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攻堅戰”看內蒙古發展基石

——回眸2020年內蒙古經濟運行系列報道(1)

2020年12月22日09:51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深冬,內蒙古上京食用菌脫貧產業園菌棒制作車間裡,90多名工人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菌棒生產。

“這些工人全部來自產業園的易地扶貧搬遷戶,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春、夏、秋三季都在打理自己的菌棚,冬天的時候就在園區菌棒車間和發菌暖棚打工。可以說,他們一年四季都有錢掙。”產業園黨支部書記劉亞林介紹。

上京食用菌脫貧產業園是巴林左旗重點建設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安置了來自全旗各鄉鎮的貧困戶175戶474人。邢樹民就是易地扶貧搬遷戶之一,2017年他家住進了產業園,分到一處小院,60平方米的住房裡水、暖、電、網配套齊全,全家人的生活一下子變了樣。

“我分到了一個冷棚,還租種了兩個棚。今年行情不錯,純收入有7萬多元。”邢樹民開心地說。

邢樹民他們的好日子,是自治區凝心聚力、統籌推進“三大攻堅戰”取得累累碩果的一個縮影。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取得重要成果。自治區制定和實施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化解方案,建立獎補機制、問責機制和化債與轉移支付挂鉤機制。截至目前,“十個全覆蓋”拖欠工程款全部清償﹔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無爭議賬款今年11月底全部清償﹔專項整治互聯網金融、非法集資、農村牧區高利貸取得階段性成效﹔包商銀行風險得到有效處置,新組建的蒙商銀行已正式挂牌運營﹔穩妥化解了內蒙古能建集團、礦業集團和公路投資公司債務風險。化解奈倫等企業債,化解大學債務5.3億元。2019年全區政府債務風險等級由紅色降至橙色。

精准脫貧攻堅交出一份難能可貴的成績單。自治區緊緊圍繞解決“兩不愁、三保障”,重點實施產業扶貧,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全部落實產業扶貧項目,帶動全區50%的貧困人口脫貧﹔對生態惡劣的地方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累計搬遷貧困人口12.49萬人,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考上普通高校的學生每人每年補助1萬元,對考入職業院校的每人每年補助3000元。

實行兜底保障政策,40.3萬貧困人口納入低保保障,1.5萬人納入特困人員供養﹔大力實施健康扶貧,19萬戶因病致貧的貧困戶在政策保障下脫貧。動員社會力量開展社會扶貧,“光明行”公益活動為貧困眼疾患者免費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京蒙扶貧協作、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對貧困地區給予項目和資金支持。

據統計,去年全區貧困人口從2013年的157萬人減少到1.6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1.7%下降到0.11%﹔今年全區57個貧困旗縣、3681個貧困嘎查村全部摘帽、80.2萬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內蒙古不遺余力打響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

在污染防治方面,內蒙古頒布了大氣、水污染防治條例,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年攻堅計劃。推進烏海及周邊地區、呼包鄂等區域大氣環境污染聯防聯治。

今年1—10月,全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0.2%,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27微克/立方米,其中列入國家考核的10個盟市PM2.5平均濃度29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17.1%。全區列入國家考核的52個地表水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69.2%,達到不低於59.6%的年度目標要求。全區土壤國控監測點位總體達標率98.1%,農用地土壤安全利用率達到99%以上,土壤環境質量整體良好。

修編“一湖兩海”治理規劃。呼倫湖二期治理項目全部開工,水質惡化趨勢得到初步控制﹔烏梁素海列入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整體水質由劣五類穩定提高到五類﹔啟動了岱海應急補水工程。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中流擊水正當其時。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自治區篤定前行,為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圓滿收官,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王連英)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