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嘎旗:眾力攜手奔小康 砥礪奮進新時代

2020年12月21日09:08  來源:內蒙古日報
 

  

持續加大生態建設力度,阿巴嘎草原風景如畫。

老人們在阿巴嘎旗哈樂穆吉養老服務中心幸福生活。

改革先鋒廷·巴特爾引領鄉親們走出一條生態畜牧業之路。

推進畜產品深加工,延長畜牧業產業鏈。

畜草連年豐收。

新牧區新牧戶。

優質西門塔爾牛落戶阿巴嘎草原。

阿巴嘎黑馬群。

  “十三五”以來,阿巴嘎旗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在創新驅動、結構調整、智慧牧業、脫貧攻堅、生態保護、民生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良好成效,各項指標提前達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牧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牧區現代化試點 引領草原新風尚

  2019年,阿巴嘎旗被確定為自治區牧區現代化試點旗以來,始終堅持把牧區現代化試點建設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和統領全旗各項工作的主軸主線,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在阿巴嘎旗牧區現代化3個鎮15個試點嘎查,全面實施統籌推進草原生態保護、產業優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民生公共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等重點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牧區現代化進程,探索出了一條牧區綠色發展的新路徑。

  作為全區首批牧區現代化試點旗,阿巴嘎旗委、政府緊握這一重要歷史機遇,全力扛起牧區現代化先行先試的重大責任,主動思考草原牧區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堅持以試點建設統領各項工作,把草原生態保護作為根本前提,把主導產業發展作為重要抓手,把社會化服務作為突破方向,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關鍵環節,成立領導小組,逐戶全面調查、制定總體規劃、設計具體方案、建立牧區數據中心,以生動的實踐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工作的殷切囑托。

  草原是牧民生存的根,是牧區發展的本。阿巴嘎旗牧區現代化試點建設重點圍繞解決牧民增收與草原保護的矛盾,通過嚴管理減劣畜,強扶持增良畜,樹典型提認識,抓治理強修復,以優化草原網圍欄為嘗試,推動“草原綠”成為牧區現代化最靚麗的底色。

  “現在全家人一起出門都不怕了,可以在手機上監控家、草場和牲畜,很放心。”額爾登特古斯開心地分享著牧區現代化家庭牧場給他家帶來的喜人變化。

  額爾登特古斯將自家的萬畝草場劃分成10個區域,實施劃區輪牧,並設有500畝天然打草場,80頭良種肉牛擁有3000平方米的總棚圈面積,其中還有500平方米的專用牲畜產房,功能細化后的各功能區域,優化了飼養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益,促進了牧場恢復,更保障了牲畜的生活品質。

  放牧時不用再追著牲畜逐個點數,通過監控可對牲畜頭數、行動狀態以及飲水情況進行實時掌控,從露天簡易棚到現代化的暖棚、敞棚、儲草棚、牲畜產房,牲畜的福利待遇提高了,畜牧業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提質增效。這是阿巴嘎旗查干淖爾鎮烏蘭圖嘎嘎查額爾登特古斯的現代家庭牧場的景象,也是阿巴嘎旗牧區現代化試點工作的一道縮影。從曾經的一羊獨大到如今的良種肉牛,不僅鼓了牧民的錢袋子,也綠了草牧場。

  生態綠色有活力 現代牧業添動力

  畜牧業一直是阿巴嘎旗典型的主導產業,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更是阿巴嘎旗委、政府一直常抓不懈地頭等大事。

  “十三五”以來,該旗認真組織實施國家和自治區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項目,圓滿完成了各項生態建設任務,2016年至2020年,工程建設累計完成林業營造林面積17.7萬畝,國家級重點公益林補償面積120.24萬畝,同時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對林草資源的保護,全面開展森林草原防火防虫工作,有效促進了生態建設工作。

  如今,阿巴嘎旗的草原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植被得到了有效的恢復,生態環境實現了“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局面。經監測顯示,全旗林草植被綜合蓋度提高了19個百分點,林業用地面積已達到848.6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17.15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013年的2.4%提高到現在的2.9%,沙源治理工程區的植被蓋度由治理前的35%提高到54%。殊不知,這一個個持續攀升的綠色覆蓋率背后,是一個個生態文明先行者幾十年如一日的執著奉獻和守候。

  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的廷·巴特爾是錫林郭勒草原上乃至全國各地所熟知的“改革先鋒”的杰出代表。他扎根草原近半個世紀,以自己多年摸索出的“蹄腿理論”為依據,不失時機地大膽改革,率先將自家200多隻羊全部賣掉,進行肉牛養殖試驗,並將自家5926畝草場進行四季劃區輪牧,邁出了圍欄封育的第一步。改革實驗的結果出人意料:家庭收入大幅增加,原本貧瘠的草場生態得到明顯恢復。牧草普遍都長得有小腿高,長勢好的地域沒過膝蓋、到達腰際,野生動物四季出沒。

  無獨有偶,53個寒來暑往,從22歲那年帶領嘎查牧民一起植樹造林,到如今年近古稀,阿巴嘎旗別力古台鎮巴彥杭蓋嘎查的牧民黨員巴圖,一直不遺余力地守護著世代居住的那片草原,守衛著他鐘愛的“世外桃源”。在巴圖老人看來,這裡的每一株樹木和每一根青草,都是他生命的延續。

  老人指著那些茂盛的草說道:“其實我想說的是,利益並不是首要的追求,最重要的是保護好生態。隻要生態保護好了,完全可以從很小的一個點獲取更多的利益,也就是利益的最大化。”

  老人擲地有聲的話語,也深刻闡述了大力踐行生態文明保護,才是高質量發展現代畜牧業的前提。

  “十三五”期間,阿巴嘎旗切實加強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兩年壓減牲畜近20萬隻羊單位,從根本上減輕了草原生態壓力﹔兩年治理退化沙化草原20萬畝,營林造林20萬畝。今年,全旗植被高度、蓋度、產草量較往年分別提高12.5厘米、8個百分點和每畝32.1公斤。

  與此同時,阿巴嘎旗著力構建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做強做優肉牛和肉羊兩大主導產業,做精做特馬和民族傳統奶制品兩大特色產業,初步構建起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兩年引進調劑優質良種肉牛2000余頭,打造標准化畜群500群,良種肉牛繁育基地1處。還有2處千頭以上規模育肥牛基地正在建設。

  目前,全旗奶牛規模達到1.9萬頭,培育小作坊50家、加工企業3家,打造龍頭企業1家。隨著全盟首家傳統奶食品檢驗檢測中心投入運營,民族傳統奶制品產業也正在向規模化、規范化、標准化發展。

  精准扶貧見成效 凝心聚力再攀登

  阿巴嘎旗於2011年被納入自治區貧困旗縣序列,“十三五”以來,在全旗7個蘇木鎮的71個嘎查中共識別退出貧困嘎查15個,累計識別退出建檔立卡貧困戶449戶1257人。2018年3月,順利通過自治區區貧旗退出復查驗收,全旗貧困戶精准識別率和精准退出率均達到100%,貧困戶對精准幫扶的滿意度和認可度達到98%以上。2018年7月,經自治區政府批准退出貧困旗序列。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阿巴嘎旗咬定目標、盡銳出戰,堅決攻克貧困堡壘。

  幾年前,別力古台鎮阿拉坦杭蓋嘎查牧民額日德尼家因缺少勞動力和發展資金生活一度陷入困境,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而“三到村三到戶”扶貧項目在她們嘎查啟動后,她先后領到44隻羊和2頭牛。有了這些基礎畜,發展畜牧業的信心更足了。一座50平方米的項目住房、暖氣、一處儲水量達5噸的水窖,發展畜牧業的基層設施也一應俱全。入冬時節,看到她家飼草料短缺,幫扶工作隊干部又為她協調了16000元貸款。目前,她家牲畜已經發展到8頭牛、120隻羊,真正過上了自力更生、內生動力十足的好日子。

  脫貧攻堅,要義在精准。阿巴嘎旗在精准施策上出實招、在精准推進上下功夫、在精准落地上見實效,因地制宜、因嘎查因戶因人施策,確保在脫貧路上不落下一戶一人。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阿巴嘎旗依據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牢牢扭住產業扶貧這個“牛鼻子”,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開展產業扶貧、就業創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多項舉措,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助力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如此分門別類的種種好措施,讓貧困戶住上了新房、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實現了貧困戶由“等著扶貧”向“我要致富”觀念的轉變。

  2020年,阿巴嘎旗投入624萬元繼續實施壯大嘎查集體經濟項目,為6個貧困嘎查實施壯大嘎查集體經濟項目,產生效益用於改善貧困戶、困難戶的生產生活條件和嘎查基礎設施,有效控制貧困發生率,實現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目標。

  為進一步拓寬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渠道,激發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實現扶貧“扶志扶智”目的,10月16—19日,阿巴嘎旗扶貧辦組織14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代表、8名扶貧干部赴鄂爾多斯市觀摩學習。在鄂爾多斯市的科教文化創意產業園、東勝區食品加工園區、伊金霍洛鎮查干陶日木村肉牛養殖、布拉格嘎查五社旅游項目等地,通過實地外出觀摩“取真經”,開拓了經營理念、營銷思路,增強了合作意識和創富帶富的使命感、責任感,同時也提升了扶貧干部扶貧的能力,實現了從“輸血”到“造血”的有效轉變,達到了學習經驗“長本領”的目的。

  摘掉了貧困帽子,阿巴嘎旗踏上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征程。

  便民服務創新多 續寫時代新篇章

  阿巴嘎旗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穩民生、強教育、促就業、保底線、重康養,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質量,努力打好民生牌,有效保障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本著為牧民“辦實事”的理念,創新社會化服務推動牧區現代化進程,實現牧民、牧區、牧業的社會化服務也是阿巴嘎旗“十三五”期間的又一大亮點。

  夏天放牧,冬天旅游——放在前幾年對於牧民來說是不可能的,但現在卻是每一位牧民的日常。在夏天控制數量進行放養,在冬天送去托牛所。

  李國軍是錫林郭勒盟溯牛威尼斯牧場場長,也是托牛所的負責人。從小在錫林郭勒長大的他,深深了解到當前草原上草畜發展的不平衡。為了緩解牧民負擔,他希望用托牛所的方式來緩解草原生態壓力,解放當地牧民的生產力。據他介紹,目前托牛所中牛的數量已達400頭,計劃今年增加到2000—2500頭的規模。

  對牲畜的規模化管理可以減少牧草資源的浪費,使草原得到“休養生息”,切實地做到了為牧民減負,為草原減壓。

  草原萌寵的“貼心醫院”,讓牛羊生病可以診斷,生源可以追溯,疾病可以預防,受災可以理賠。這都是阿巴嘎旗牧區現代化生活中的冰山一角。

  今年6月,在別力古台鎮中心所在地矗立起一所佔地面積2102平方米的“動物醫院”,這所“醫院”是阿巴嘎旗委、政府與內蒙古伊克塞畜牧服務有限公司攜手建立起的一所以動物疫病防治、牲畜冷配為主的阿巴嘎旗獸醫社會化服務中心。在配有x光室、手術室、診斷室、化驗室、藥品室、康復中心等一整套診療功能室裡,到處都能看到工作人員、獸醫師們忙碌的身影,一波波的專業操作讓人嘆為觀止。

  伊克塞畜牧服務有限公司綜合辦公室工作人員偉勒思告訴筆者:“我們有專業的獸醫師團隊,牧戶可以通過遠程診療系統或現場問診等方式進行就診,還可以專程走訪牧戶,進行現場診療。如果將牲畜帶到這裡來進行康復診療,我中心會有專人24小時進行看護”。與此同時,該中心還為牧民提供打針灌藥、棚圈消毒等一系列畜牧獸醫服務,將牧區公共服務工作進一步深入。

  為切實提高畜牧業防災抗災和減災避災能力,阿巴嘎旗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主動扛起防災減災重任,在旗所在地、各蘇木鎮、各合作社和牧戶同時建立了飼草料儲備交易中心、分中心,儲草棚三級儲草模式。

  作為集儲備與交易功能於一體的“牧草銀行”,該中心目前已具備了防災減災應急飼草料年儲備能力800萬公斤,災害之年可保障50萬隻羊單位牲畜10天的飼草需求,飼草年交易量可達5萬噸。且所儲牧草因綠色、有機、無公害、無抗生素、無激素、無化肥而深得廣大牧民的青睞。

  “我已經連著上了15節課了,對於知識點起到了很好的鞏固作用。老師們講課很有耐心,對我們有很大幫助,我也學到很多,以后輔導孩子也不用再發愁了。這裡給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學習平台,非常感謝!”這所讓學生家長連連稱贊的“家長學校”佔地500平方米、投入80余萬元,於今年7月正式落成。一天24小時對外免費開放,集家風家訓展示廳、親子閱讀室、家長培訓教室、家長座談會議室、心理疏導室等功能於一體。隻要是家長們有需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的講師就會根據實際情況精心編排相關課程,為家長們答疑解惑。這樣一項創新盛舉,對於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不得教育之法的廣大牧民家長們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也成為當今教育工作鏈條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阿巴嘎旗不斷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推行草原生態保護與畜牧業協調發展機制,形成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機制。如今,行走在遼闊無垠的阿巴嘎草原上,處處生機盎然,從畜牧業結構性改革到牧區現代化管理,從家庭智慧牧場的推廣到培育新型牧業經營主體,從探索規模經營機制到擴大牧區社會化服務……有效調動了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形成了推進富民強旗的強大合力。

  阿巴嘎旗在草原、畜牧業、新能源產業方面都有著非常大的優勢,“十四五”期間,阿巴嘎旗將繼續沿著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持續向前邁進,充分發揮“烏冉克羊”“僧僧黑馬”“蒙古牛”等良畜種優勢,持續深度挖掘當地牛、羊、馬、奶的產業資源潛力,以畜產品深加工和能源產業為主體,構建煤、電能源產業綜合體,做大做強綠色農畜產品加工業,有效進行產業延伸,向高質量融合發展邁進,為提升阿巴嘎旗小鎮宜居質量、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奠定基礎。(武彩霞)

  (圖片由阿巴嘎旗委宣傳部提供)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