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福澤民生的水利工程很精妙!

2020年09月26日08:28  來源:內蒙古日報
 

  “以前來洪水,我們村民必須立刻逃跑。現在有了這些‘海綿水庫’,再來洪水的時候我們就不用跑了。”仲秋時節,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韓烏拉溝,看著上游水源涵養庫繁忙的施工現場,烏加河鎮聯豐奮斗村奮8組村民劉蒙喜感慨不已,並連連說:“這個‘海綿水庫’是我們期盼已久的。”

  劉蒙喜所說的“海綿水庫”,指的是烏拉特中旗沿陰山黃河流域防洪減災及水源涵養工程項目中建設的水庫,因為能蓄洪也能補水,像海綿一樣,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海綿水庫”。烏拉特中旗共有31個“海綿水庫”,主要作用就是防洪減災、涵養水源。

  對於烏拉特中旗來說,特殊的地理環境曾經讓老百姓深受洪水的侵襲。該旗境內黃河流域共有1.1萬平方公裡的流域面積,山前灌區處於沿陰山一帶東西長160公裡、南北寬平均10—15公裡的狹長地帶,分為兩種類型灌區,從陰山山腳往南5公裡地帶為沖洪積扇井灌區﹔再往南到總排干溝北側,為黃河灌區。北側沿陰山一帶有51條山洪溝口。這些地區一旦爆發山洪就向黃河灌區低窪地帶匯集,進而淹沒農田村庄,群眾受災嚴重。

  在烏拉特中旗沿陰山黃河流域防洪減災及水源涵養工程項目圖上可以看到,在山前韓烏拉溝南面有一片低窪地區,就是沖洪積扇井灌區,劉蒙喜他們村就在這裡。沒有“海綿水庫”以前,隻要雨水大了形成山洪,他們村必被淹,損失慘重,很多農戶因此絕收。

  “上游水源涵養庫工程旁邊就是番茄廠,離我們村很近,可是我們村民根本不敢種番茄,就怕被淹。”劉蒙喜說。

  “年年如此可不行呀,怎麼樣才能把老百姓從洪水中解救出來呢?我們借鑒了該旗聯豐平原水庫的成功經驗。”烏拉特中旗水利局局長焦耀中急中生智。

  過去聯豐平原水庫是沖洪積扇地帶一個廢棄採砂坑,建成聯豐平原水庫后,蓄滯洪能力達206萬立方米。2018年洪水來襲時,聯豐平原水庫發揮很大作用,起到了蓄洪削峰作用,並使多余溢出的洪水排入低窪地,對下游的農田和村庄起到了很好地保護作用,同時還補給了機井灌區的地下水。

  於是,在當地水利局詳細規劃下,烏拉特中旗沿陰山黃河流域防洪減災及水源涵養工程項目出爐了。該項目是個大體系,計劃分年度分批次進行,包含25個防洪減災及水源涵養工程小體系。每個體系都分為上游、中游、下游建設,可以更好地進行防洪減災及水源涵養。

  “就拿今年5月份開工的韓烏拉溝防洪減災及水源涵養工程體系來說,山洪到達上游韓烏拉水庫,水庫蓄水滿320萬立方米后,洪水下泄至聯豐水庫和水源涵養庫,聯豐水庫能蓄水206萬立方米,水源涵養庫能蓄水320萬立方米,多余的洪水繼續下泄至中游豐濟渠涵洞,洪水再順著勝河分干溝到達下游河桶平原水庫,蓄水滿額后,下泄至總排干,最后進入烏梁素海,再退入黃河。” 對著圖紙,焦耀中分別就上中下游不同的功能進行了講解。

  據他介紹,這些工程全部布置於山前沖洪積扇上,發生大洪水時,洪水先流入水源涵養工程,削減了洪峰、洪量。當水源涵養工程蓄滿后,向下游漫溢,洪峰及洪水流速均減小,對下游水利工程及河道破壞力減弱或消除。

  “現在我們啥也不怕了,洪水來時進入水庫,干旱時用水庫的水灌溉,就算超級大的洪水來了也不怕,水庫蓄水期間就是為我們老百姓安全轉移贏得的時間。”劉蒙喜對“海綿水庫”了解得清清楚楚。

  那麼,“海綿水庫”蓄水滿額后怎樣及時騰庫呢?“我們在韓烏拉水庫附近建設了一個水廠,2019年竣工驗收,現已投入使用,專門供給北面的海明鐵礦用水,每噸7塊多。”焦耀中解釋說,“像這樣的調水線路還設計了好多條,最貴的水價達到每噸20多塊錢。”

  更妙的是,韓烏拉水庫清淤所出的淤泥也是鐵礦需要的“寶貝”——用來回填礦坑。清淤所出的腐殖質更是上好的肥料。將淤泥與腐殖質出售,所得交回財政,既解決了淤泥的去處,又給當地財政增加了收入。再加上水源涵養庫工程性採砂所出的沙土效益,這項水利工程目前已經給當地財政創造了7000萬元的收益,相當於當地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烏拉特中旗水利局對此工程的設計可謂是萬無一失,就連哪天這些企業不需要用水了,“海綿水庫”裡的水何去何從都考慮到了。為此,他們在新忽熱蘇木陶格通合作社和秦達門水庫周邊開展了天然草原非充分灌溉試點,用於草原灌溉以及清潔型小流域建設中植被的灌溉。

  據了解,項目實施后,通過對蓄、滯、滲、泄系統的綜合運用,既可以避免洪災侵害又可以涵養地下水源,還可以為烏梁素海及黃河進行生態補水。水生態環境與周邊小氣候也可得到明顯改善,還能提高空氣質量和區域景觀環境質量。(記者 張慧玲)

(責編:張雪冬、劉澤)