、超前服務和容缺補正機制。加強對重點項目全程進場監督管理和服務保障,優先保証民生、教育和衛生等重點領域重大工程項目,高質量完成各類進場交易項目的招標工作。通過積極構建科學、合理、規范的公共資源配置長效機制,增強了政府公共服務能力,提升了市場服務質量和效率。(記者 雲艷芳)

(責編:趙夢月、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